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时间:2022-10-14 12:59:19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摘要】目的:对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5例于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阑尾粘液性囊腺瘤诊治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行超声诊断,对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2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诊断符合率为48%,2例患者右下腹部未见异常,2例阑尾脓肿患者,3例右卵巢囊肿患者,2例右下腹炎症包块患者,4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和手术证实。结论:对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治依据。

【关键词】阑尾粘液性囊腺瘤;超声诊断;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94-02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发病率较低,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容易导致病情延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次研究特就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5例于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阑尾粘液性囊腺瘤诊治的患者,所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其中,女性占10例,男性占15例,年龄范围居于41至75周岁,年龄平均值为(53.9±5.7)岁。6例患者可触及包块,5例腹胀,9例患者右下腹疼痛,5例患者症状不明显。

1.2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检查患者腹部,检查前需确保患者膀胱适度充盈,然后自不同切面对患者肿块、右下腹部以及腹部进行全面检查,重点行包块扫查,同时探查血液供应、内部回声、包块边界、包膜、形状、大小以及位置,并对包块周围是否存在积液以及积液量进行观察,对包块周围是否存在强回声网膜包裹以及肠系膜内是否存在肿大淋巴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2 结果

2.1 声像图表现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阑尾黏液性囊腺瘤超声特征如下:患者右下腹部位可见肿瘤,大小不一,呈长条状、椭圆形等,形状多样,横径大小为2至7cm,纵径为5至12cm,多房或者单房,可见光滑囊壁,较厚,但是透声性较差,肿瘤周围有炎症,肠系膜未见肿大淋巴结,未见网膜包裹。

2.2 超声诊断 全部25例患者中4例患者瘤于右上腹结肠杆区,21例患者瘤于右下腹部,多方16例,单方9例,囊内透声性不佳。网膜包裹患者占3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者占2例,包块周边有积液患者占7例,包块与盲肠相通患者占8例,包块与盲肠关系无法确定患者占11例,壁上可见点状血流患者占10例,9例患者没有血流信息,10例患者囊内存在钙化现象,存在强回声点。

2.3 病理资料 全部25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行超声检查后显示12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诊断符合率为48%,剩余13例患者中2例患者右下腹部未见异常,占8%,2例阑尾脓肿患者,占8%,3例右卵巢囊肿患者,占12%,2例右下腹炎症包块患者,占8%,4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占16%,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和手术证实。

3 讨论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具有较低的发病率,作为临床上最为普遍的阑尾良性肿瘤,阑尾粘液性囊腺瘤腺瘤腺瘤肉或者腺上皮不典型增生会使得阑尾发生阻塞,导致阑尾腔内潴留大量黏液。浆膜层可被肿瘤穿透,主要表现为腹膜后以及阑尾周围黏液性肿块,伴结肠肿瘤或者卵巢黏液囊腺瘤的几率较高[1]。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患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通常在患者行其他手术治疗或者进行体检时获得发现,该病的并发症与阑尾炎症状相似。及早对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提高确诊率,从而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有效降低髂静脉栓塞、继发感染、肠套叠、肠梗阻以及肠坏死和蒂扭转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临床上通常采用结肠镜、CT以及超声检查诊断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其中超声检查在临床上应用范围最广,对患者行超声诊断时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肿瘤位置通常较为固定,一般位于患者右下腹;横径通常超过2cm,大小不一;通常呈椭圆形、长条状,多房或者单房;囊壁光滑其有一定厚度,透声性较差,存在钙化现象,内部可见絮状光点;壁上血流不丰富,一端为盲端,一端与盲肠相通;肿瘤周围存在炎症反应,较为轻微,肠系膜未见肿大淋巴结,没有网膜包裹[2]。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易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主要表现在阑尾增大,若患者阑尾横径不低于6mm时罹患急性阑尾炎的几率较高,横径不超过2cm且层次清晰,壁厚,存在肠系膜内可见肿大的淋巴结,腹腔内没有积液,阑尾周围脓肿包膜不完整,壁为腹膜、网膜以及周围肠管,阑尾被包裹其中,肠系膜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周围可见网膜包裹。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通常于手术进行过程中或者术后获得确诊,手术前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为临床上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发生率较低,临床医生对该病缺乏足够的了解,难以使患者病情及早获得确诊。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患者出现并发症时超声无法正常显示部分典型图像,从而加大误诊率。阑尾粘液性囊腺瘤患者合并结肠肿瘤以及卵巢肿瘤时会加大诊断难度,患者盲肠相通部位显示不清或者合并蒂扭转时会增加鉴别难度;穿孔时容易形成腹膜假黏膜液瘤并造成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现象。少数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存在异位现象,会加大诊断难度,若患者同时合并并发症,则无法获得具有典型特征的声像图,从而导致误诊[3]。

超声诊断能够对阑尾粘液性囊腺瘤周围器官、组织、粘连情况、肿瘤形状、位置和大小等进行确定,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医生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诊断水平不断获得提高,为临床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余颖萌,陈金金,包凌云,等.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表现与误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2(7):1116-1118.

[2]金有靓.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探析[J].大家健康,2013,7(6):117.

[3]陈邑歧,史仁杰,奚学荃.阑尾粘液性囊腺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短片论著,2008,20(2):47-49.

上一篇:社区预防接种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下一篇:胎儿胆囊的MR成像与超声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