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诠释“真实”

时间:2022-10-13 11:57:30

摘 要:“作文的真实”有两种含义:“真实的作文”,就是在写作文时尽量去展现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的作文”,有这么一句话:“有真情的作文,假的也是真的,无真情的作文,真的也是假的。”

关键词:真情;真实;作文教学

作文来自生活,但应该高于生活,应该有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领悟。事实上,好多学生作文中的材料的的确确是来自生活,而且是自己亲身经历,但读起来会觉得芜杂,没有生活气息,没有真情实感,干巴巴、粗糙糙、冷冰冰。这就是缺少“真情”,只要通过必要的加工、改造,也能给作文烙上“真实”的痕迹。

一、“真实”作文源于“真素材”

1.再现生活情景,让“真实”于心

“真素材”源于经历。在课堂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班队主题活动,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的训练项目,让学生见题生意,自由为文,使训练性习作与有感而作合拍,缩小课堂习作与学生平时写生活作文的距离。例如,当学生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大森林的主人》等课文后,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一次登山活动,并让学生以《森林漫游记》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这样的作文,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及对课文理解的程度快速作文。

2.用“眼”观察,还“真实”于课堂

作文教学时要恰当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事物,积累写作素材。如,在引导学生写关于观察类的作文时可以着重从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学会察事物特点,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二是学会及时记录新发现,并且能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例如,在《秋天的树叶》这篇作文教学时,我带着学生走出校园,来到社区,来到公园,在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树叶林中,让学生多感观参与,进行切身的感受。有的学生用眼看一看手掌般的枫叶、蒲扇似的银杏叶;有的学生用手摸一摸光溜溜的冬青叶、毛茸茸的枇把叶……通过多感官的参与,学生兴趣盎然,从不同角度、以切身的体验感知到事物的各具特色的特点,在交流中,在习作中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秋天的树叶”。

3.具体事件,实践出真知

文章要有真情实感,就必须把事件写具体,但并不是说和主题有没有关系都写,而是要有侧重点。比如,布置学生一些家庭劳动任务,如扫地、买菜、购物、做饭等,然后让他们写一写,说说亲自当家的感受。在“今天我当家”活动中,有位学生写《我学剖鱼》一文中有这样的感受:“……我双手捞起一条滑溜溜的鲫鱼,把它放到砧板上,左手按住它的头,腾出右手拿起菜刀,刚想刮鳞片,鱼儿不知哪来的劲,一挣扎,‘扑’的一声,头尾都翘了起来,我的妈!吓得我扔下刀往后退,这真是‘鱼儿好吃,剖鱼难’。”这段话一开始就连用了好几个动词,把剖鱼前的准备工作写得形象生动,可谓生活体会有多深,写得就有多真,这就是实践出真知的结果。

二、“真情”作文意在“真语言”

1.童言无忌,见证“真语言”

于永正老师在一节作文课中的启发谈话,就能在无形中引领学生不知不觉走入作文的圣地。他是这样引入的:“小朋友,认识我吗?”于老师一进教室就问。“认识!”小朋友喊道。“我姓什么?叫什么?”“你叫于永正。”(听课的老师都笑了,气氛立即轻松起来)“今天我来这儿,是向你们打听两个人。一个叫周颖,字写得很棒,其他方面也不错,另一名叫刘正前,能歌善舞,尤其是朗读能力很强。能给我介绍一下吗?”学生都积极地介绍起来。“周颖个子不高,扎着马尾辫。”“马尾辫中间还扎了一根皮筋。”“刘正前人很瘦,脑袋上有个疤!”“皮肤很白,白得血管都显出来了。”“他今天穿了件棕白相间的衣服,背上有个口袋!”“他说话的声音很好听。”于老师又请两个小朋友上黑板画那两个人。当学生没有把特点介绍出来时,于老师就假装找不到,“还有什么特点?找一找。”学生都踊跃地发言,通过自己的观察把特点都介绍出来了。教师加以点拨、指导,使学生从中领悟,提高认识,既获取了作文材料,也把心中的“真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2.实话实说,张扬语言个性

我们作文课也应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创设讲话的和谐氛围,指导学生表情达意。如,一节作文课中,我准备了一束鲜花用布盖住。先让生猜,再掀开,“啊,原来是一束鲜花!”我趁机追问:“看到这束鲜花你会想到什么?”鲜花是学生熟知的,与鲜花相关的故事很多,鲜花让学生产生了无尽的遐想。生1:鲜花应该献给英雄或功臣。生2:到医院看望病人时,送上一束。生3:妇女节时,送一束给妈妈……接着我又建议,根据这束鲜花,自己定一个题目,记一个故事,写一首诗或童话,或以鲜花产生的联想。学生们畅所欲言,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花的故事,一个个以“鲜花”为主题的故事,跃然于学生的笔端。

学生写作时应充分挖掘个人的内心感受,让生活的真实通过心灵的棱镜,让虚构闪烁着真实的色彩,而折射出七彩的生活色调。人物只有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才会活起来,事件只有在学生的情感牵引下才会具有迷人的魅力,让真情从学生的笔尖流淌,流淌到读者的心坎。

(作者单位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中心小学)

上一篇:智慧的约定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的阅读及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