菘蓝种子萌芽习性初步研究

时间:2022-07-26 01:38:39

菘蓝种子萌芽习性初步研究

摘 要:目的:研究菘蓝种子萌发习性,为收获优质大青叶筛选优良种源。方法:采用室内实验观察方法。结果:适宜在气候凉爽、湿润、弱酸性、基质疏松的环境下生长;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0~25℃;光照条件好,则生长发育较快;不耐涝,如果人工栽培不适宜渠灌。结论:实验为研究菘蓝种子的萌芽习性做了初步的研究,并在此条件下比较了不同产地种子的优劣,可作为大青叶GAP栽培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菘蓝种子;萌发;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576-02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Sprouting Habits of Isatis Tinctoria L.Seeds

FENG Jiao,WU Qi-na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Jiangsu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sprouting habits of Isatis Tinctoria L.,to screen the fine seedling source for harvesting high quality of Indigowoad Leaf.Methods:Use the method in the laboratory to test and observe.Results:The seed is suitable to grow in the coolly and moisty climate,under the soil of weak acid,the matrix loose environment;the best suitable sprouting temperature is 20~25℃;illumination condition is good,then the speed of growth is quicker;does not bear the waterlogging.It is not suitable to use the ditch to fill if artificially cultivated.Conclusion:The test do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Isatis Tinctoria L. seeds′sprouting habits,and has compared the quality of these seeds from different palces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se may be good references for the GAP cultivation of Indigowoad Leaf.

Keywords:Isatis Tinctoria L.secds;sprouting;growth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作为大青叶,是一种常用的叶类中药,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之功效[1]。除作药用外,还是一种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和印染等。近年来对于各方面研究也较多,本文主要参考其他药用植物的种子研究方法[2-9]来研究菘蓝种子的萌发习性,为筛选优质大青叶提供种源。

1 材 料

供试种子于2006年11-12月间采集于全国8个大青叶产地,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吴启南老师鉴定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种子。

2 方 法

2.1 浸种处理对于种子萌发的影响处理种子100粒采用浸种24h,另处理种子100粒作为对照,播于放有滤纸的培养皿内,放20℃的培养箱内,每天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统计发芽率,3次重复。

2.2 光照对于种子萌发的影响光照以日光灯为光源,种子表面处的光照强度为1000Lux,暗处理用暗盒罩盖培养皿。各处理用种子100粒,将种子润湿后,播于放有滤纸的培养皿内,分别放入20℃的培养箱内,每天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统计发芽率,3次重复。

2.3 不同温度对萌发的影响各处理用种子100粒,将种子润湿后,播于放有滤纸的培养皿内,分别放入15、20、25、30、35℃的培养箱内,每天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统计发芽率,3次重复。

2.4 不同酸碱度的水液对于萌发的影响 各处理用种子100粒,将种子润湿后,播于放有滤纸的培养皿内,调节培养用水液的pH值分别为2、4、6、8、10和12,以蒸馏水液(弱酸碱性)作为对照,放入20℃的培养箱内,每天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统计发芽率,3次重复。

2.5 不同培养基质对萌发的影响 各处理用种子100粒,将种子润湿后,分别播于放有纱布、滤纸、脱脂棉以及细沙作为培养基质的培养皿内,放入20℃的培养箱内,每天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统计发芽率,3次重复。

2.6 种子发芽率的测定在上述实验筛选出的条件下测定各地种子的发芽率。

2.7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采用TTC法。浸种:将待测种子在30~35℃温水中浸种5h左右时,以增强种胚的呼吸强度,使显色迅速。显色:将已吸胀的种子分成4组,每组50粒,一组用白开水浸煮灭活作对照。各组种子沿腹缝线切开,切面朝下放入培养皿中滴入0.5%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TTC法)没过种子,在30℃烘箱内培养染色1h左右取出,统计生活力(生活力高的煮胚及胚乳通红,中生活力的色浅红,无生活力的种子只有胚是浅红色,或不染色)。

3 结果与分析

3.1 浸种和光照结果见表1,表明常温浸种24h与未浸种的相比较差别较大,种子萌发率明显下降。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比黑暗条件下较早,且发芽后小苗生长较快。

3.2 温度结果见表2,表明20~25℃较适宜菘蓝种子的萌发。

3.3 酸碱度在3周内,在不同pH值水液中的种子均未发芽,而对照蒸馏水液中的种子的发芽,且发芽率较高达69%。表明菘蓝种子只适宜在酸碱性较弱的环境中生长。

3.4 培养基结果见表3,表明在以沙子为培养基的条件下种子发芽较早,发芽率较高。

3.5 种子发芽率测定 从表4测定结果可以看出,采收自河北肃宁产地的种子发芽率较高,河北、山东产的种子发芽较早。安徽临泉产的种子发芽率较低,质量较差。

3.6 种子生活力测定(TTC法) 见表5。

4 结 论

种子发芽条件的选择:考察了光照、浸种、温度、酸碱度以及培养基类型对菘蓝种子萌芽的影响,结果显示,未浸种的种子播于放有的细沙的培养皿内,喷淋弱酸碱性蒸馏水液,放入持续光照24h、20℃的发芽箱内发芽率较高。

不同产地的菘蓝种子的发芽率和生活力比较表明两种方法都适合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当种子生活力较低时对其发芽率影响较大,且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简单易行,特别适合快速测定。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6.

[2]陈瑛.实用中药种子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5-196.

[3]黄燕,郁韶明.16种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的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2):123-125.

[4]王华磊,郭玉海,杨重军.怪柳种子发芽特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4):1196-1197.

[5]黄璐琦,吕冬梅,杨滨,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核心种质的构建[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0):1565-1568.

[6],党承林.灯盏花种子萌发特性[J].中药材,2005,28(11):975-976.

[7]贾新岳,李晓瑾,石明辉.栽培条件对新疆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药材,2005,28(11):976-978.

[8]贾新岳,李晓瑾,贾晓光,等.新疆紫草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J].中药材,2004,27(10):714-715.

[9]巴桑德吉,李先恩.苦豆草种子萌芽习性初步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70:294-295.

上一篇: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研究进展 下一篇:HPLC法测定亚贡叶中绿原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