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格、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

时间:2022-10-14 12:45:14

论人格、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

【摘 要】在民法中,关于人格、权利能力、民事主体的研究和应用一直百家争鸣。现行民法理论中,应当将人格和民事主体视为一个概念,与权利能力分开;但在法律实践中,又需将三者分别对待。

【关键词】人格;权利能力;民事主体

一、人格、权利能力、民事主体的概念

人格,乃法律上做人的资格。它是人在法上的概念。

权利能力,指成为民事主体的能力,作为权利享有者和义务承担者的能力。

民事主体,指根据法律规定,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二、学界关于三者关系的两种主要观点

最早提出“法律人格”概念的是《普鲁士一般邦法》(1794):“人在市民社会中只要享有一定权利,便被称为法律人格。”将人格等同于权利能力。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明文规定:“所有法国人均享有民事权利。”即一切自然人均有同等法律人格,但这个人格需要经过法律确认。法律确认的,享有人格;未确认的,不享人格,将民事权利和法律人格放于完全相同的地位。原因在于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人们崇尚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个人主义发端,赋予人至高无上的能动力。

因此,很多学者用各国已颁布的法律为例,认为人格就是权利能力,将二者等同。梅仲协先生曾说:“权利能力,亦即人格之别称,享受权利,承担义务之能力也。”史尚宽先生认为,“权利能力者,与人格有同一意义。”

但也有很多学者持相反意见,主张人格应与民事主体作为同样的概念。此说法也成为目前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北大的尹田教授认为权利能力包括总的权利能力和具体的权利能力,前者指总的权利义务,是享受权利、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后者则指向某一特定的、具体的权利义务,是享受特定权利、进行某特定民事活动的能力。民事主体的人格平等,但权利能力有时却不平等。当二者不平等时,人格和权利能力等同的观点便站不住脚。人与人之间相比较,有部分人不能进行某些特殊的民事活动,如缔结婚姻,未满法定结婚年龄的自然人,不具有权利能力,但并不能说未到法定婚龄的人与已到婚龄的人相比,人格不平等。

江平教授也认为,权利能力是享受权利的资格,而人格是一种主体的资格。

三、笔者对三者关系的见解

人格是和民事主体并列的概念;权利能力是比人格和民事主体规定得更深一步、更加具体的制度。

(一)人格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人”这个物质载体。人格的起算点应从成为“人”那一刻起。人是哲学层面的人,胎儿还没有接触这个社会,不具备社会属性,不算是人。虽然近年来似乎有愈多的法律对胎儿的权利作出保护,如《刑法》第49条规定:“审判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却是保障了妇女的生育权;《继承法》中,规定尚未出生的胎儿拥有财产继承权,也是保障公民的财产所有权;都不是承认胎儿拥有一个人的权利。

民事主体的起算点,在传统四要件说中,包括独立名义、独立意志、独立财产、独立责任,但这样把很多事实主体排除在外。一般来说,民事主体从出生开始享有民事权利,这一点和人格的起算是一样的。民事权利的起算点,“为对其有利,权利能力自受孕之时而不是从出生之时起计算。”为了保证最大权利的实现,将权利能力保护期提前至出生前,目前在保护胎儿利益方面已得到承认。问题是,“人”本开始于出生,但这里的“其”指的是胎儿本身,既然胎儿都不为人,权利的物质载体都不存在,何提享有权利能力?由谁享有权利能力?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受精卵也享有权利能力,这更对传统民法“人”何时为“人”提出了颠覆性挑战。

(二)人格和权利能力是应然和实然的关系。人格的获得,主体无需明示,理应成为从事民事行为的“人”。虽然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但这种法律确定只是在事后,并不等同由法律赋予。而权利能力则是立法在实际上给予确认的权利。有了被确认的权利能力才能成为权利主体,这是各国法律都应落实的实然和应然的逻辑关系;反过来,权利主体地位由法律确认而得到保障,应然层面得以实现。

(三)从功能论角度,权利能力是权利主体获取资源的能力,它从“动”的方面描述,着眼于让权利、义务为之驻足的能力。而人格则是在资源已被收集完毕后,成为无障碍行使权利的主体,它是从“静”的角度进行的描述。

(四)从本质看,法律人格是一种“资格”,资格是一种“身份”,是参加某种活动必备的条件,在法律意义上有拟制人的含义;民事主体是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亡的主体,是一种“当事人”的存在;而与它们不同的是权利能力,它只是顺利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若不以行为将之外化,则缺少客观外在的载体,从而不能体现在客观世界。权利能力只存在于“人”的内在,而人格和主体都是主客观相融合的结合体。因此,将“人格”这个主客观兼具的概念和“权利能力”这个只存在于主观的概念混为一谈,万不可取。

四、通说的局限性

“人格”“民事权利”“民事主体”三个概念的混同,易造成逻辑上的混乱,从而导致实践上的混乱,使人们难以准确定位某一民事活动具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真正实体——尤其是当非典型民事实体作为法律关系的参与者时。

五、对当前研究和实践的建议

鉴于目前各种学说众说纷纭,笔者在对它们进行分析后,提出几点拙见。

(一)在理论上将“人格”“民事主体”“权利能力”三者分开使用,将它们按照发展顺序进行排序区分。

拥有权利能力,即拥有了使权利、义务驻足的能力,才能成为民事主体,之后便有了身份的意义,成为人。人必须由法律确认,这是一种法律上的保障。这种被保障的资格便是人格。但人格处于一个应然层面,它并不是由于被法律确认而存在,而是本应就存在,这种法律的承认只是给其增加一层令人放心的保护壳。身份的存在使得不平等的现象有了生存的可能。对于自然人主体,由于伦理性使得权利能力不得转让、放弃、剥夺,这就使自然人通过权利能力甩掉不平等。而非自然人主体(包括法人、其他组织、特殊情况下的国家),可以通过转让、放弃、剥夺权利能力,彼此间变得不平等;这样,无权利能力的非自然人主体,成为其背后的人的代表,它不能承担独立责任,此责任由该主体背后的真正行为者承担。

(二)在立法和实践中,修改或者避开使用那些容易引起混乱或者歧义的概念,这一点在今后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中更应小心谨慎。

(三)人格是一个相较民事主体和权利能力更为抽象的概念,不妨让其只存在于理论界,在法律制定和实施中,只在《宪法》中确认“公民的人格尊严神圣不被侵犯”这一基本标准,具体部门法则交由“民事主体”一词来代替它行使功能。这样,既能做到逻辑清晰,不至于使用起来混乱,也不会让这一法律概念失了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台)梅仲协.民法要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3](台)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尹田.论自然人的法律人格与权利能力[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01).

[5]江平,赵旭东.法人制度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6](意)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教科书[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37.

[7]赵群.非法人团体作为第三民事主体的研究[J].中国法学,1999(01).

上一篇:利用听力课堂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下一篇:日语教学中日语输入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