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概念与被动句式的生成与扩展

时间:2022-10-14 12:25:07

被动概念与被动句式的生成与扩展

摘要: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框架,从概念化与语言生成的角度对被动概念以及被动句式的生成和扩展进行了研究。认为被动概念是事物之间被动关系的概念化,被动句是被动概念在语言层面上的隐喻投射和符号表征;伴随着被动概念的隐喻化进程,被动句式由原型向非原型进行扩展;被动句式是一个由原型和非原型构成的句法原型范畴;隐喻是原型被动向非原型被动扩展的认知理据。

关键词:被动概念;被动句式;生成;扩展;隐喻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6?0230?06

一、引言

英语中的被动句历来是各语法流派讨论的热点之一。传统语法流派中,Granger (1983) 认为,被动就是在语义上与其主动对等的be +-ed结构。(The passive is be +ed participle structures which stand in alternation with a semantically equivalent active structure.);Leech(1975)认为被动一是包含be+ed分词结构的句子类型;二是有动词被动形式出现的句子。这些观点从现代语法看来有失偏颇。传统语法中对动词语态的经典解释当属夸克,夸克从动词层面和句子层面将动词划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并将被动分成了真被动、半被动和假被动三种类型。夸克的双语态论是合理的,但他对被动句的类型划分存在不足之处,既然半被动和假被动不属于真被动,那它们在被动态这个语法范畴中的地位如何界定?有些边缘范畴如系表结构与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在夸克的描述中并没有明确说明。

近年来,已有一些语言学家和学者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过被动句式。Croft提出了用动词来表示事件的理想化认知模式(EICM),即动词可以代表三种事件观,即:使成性事件观、自发性事件观和状态性事件观。这三种事件观分别代表了主动、中动和被动三种语 态 [1](48?73)。王志军等人在Croft的研究基础上,认为被动的原型产生于把过程化的事件表达成状态化的事件,它表达的是受事者受外力的影响而形成的状态,因而无施事出现的表状态性的被动是被动句式的原 型 [2](1?6)[3](19?23)。以上的观点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也留下了重新思考的余地。例如,仅用动词表示事件的观点是否过于局限?被动句式的原型产生于表示状态性的被动是否符合人们对被动这一概念范畴的认知规律?

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依据,从“认知—概念化—语言形式”这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试图对被动概念以及被动句式的生成与扩展进行研究,以求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

二、概念、概念化与语言形式的生成

语言的基本功能在于传达意义,而意义即概念,它对语言的描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知语言学认为,任何概念结构都是客观世界的经验结构在主观世界的映射。人们认知客观世界就是认知构成客观世界的事物和关系。概念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产物,它对事物和关系进行概括,反映事物和关系的本质。而概念化是人们认知世界形成概念的过程。

人们在认知世界时所形成的概念通过隐喻投射和符号表征就形成了语言中不同的语言单位和形式。大小不同的语言单位和形式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世界不同客体认知所形成的概念的隐喻投射和符号表征。

三、被动概念与被动句式的生成

(一)被动概念

被动概念是相对于主动概念而言的。它是人类语言中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概念之一,它来自于人类对自然界中被动事件的直接经验。客观世界中含有被动关系的事件被人类感知和概念化后就形成了被动概念。被动概念是事物间的一种关系概念,是人们对事物之间被动关系进行概念化的结果。被动概念指的是受事由于受到施事所施加的外来力量的作用而处于施事的控制之中从而发生状态改变的概念。被动概念包含某种表达致使性事件的致使概念,这一概念包含几个成分:受事,施事和外力。

对被动关系的概念化来源于人们对事物之间能量传递现象的认知。能量传递是世间万物发生联系的方式。Langacker认为,世界万物在宇宙中运动并相互接触,由此而产生了能量传递。当含有能量的某个物体接触到另外一个物体时,就将能量传递给了对方。接收到能量的物体又将能量传递给第三个物体,以此类推,直至能量被最后到达的物体所吸收, 并发生状态的改变。物体在相互作用中传递能量的过程被称为“动作链”或“行为链”(action chain) [4](209?210)。这种能量传递的过程是人们最先认知的经验之一,在能量传递的基础上人们通过凸显受事而形成了被动概念。

