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

时间:2022-10-14 12:26:21

今年前三季度浙江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浙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两创”总战略,积极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认真落实“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各项工作部署,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着力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前三季度,浙江经济企稳回升、积极向好,呈现出“增速持续回升、效益逐步向好、调整积极推进、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发展方式积极转变

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为158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增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4.3个和1.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增速与全国的差距逐季缩小,从一季度的低2.7个百分点缩小到上半年的低0.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速已与全国一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4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8161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6973亿元,增长12.5%。

工业生产、出口、用电量和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72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21.5%,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80亿元,同比增长3.0%,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8.6个和2.7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0.1%,超过去年同期增幅,且为今年以来各月的最高点,比1~2月回升18.3个百分点,回升速度之快超出预期,已接近去年6月份的水平,连续6个月保持正增长,三季度已超过去年同期的水平,阶段性V型反转特征比较清晰。回升幅度大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与全国的差距由年初(1~2月)的低12个百分点快速缩小到9月份的低3.8个百分点,已接近金融危机前水平。工业出口降幅明显收窄。1~9月,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为6027亿元,同比下降16.1%,降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收窄2.3个和1.9个百分点。用电量持续回升。工业用电量累计虽然下降0.17%,但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37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1.1%,为今年以来最大增幅。工业利润实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利润12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增幅比上半年(-7.6%)上升16.6个百分点,约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7.4%。

金融、房地产、住宿和餐饮、旅游等服务业增长较快。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67.6%,拉动GDP增长5.2个百分点,三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金融、房地产、批发和零售、其他服务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9%、20.1%、15.2%和9.1%,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8%和0.6%。接待国内旅游者17940万人次,同比增长16.8%,国内旅游收入183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接待入境旅游人数411.2万人次,同比增长3.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3.9亿美元,增长5.1%。交通、邮电、保险业增幅上升。铁、公、水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1%,客运量增长2%,增幅比上半年分别回升1.5和0.5个百分点;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226亿元,同比增长6.0%,增幅比上半年回升1.3个百分点,固定、移动电话通话时长增长10.6%,增幅比上半年回升2个百分点;保费收入499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比上半年回升6.3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基本稳定。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90千公顷,比去年增长1.5%,春粮和早稻面积分别增长5.8%和10.1%,秋粮基本持平,其中晚稻减少1.1%。

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深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1~9月,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10.5%;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5.9%,新产品产值率为17.2%,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前三季度初步测算和评估,单位GDP能耗下降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5%,其中,千吨以上和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7%和7.4%,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0.1和0.3个百分点;COD排放量同比削减3.5%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削减6.5%左右。

企业信心持续增强,企业景气稳步回升。据企业景气调查,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8.9,分别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回升9.2和6.9点,连续三个季度持续回升,已回升至去年二季度水平。企业景气指数为126.7,分别比二季度和去年同期回升5.9和2.4点,回升至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工业企业景气指数自去年四季度触底以来,已连续三个季度回升,三季度为123.2,比二季度回升6.4点,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房地产企业景气指数为129.9,高于总体企业景气指数3.2点,比二季度回升9.5点。

(二)扩大内需效应逐步显现,出口降幅收窄

随着中央和我省各级政府扩大内需效应的逐步显现,投资、消费增幅持续回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增强。随着全球经济走出急剧下滑轨迹,外需有所回稳,三季度出口降幅明显收窄。

投资增幅持续回升。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3%,扣除投资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1%,实际增幅同比提高14.6个百分点,也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6.4和1.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投资6702亿元,同比增长14.9%。新开工项目有1145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23个,同比分别增长30.4%和33.1%,新开工项目(不包括房地产)计划总投资增长50.6%。从投资投向看,一是工业及制造业投资增幅回升。二产投资3015亿元,增长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4%,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9.5%,占工业投资的58.5%。制造业投资2566亿元,同比增长5.2%,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7.1和2.4个百分点,30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投资保持增长。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投资1893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比重较大的交通、电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分别增长35.5%、21.4%和17%;三是服务业投资成为投资新亮点。三产投资3650亿元,增长20.9%,如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则增长28.8%,明显高于限额以上投资平均增幅。四是房地产投资稳步回升,销售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1526.5亿元,增长11.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81.9%和112.7%,增幅比上半年分别上升30.2和30.3个百分点。五是一产投资增长较快,增长56.9%。

消费市场稳中有升。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77亿元,同比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5%,名义和实际增幅均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汽车销售继续维持较高水平。1~9月销售859.4亿元,同比增长18.4%,三季度各月汽车销售额均超百亿。

出口降幅大幅收窄。1~9月,全省出口962.7亿美元,同比下降18.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3个百分点;进口401.3亿美元,下降12.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为1364.1亿美元,下降16.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2个百分点。出口降幅小于全国平均水平(-21.3%)。三季度我省各月出口规模均保持在120亿美元以上,特别是9月份回升较快,当月出口128.97亿美元,比上月增加8.2亿美元,为今年以来各月最大规模,环比增长6.8%,同比下降11.1%,降幅比上月收窄7.6个百分点。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出口有所回稳,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降幅收窄。

