试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创新

时间:2022-10-14 04:59:46

试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创新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改善当前小学体育教育薄弱的现状,创新体育教学,成为每一个体育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认真领悟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学思想

体育具有多功能性是当今的体育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对于人们追求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理愉悦和满足,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形成了包括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三维体育观”。“三维体育观”以人为本,注重学校体育在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体育观、教育观。学校体育思想必须适应新形势,更新观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挥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注意体育教育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健身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在原体育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课程。因此,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去锻炼,尝试新的体育项目,指导他们自编徒手操、小游戏等,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以人为核心”,强调教师的促进作用,认为只有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发现法、诱导法、问题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

为了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新的教学观念、体育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体育教学方法也必须有新的发展。教学方法创新的根本宗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面对不断改革的主客观环境,必然会有更多的教学方法涌现,教师应及时吸收、大胆创新,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命令式的口气比较多,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意志和口令来完成教师的要求,完全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既然师生同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就应该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形成一种和谐、自然、默契的氛围。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多给学生一些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选择发展,多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直观形象思维高于抽象逻辑思维,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情感变化的规律,创设丰富的情境教学,将直白的教学情景化,把体育课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乐园,使学生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达到锻炼身体、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例如,在练习“障碍接力”这个游戏时,可将其改为小故事“我给红军送情报”,在这个游戏中,“我”要穿过层层障碍物,绕过“敌人的封锁”、爬过“山坡”、跳过“小河”、最后顺利把情报送到“红军叔叔”手里,使学生在练习中如身临其境,兴致高涨,既掌握了动作要领,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一堂课要重复很多次,既浪费时间,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陷,它将图像、声音和文字有效的结合起来,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如进行足球基础知识教学这一课程时,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结合各种比赛实况制作出了多媒体课件,并且细化了很多细节性的东西,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观察每个技术环节,在充分领略足球运动巨大魅力的同时,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的掌握动作,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开发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就要不断地开发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体育项目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要建立在全方位、多层次上的。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学生的特点,从体育和其他有关方面选取的素材中选取适用的教材,从而为实现体育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服务,建立以人为本、淡化竞技、注重健身、增强体育意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为中心的新的内容体系。学生除了参加课本上特定的体育活动外,还要积极扩展课程资源,广泛引进时尚的、受同学们欢迎的新兴体育项目。另外,针对小学生年龄、身体素质等特点,可以对一些常见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降低动作要求和难度,改变竞赛规则,以适应小学体育教学。通过引进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理念,又有利于为学校教育教学提供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多样,进一步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民性、实用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在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同时,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满足了个体与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当前教育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在时代的进程中,小学体育教学会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同时也在不断出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要想让新课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形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式,挖掘教学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育事业。

上一篇:浅论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下一篇: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英语教学双赢互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