(二)被动句式的生成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知识本质上是有关世界的知识固化于语言符号;语言结构反映人们在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和概念结构,也就是说,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语言结构映照经验结构,语言结构与经验结构之间具有象似性。被动句是语言中表达被动概念的句式,它是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被动关系在语言中的反映,它与被动概念的概念结构具有象似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和语法密不可分,语法是概念内容的结构化,语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语义结构是人们概念化的过程,不同的句法结构体现了不同的概念化过程[5](403?411)。概念决定句子的生成,被动概念生成被动句式。

隐喻投射在句式结构的生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是我们对各种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映射,即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被动概念这一概念结构通过隐喻映射到其对应的语言结构上,从而生成了表达被动概念的句式——被动句式。

被动概念中包括受事,施事和外力等概念成分,随着被动概念向被动句式的映射,这些概念成分就表征为被动句中的各个句子成分。受事被概念化为名词,因其突显度较高,在被动句中被表征为主语。施事也被概念化为名词,在句中被表征为介词宾语,因其突显度较低,在许多情况下不需要表征,可以隐去。外力是施事施加给受事的动力,通过可感知的方式由施事直接或者间接传递给受事,因而被概念化为及物动词,它与be+v-en被动形式标记相结合,作为一个整体被表征为谓语。

被动概念经过隐喻投射以及各概念成分的语言表征,就生成了各种被动句。例如:

(1) John was beaten by Tom.

(2) That passage was read loudly.

(3) The tree was uprooted by the wind.

(4) The house is surrounded by that huge wall.

(5) The wall is painted, so it looks nice.

四、原型被动概念与原型被动句的生成

(一)原型被动概念

人类从事物特征出发对世界中的事物进行分类和定位的心理过程被称为范畴化。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人类形成概念和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基础。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关于概念范畴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任何范畴都有一个原型,原型就是指这一类概念中最典型的代表成员,它是人们在理解这一类概念和区别于其他类似概念时的一个认知参照点,原型最先进入人的认知领域并最频繁被人们所接触。范畴成员有原型和非原型之分,且原型和非原型之间是个连续体,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Langacker认为,句法结构来自人类概念化了的“典型事件模式”,而典型事件模式又来自于人们对许多场合下各种类型的身体经验的概括认识,它包括两个典型的参与者:施事和受事。施事和受事通过能量的传递而产生联系 [6](67?69)。不同的概念内容通常被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感知和识解。主动概念和被动概念分别代表了人们对事件识解的两种不同角度。主动概念从施动者的视角来识解事件的全过程,而被动概念则从受动者的视角来识解事件的全过程。被动概念作为人类对经验的感知也有它的原型:原型被动概念指的是受事完全被动地受到施事者的外力控制从而发生状态或性质改变的概念。这样的概念成为原型是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的。从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来看,人总是先认知自身再认知外界事物;在认知外界事物时,总是先认知具体事物再认知抽象事物;在发现事物间的联系时总是先发现简单的客观联系然后再发现复杂的主观联系。

1. 受事者原型

作为典型事件模式中的参与者之一以及被动概念中最突显的部分,受事者可以是人或事物。关于受事者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受事是否被施事完全控制,二是受事由于受到施事的控制是否发生了状态或性质的变化。根据人的认知规律,人和物都可以是原型,受事者原型的最大特点就是受事者完全被动地置于施事者的控制之中从而发生状态或性质的改变。这种变化可以是物体存在形式发生改变,也可以是物体产生或消失。这种状态或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显性的结果,是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的。

2. 施事者原型

施事者的原型是有生命并能进行意愿性活动的参与者,而且必须是能够推动动作链发生的参与者。从被动概念产生的角度来说,人体自身的行为引起的事物变化是最先被人们所感知的;人的有意识的行为与结果间的联系是最易察觉的和最为确定的。作为施动者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施某一行为,并且对受事产生影响并使之发生变化。另外,在被动概念中,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受事,由于施事不是突显的部分,因而表现在句法层面上,施事可以隐去。

3. 力的原型(动作链)

因为被动概念包含某种致使概念,Croft(1993)认为,致使结构蕴含“变化”和“状态”两种派生结构,在被动概念中涉及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事者所处状态的改变。状态改变必然涉及到能量的传递和吸收。在动作链中,能被最先感知到的是真实的,物体之间直接接触的有能量传递的力。所以其原型是真实的传递能量的力。

施事和受事通过能量传递或动作链而产生联系,而且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原型的被动概念。