(三)财政、居民收入增幅持续回升,民生继续改善

财政收入增幅持续回升,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1~9月,一般预算总收入3166亿元,同比增长5.4%,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提高7.4和4.2个百分点,地方预算收入1682.9亿元,增长7.4%,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8.8个和4.8个百分点。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等支出保障较好。1~9月,地方财政预算支出1683.8亿元,增长18.7%,其中,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支出分别增长10.9%、14.7%、7%、27.6%、35.6%、20.9%、39.4%和3.1倍。

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提高。1~3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2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实际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升1.1个和0.3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季度名义增幅分别为6.9%、8.6%和9.1%,呈逐季回升之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431元,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名义和实际增幅分别比上半年回升0.6和0.8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季度名义增幅分别为6.5%、5.3%和8.0%。

就业情况好转。9月末,全省城镇单位(不含私营)从业人员为733.2万人,比二季度末增加18.2万人。1~3季度,新就业人员为84.3万人,扣除减员因素,净增加新就业人员23万人,就业状况明显回升。企业对劳动力需求趋旺。据企业景气调查,三季度,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为116.3,分别比去年四季度的最低点(81.9)和今年二季度回升35.4和9.9点。

(四)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市场价格见底回升

贷款投放力度加大。9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3.4%,增幅同比提高17.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2.5个百分点,1~9月新增贷款8464.5亿元,同比多增487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4倍,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8倍,增量创历史新高。本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7.6%,增幅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1~9月新增存款8704.5亿元。

市场价格出现见底回升拐点。1~9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2.2%;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6.3%和9.1%。8月份开始,价格降势明显趋缓。房价上涨,部分地区创近年来新高。房屋销售价格环比涨幅从3月的下跌0.2%到9月的上涨1.4%。9月份,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4个国家定点城市的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9%、4.9%、8.2%和7.7%,在70个大中城市中居5、5、2、3位,温州房价环比上涨3.1%,居70个大中城市第1位。

二、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全球经济未来复苏势头疲弱,短时间内出口和利用外资情况难以乐观。今年二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开始好转,但全面复苏将是缓慢、曲折和复杂的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调高了大多数经济体的增长预期,预测全球经济今年将收缩1.1%,2010年的年度增长率将反弹至3.1%,比7月的预测值(2009年将收缩1.4%,2010年将增长2.5%)有所调高。但未来复苏势头疲弱,形势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经济活动还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对我省的出口影响较大。虽然我国出台的多项扩大出口的政策措施,对提升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提高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和生存空间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三季度以来出口降幅逐月收窄,但仍难改下降的局势,全年出口负增长已成定局。据企业景气调查,三季度工业企业国外订货景气指数环比虽有所回升,但仍处于不景气区间,为94.9,同比下降12.8点。主要出口市场依然低迷。1~9月,对美国、日本、欧盟和俄罗斯出口分别下降15.5%、11.3%、18.9%和41.1%。全省合同利用和实际外资同比分别下降18.9%和18.4%,实际外资降幅比上半年扩大4.9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约束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缓慢制约经济的回升幅度。产业结构过度依赖出口市场,传统轻纺产业比重较大,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生产和利润增长滞后,在国外市场需求急剧变化时,被迫收缩生产规模、让利销售。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有亏损企业11204家,亏损面为19.3%,亏损168亿元。1~9月,农副食品加工、造纸、化纤、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分别下降15.7%、11%、9.2%、24.5%、32.7%和13.5%,装备制造业利润下降10.1%。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企业生产经营以及投资活跃程度不高。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75次/年,同比减少0.27次/年,设备购置金额减少12.1%,企业职工平均人数同比减少32.7万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省仍将处于艰难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期,短时期要重回经济快速增长区间难度较大。

支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够强。目前,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于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还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一些短期政策的效应有可能逐步递减,中长期政策见效尚需时日。经济发展仍缺乏内生动力和活力。一是政府主导型投资还未有效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仍处于低位。1~9月,限额以上项目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7%;非国有投资增长9.2%,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3.1%,民间投资增幅要比国有低13.9个百分点,比重为54.8%,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2%,占限额以上投资完成额的38.3%,增幅和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低11和3.5个百分点。二是短期内大幅度扩大消费有难度。汽车消费是拉动今年消费增长的重要方面,1~9月,汽车类零售额占到全省消费品零售额的13.9%,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4.3%)2.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支出增幅不高。1~3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同比增长8.2%,其中购买汽车支出增长1.6倍,拉动消费支出增长5.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2%。购房热一方面促进了相关的消费,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即期其他消费。而且,由于消费与投资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今年投资率提高,消费率相对降低,浙江经济增长要实现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难度加大。

此外,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招工难”、“民工荒”现象在一些地方和企业重现,企业资金链问题及潜在的金融风险增加,房价涨幅过快等问题也值得关注。

今年以来特别是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出现了企稳向好的势头,市场预期改善,社会信心进一步增强。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中央近期已明确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回升。随着我省“保稳促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效应的进一步显现,浙江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加上去年前高后低的走势,预计四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将进一步回升,全年预期目标将基本实现。

(作者单位:浙江省统计局)

上一篇:扎实推进农村住房的改造建设 下一篇:宁波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