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痿通痹贴膏的制备与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4 03:51:29

摘 要:目的:研究抗痿通痹贴膏的制备,观察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聚丙烯酸钠(PAANA)∶氧化锌∶丙三醇∶聚乙二醇(PEG 400)=1∶4∶7∶0.5∶1∶3.5∶10为基质制备抗痿通痹贴膏,并以抗痿通痹贴膏为治疗组60例、以抗痿通痹搽剂为对照组60例观察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结果:抗痿通痹贴膏在膝关节部位附着时间长,贴适性良好,由于药物在贴膏中缓缓释放后迅速透过皮肤吸收,有利于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使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长,因而抗痿通痹贴膏的治疗效果较优于其他剂型。结论:抗痿通痹贴膏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宣痹止痛、补肝益肾的功效,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治疗效果较优于其他剂型。

关键词:抗痿通痹贴膏;制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283;R282.7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582-02

抗痿通痹贴膏系根据本院传统验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具有祛风通络、活血、宣痹止痛、补肝益肾的功效,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治疗。原剂型系搽剂,为维持有效药物浓度须多次涂搽,患者使用较为不便。笔者把其剂型改成贴膏剂,每日一贴,使药物在贴膏中缓缓释放后迅速透过皮肤吸收,有利于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使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长。

1 材 料

HH-2型数显恒温水浴锅,YB-1A型真空恒温干燥箱,CQ-100型超声波清洗器,原料为药用,试剂均为分析纯,供试品自制。

2 处方与制备工艺

2.1 处方 蟾酥20g,威灵仙60g,制川乌60g,红花20g,炙龟甲60g,炙黄芪60g,月桂氮卓酮10g,β-CD 20g,基质700g。

2.2 贴膏基质的组成 在刘成[1]利用均匀设计表所筛选的巴布剂基质处方基础上,实验确定基质由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聚丙烯酸钠(PAANA)∶氧化锌∶丙三醇∶聚乙二醇400(PEG400)=1∶4∶7∶0.5∶4∶3.5∶10组成,贴膏粘贴、揭扯性能良好,并兼顾了保湿性、涂展性。

2.3 蟾酥β-CD包合物的制备 将蟾酥用75%乙醇提取并浓缩成每毫升含2g的溶液,与β-CD混合后加入3倍量的纯化水,研磨60min,低温真空干燥24h,粉碎,得蟾酥β-CD包合物,备用。

2.4 其他药料的提取 取威灵仙、制川乌、红花、炙龟甲、炙黄芪等碎成细粉,置于渗漉筒内,用65%乙醇湿润48h后,用65%乙醇按3mL/min速度渗漉,上面随加65%乙醇,收集渗漉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蟾酥包合物与蟾酥醇不溶物均匀混合成浸膏粉备用。

2.5 制备 取氮酮溶于甘油中备用,取明胶、CMC―NA、PVP、PAANA加适量水浸泡,在70℃水浴上加热溶涨,待温度降至室温后把丙三醇混合液、PEG400加入溶涨液中混合均匀,再加入氧化锌、浸膏粉搅拌研磨均匀,均匀涂布与无纺布上,每张10g,真空恒温干燥箱干燥,盖上薄膜,封装即得。

3 质量评价

3.1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贴膏,气微香。

3.2 鉴别 取本品20g,加水20mL、三氯甲烷10mL密塞,超声处理20min,滤过,萃取三氯甲烷液,挥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蟾酥对照药材0.2g,加三氯甲烷10mL密塞,振摇溶解,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试验,取上述2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在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4∶3∶3)为展开剂预平衡15min后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2]。见图1。

3.3 检查 应附合贴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Ⅱ)。

3.4 制剂稳定性考察 取密封包装的成品3批,置于盛有饱和氯化钠水溶液的干燥器中,再放于(10±1)℃的恒温培养箱考察3个月,每月检查1次,结果在实验条件下观察3个月,性状及粘贴、揭扯、保湿性无明显改变。

3.5 皮肤刺激性考察 将本品贴于健康者前臂,每隔一定时间观察皮肤的状态,在2、4、8、24h粘贴时间内,皮肤没有出现水泡、红疹、发痒等不耐受的过敏反应,呈正常状态,表明抗痿通痹贴膏无皮肤刺激性、过敏性。

4 疗效观察

4.1 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应用抗痿通痹搽剂外治临床疗效确切,为观察抗痿通痹贴膏对本病的疗效,在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间,将临床确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用抗痿通痹贴膏外贴患处,每日1贴,持续贴3周;对照组60例,用抗痿通痹搽剂外涂患处,每日3次,持续贴3周,期间不用其它外用药物,尽量避免负重,配以适当功能锻炼,1疗程后观察疗效。

4.2 疗效标准 按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将膝关节疼痛30分,行走功能22分,关节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屈膝畸形10分,稳定性10分,共100分,疗效以设定的减分程度(优≥85分、70≤良≤84、60≤中≤69分、差

4.3 治疗结果 两组间的总有效率经Ridit分析,u=0.72,两组药物的疗效在观察时间内作用明显,差异无显著性,根据Ridit值比较认为治疗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观察发现贴膏的贴适性良好,药物在膝关节部位附着时间长,剥离无膏体残留、不污染衣物。

5 讨 论

膝骨性关节炎是由诸多因素引起的以关节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软骨退变过程中,滑膜的炎性介入是加速软骨退变且诱发临床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药理研究证实中药能抑制、减少滑膜的炎性破坏,还能促进局部血循环,增加滑液分泌,促进软骨修复,改善骨性关节炎症指标。中医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痹”,“本虚标实、本痿标痹”,常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治疗原则,抗痿通痹经验方以威灵仙、蟾酥、川乌、红花祛风通络、活血、宣痹止痛,龟甲、黄芪补肝益肾,生气血,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特色,对诸多因素引起的软骨退变诱发的膝骨性关节炎有其独特优势[3]。

蟾酥制剂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文献证实蟾酥经β-环糊精包合后提高了制剂稳定性,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了毒性。β-环糊精是一种新型的药物包合材料,具环状中空结构,能与许多脂溶性物质形成分子包合物。蟾酥成分复杂,通过将蟾酥单体化合物包合在β-环糊精结构内,形成的分子包合物,而未被包合的其他成分也不遗弃,应用于制剂中,充分发挥对机体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有助于扩大临床应用范围[4]。

贴膏的水胶层保湿性良好,能使皮肤角质层细胞水化膨胀,提高的经皮渗透性使药物在贴膏中缓缓释放后透过皮肤吸收,有利于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使治疗作用持续时间长[5]。抗痿通痹贴膏的贴适性良好,克服了搽剂难维持有效药物浓度,患者使用较为不便的缺点,又符合现代医疗自然用药、局部治疗、内病外治的三大趋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成,胡晋红,朱全刚.巴布剂透皮给药系统的基质设计[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8):923-924.

[2] 国家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00.

[3] 沈钦荣,张居适,林武,等.抗痿通痹搽剂外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6):33-34.

[4] 韩洪刚,刘云海,谢委.蟾酥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现状[J].医药导报,2005,24(11):1039-1041.

[5] 朱建明,张明红.中药巴布剂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12):59-60.

上一篇:HPLC法测定亚贡叶中绿原酸的含量 下一篇:蜂胶抗氧化性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