被动概念是一个原型语义范畴。通过探讨该范畴中各种概念的原型特征,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这个范畴,并且在语言层面上更好地把握原型被动句式的生成。

(二)原型被动句式的生成

在被动概念的三个概念成分中,外力是核心,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句子的性质,并对施事和受事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要把握原型被动句式的生成,关键在于研究外力的性质和特征。在被动概念中,外力由施事者发出并作用于受事,使得受事发生状态变化。根据外力的作用方式和对受事所产生的影响,可以将外力分为两类:真实的物理力和非真实的虚拟力。真实的物理力是指由于物体接触和传递能量使受事发生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力量。非真实的力是一种抽象的力,它不传递真实的能量,而是作用于人的思想,通过人的认知活动对受事造成影响,是一种主观的力量。真实的物理力经过隐喻投射表征在词汇层面上就是动作动词或是使役动词。使役动词可以用来描述在外力的作用下,受事发生变化或受到影响的行为。一般来说,被动句式中动词所进入的语义结构是一种致使语义结构。致使就是力。

(6) a. John broke the window.

b. 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John.

例(6)是典型事件模式的句法化表征,体现了能量传递的过程和结果。施事John和受事the window分别位于能量的源头和能量的尽头。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John通过身体(物理)接触将能量传递给了the window,the window吸收了能量,并且发生了状态的改变。在(6)a中,人们是从施动者的角度来认知“是谁打破了玻璃”这一事件的,而在(6)b中,人们是从受事者的角度来认知“玻璃破碎”这一事件的过程的,受事者the window作为被突显的部分被提升到了主语的位置从而生成了被动句。

在(6)b中,the window作为受事者,完全被施事所控制,并且由于受到施事者所施加的外力影响而使自身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原型的受事者;而John是有生命的能够进行意愿活动的人,因而是原型的施事者。break体现的是一种真实的,最直接的物理力。它所传递的外力使得玻璃由完好变为破碎,其性质和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另外,break集施力的过程和结果于一身,不仅体现施力的过程,也体现施力之后的受事所处的状态和结果。因此,(6)b表达的是原型的被动概念,其概念成分经过语言表征后生成了原型的被动句。原型被动概念在句法层面上有较强的认知操作性,概括性和表达的简洁性。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我们将原型被动句式的特征归纳如下:

1. 受事:受事完全受到力的作用和行为的影响,并产生变化

2. 力的作用和行为:既体现作用过程,又是作用的结果;行为是已完成的,实现的,瞬间的,现实的或肯定的(而非未完成的,未实现的,持续的,潜在的或否定的)

3. 施事: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可隐去)

根据以上描述,典型的被动句式可表征为N+BE+ V-en(使役动词)+by+施事。Svartvik(1966)的统计研究表明,英语中无施事出现的被动句占到了在所有不同类型语篇中出现的被动句的80%左右。

五、被动概念的隐喻化与被动句式的

扩展

(一)被动概念的隐喻化

被动概念的形成既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果,又为人类认知新的事物关系创造了条件。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对各种各样的被动关系进行概念化。在概念化的过程中,原有的语法符号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表达,人们会借助已知事物的特征去认知未知的新鲜事物,这就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遵循的省力原则。人们能够参照已有的范畴并运用各种手段来认知新鲜事物。已知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人们了解并已形成概念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新的事物关系与已知的事物关系如果存在某种相似性,人们就通过将已知的概念投射到新事物之间来认知新的事物关系。这就是已有概念的隐喻化。

被动概念是一个原型的语义范畴,其原型来自于对世界上具有物理联系的事物之间的被动关系的认知和概念化。隐喻化是语义范畴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的主要机制。原型被动概念作为被动概念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就成为了人们认知事物之间其它被动关系的参照点。被动概念范畴就是以原型被动概念为中心的包含非原型被动概念的范畴。

由原型概念向非原型概念的扩展是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是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是人类认知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们通过运用各种主观化的手段来实现对范畴的扩展。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方式,人类要认知世界离不开对隐喻这种手段的运用。它被广泛运用于被动概念的扩展过程当中。隐喻又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能帮助人们认知各种关系并进行分类,使人类的认知过程更有秩序更有条理。隐喻揭示的是两个不同认知域之间的相似关系,它的功能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拓展人们的思维,借助具体事物去把握抽象事物。其中运用最为普遍的就是概念隐喻,它能够帮助人们表达各种被动概念。概念隐喻映射的基础是语义结构的相似性。

(二)被动概念的隐喻方式与被动句式的扩展

被动句是一个原型的句法范畴,伴随着被动概念的隐喻化扩展,被动句也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被动概念的隐喻化和被动句的扩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主语由直接受事扩展到间接受事

(7) a. He was killed by the robber.

b. My dream was killed by their laughter.

(8) a. The glass is now broken.

b. The monotony is now broken.

(7)a和(8)a中体现的是原型的被动概念,其被动关系是通过真实的动作链而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原型受事者,“He”和 “the glass”受到施事所施加的真实的物理力的直接影响,这种力是通过直接的身体接触传递给受事的,是最直接的力,是使受事发生变化的直接的能量来源。在这种外力的作用之下,受事都发生了显性的状态的根本性变化:人从活着到死亡,玻璃由完好到破碎是一种显性的根本性的变化。(7)b和(8)b中my dream和monotony是抽象的实体,是间接受事。间接受事不是通过直接的身体接触而受到施事的直接影响,而是受到施事的间接影响而形成的被动关系。 这种影响导致的结果是受事者发生隐性的非状态性的变化:梦想被扼杀,沉闷打破是隐性的非状态性的改变。直接受事受到直接影响,间接受事受到间接影响。通过概念隐喻机制,被动句的源域向目的域进行映射,直接受事主语就扩展到非直接受事主语。又如:

(9) The knife was cut with.(刀用来切过东西了。)

(10) The match was rained off twice. ( 比赛因下雨而被迫两次改期。)

(9)中,“刀”不是被切的对象而是用于切这个动作的工具,(10)中“比赛”也不是被淋湿的直接对象,通过概念隐喻,转为间接受事,突显受影响的语 义。

2. 谓语由动作动词扩展到静态动词

(11)Caesar was killed by Brutus.

(12)I was hit (by him) .

(13)Jack is loved /admired/ adored by many people.

(11)和(12)是原型的被动概念,施事传递给受事的是一种有直接接触的真实的具体的物理力,而(13)是非原型被动概念,因为施事与受事之间不产生直接的物理接触和能量传递,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将(13)中施事和受事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为两者在精神或情感领域里的抽象接触。与(8)b不同的是,(13)中传递是主观的心理力。心理力的发出者一般是具有生命力的具体的主体,换句话说,只有具有主观情感的人才能够传递心理力。另外,心理力虽然并不一定隐含动作对受事所导致的变化,但却能对受事产生一定的影响力。(13)中,受人爱戴和仰慕虽然没有给Jack带来任何变化,但是却在情感上给他带来了有利的影响。

(14) One dog was killed by its own master.

(15) Sally is liked by Jerry.

(16) *Nigel is resembled by Paul.

(14)传递的是真实的物理力,而(15)传递的是主观的心理力。(16)则不能成立,因为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客观的或者主观的力的传递,Paul也没有给Nigel留下好的或坏的影响。再比较:

(17) a. Marsha was rushed to by Fred, who needed advice.

*b. The countryside was rushed to by Fred, who needed advice.

(18) a. The page was turned by John.

*b. The corner was turned by John.

从客观的物理力到性质力再到主观的心理力,通过概念隐喻,被动概念的范围得以扩大,被动句也由原型向非原型扩展。

3. 由施力过程扩展到施力后的结果

在原型被动概念中,人们感知的是能量传递或外力作用的整个过程,力作用后带来了一定的后果,导致受事发生变化,既体现过程,又体现结果。随着人们感知的不断深入,被动概念的隐喻范围不断被扩大,人们不仅通过被动概念中的隐喻引申认识到不同的力的大小和强弱导致不同的被动关系的强弱,而且还能够将被动概念中施力的过程投射到施力后的结果,从而认知另一种被动关系。如:

(19) That watch you bought is probably stolen.

(20) The cathedral is totally destroyed.

(21) This slipper is all chewed up.

(22) These are just borrowed.

(19)~(22)是我们通常所俗称的系表结构。从力的角度来看,以上的句子展现的是外力作用于受事后受事所处的状态和结果而不是施力的过程。受事所处的状态是施事者的施力所导致的,它与施事者的施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被动概念就由施力的过程向施力后所导致的结果投射,经语言表征后,生成了表示状态性的被动句,由动作过程到施动后的结果,使得原型被动向非原型被动扩展。需要指出的是,因为状态性的被动概念凸显的是受事所处的状态,所以不能由by引入施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这种歧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消除。

(23) a. My arm was burned (as soon as I reached into the fire).

b. My arm was (so) burned (I could hardly move it).

(24) a. The town was destroyed (house by house).

b. The town was (already) destroyed (when we got there).

(23) a和 (24) a是原型被动句,可以引入施事;而(23)b和(24)b是非原型被动,不能加入施事。

4. 由be-型被动句扩展到get-型被动句

上面提到,原型被动句形式表征为N+BE+V-en,原型意义为受事主语完全被动地接受外力施加给主语的动作或行为,对整个过程中的动作和行为没有任何作为。如:

(25) Sue was appointed to the governing board.

(26) Ralph was fired again.

Sue并没有施加任何影响力而使得她获得任命。而Ralph是因为公司大裁员而被解雇,与他自身的能力和缺点并没有关系。他们都是受影响的主体。

(27) Sue got (herself) appointed to the governing board.

(28) Ralph got fired again.

在(27)和(28)中,受事既是事件中受影响的客体,又是动作的主动控制者或参与者。(27) 中主语Sue作为一个自愿的主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带来了“被任命”的结果,同时,也享受了这个行为带来的好处。(28)中,Ralph显然并没有施加某种影响力而导致他丢掉工作。但是Ralph对自己被解雇是负有责任的:他被解雇也许是因为他做了傻事或蠢事,比如说对老板不敬;又或是因为老板认为他有不好的品质等。总之,是由于Ralph本身的行为而导致了他被开除这个结果。从语言层面上来看,作为被动形式标记的be是静止的,它与受事完全地被动接受这一概念相对应。而在(27)和(28)中,为了与受事的主动参与这一动态的概念相对应,体现同构的象似性,[7](345?347)受事的这种主动参与的因素则通过get来体现。因为在get-passive中,形式标记get来自于实义动词,表达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Langacker(1990)指出,“在get-passive中,主语往往暗含较大的行动”。由此看来,get-passive因其获得了新的语义特征而向非原型扩展。

通过隐喻投射,被动概念的范围不断向外扩展,被动句也由原型向非原型进行扩展。我们可以对一些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比如我们可以将所谓的半被动和假被动,形容词性被动,get-passive等纳入到被动句式这一原型范畴中去,它们都是被动句式在扩展的过程中形成的非典型成员,都属于被动句这一原型范畴。

六、结语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依据,对被动概念以及被动句式的生成与扩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认为,被动句式是一个原型的句法范畴。随着被动概念的隐喻化,被动句也由原型向非原型进行扩展。原型与非原型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连续体。我们对被动句式的分析符合人们对被动概念的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Croft,W. Possible verbs and the structure of events [A]. In Tsohatzidis (ed.). Meanings and prototypes: Studies on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48?73.

[2] 熊学亮, 王志军. 英汉被动句的认知对比分析[J]. 外语学刊, 2001 (3):1?6.

[3] 熊学亮, 王志军. 被动句式的原型研究[J]. 外语研究, 2002 (1):19?23.

[4] Langacker R W.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 [M]. Berlin/New York: Monton de Gruyter, 1990: 209?210.

[5] 石毓智. 英语动词概念结构的差别对其动词表达的影响[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6): 403?411.

[6] Langacker R 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M].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9: 67?69.

[7] Fischer, Olga. On the role played by iconicity in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es [A]. In Marx Nanny and Olga Fischer. Form Miming Meaning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9: 345?347.

On the Passive Concept and the Generation &

Expansion of the Passive Sentence

XU Fang

(College English Department,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ototype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onceptualization and the generation of language, studies the passive concept and the gener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passive sentenc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passive concept comes from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passive relation between things and the passive sentence is the result of the metaphorical mapping and linguis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passive concept. With the metaphorization of the passive concept, the passive sentence expands from the prototype to the non-prototype. The passive sentence is a prototypical category composed of prototypes and non-prototypes, and metaphorization accounts for the expansion of the passive sentence.

Key Words: passive concept; passive sentence; generation; expansion; metaphor

收稿日期:2012?03?23;修回日期:2012?11?1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英语被动语态的原型范畴研究”(09C665)

作者简介:许芳(1973?),女,湖南津市人,湖南师范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文艺理论,认知语言学.

上一篇:江右商帮:负贩遍天下(下) 下一篇:1700名CEO眼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