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艺术的情感审美

时间:2022-10-13 11:21:33

论歌唱艺术的情感审美

歌唱是情感的艺术,歌声是情感的载体。歌唱是用人的声音结合语词的韵律作为艺术传达手段,将语言表现的诗歌意境类型与音乐所表现的审美情感类型和谐结合的一种艺术形态。在歌唱艺术的审美过程中,歌者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形象的表演者和美的音响的创造者,歌唱的价值和艺术的魅力不仅体现声音上,更体现在声音情感表达的内涵中。歌唱艺术的情感审美对于歌曲的音乐美,意境美情趣美的表现与创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是歌唱艺术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歌唱情感审美的认知水平和程度制约和决定着个体对歌唱艺术的诠释能力。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简要论述。

一、正确的情感审美价值标准是歌唱艺术的基础。

歌唱情感审美是一种心理反映,它包括了声音技巧和情感表现两个方面。当人们用声音技巧表现以人为主体的艺术形象时,无论这个声乐作品是反映什么主题和什么内容,实际上都是在表现人和人的思想感情。

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说过:“如果有人问我歌唱艺术的含义是什么,我不会从声音技巧的角度去说明。我要说的乃是感动听众的才能。如果歌唱者仅仅是把音给唱出了,那么充其量不过是一位技工匠人而已。”清代声乐理论家徐大椿《乐府传声,曲情》认为“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宜重。”“唱曲不得其情,则正邪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词曲相背,不但不能动人,翻令听者索然无味矣。”他们都从歌唱情感审美的角度揭示了“情”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歌唱情感审美的声音技巧和情感表现不但要追求声音的美感,更要注意声音的情感表现,只有将演唱的技巧和情感的表达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做到声情并茂,才能达到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

然而,有不少嗓音条件优良,发声技巧娴熟的歌者,由于一味的追求声音和技巧的表现,或以炫耀自己的声音技巧为歌唱的目的,他们的歌唱通常或有声无情,声情脱节,声音苍白,没有生命,给人以僵硬,呆板之感,或虚情假意,用情过度,给人以娇柔做作,厌恶之感:当然也就不可能打动人心,引发听众情感的共鸣了。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能把握住歌唱艺术的核心,忽略了“声”与“情”的关系。

歌唱需要技术的支撑,技巧乃歌唱审美活动的基础,但如果仅运用技巧,不注意情感,歌唱将失去它应有的艺术美感。情感和技巧应始终保持着互为基础、互为支持,相互依托,相辅相成但又不能相互取代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就是说,演唱者不仅要注意对声音技术技巧的运用,还要讲究音乐语言及情感表达,在其歌声里将“声”与“情”这

两个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艺术性的歌唱。

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不论哪一种情感都要受到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的规范和制约,都要受到理智的支配。情感审美标准实际上就是对是非利害的评价如大家都喜欢美好的情感,讨厌丑恶的情感。当人们听到优美的歌声,动人的旋律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由歌唱所产生的精神愉悦。同样,当听到痛苦的歌声,悲哀的曲调时,伤感的情绪也会充斥着人们的内心世界。只有歌声让听众的精神活动拥有了审美愉快时,他们所获得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感受,成功的歌唱在体现社会意义,时代精神 听众的愿望和理想时,都表达着歌唱者美的心灵感受,倾注着歌唱者的爱憎情感,这是感染听众,引起共鸣的原因所在。

二、丰富的情感实践经验是歌唱艺术的条件

对于歌者而言,歌唱时所倾注的情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就的,而是在长期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养成的,是知识储备,生活经验积累,艺术经验积累三者在内心融合后自然产生的一种情感。

审视古今中外的声乐作品,无论是它的国家,时代,民族,流派,声乐体裁如何千差万别,每部作品无一例外的都是以诗与音乐的结合,文学与音乐互动的形式呈现,充分体现歌词与音乐,人声与伴奏的理想统一。声乐作品的内容极为广泛,风格不同,情调各异。有表达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有赞美艺术和爱情的,有描述个人生活感受和内心体验的,有颂扬英雄歌唱祖国的……不同的旋律风格,表达方式,器乐伴奏等都是塑造音乐形象,揭示情感内涵的重要的艺术表现因素。歌者必须在特定的词,曲意境与构架下,从历史,文学艺术等角度、把握、体验、展现歌曲的内涵。在歌唱创作的整个流程中,应当借助对人和事物的感知觉,突破心理定势,自觉遵循声乐表演艺术的真实性与创造性相统一,历史与时代审美意识相统一的原则,在声乐作品情感的激发下,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使自己的歌唱独放异彩。

歌唱艺术不是简单的现实生活的再现,而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以现实生活为情感基础,刻画和塑造出感人的形象的艺术创造过程,如歌曲《我象雪花天上来》,作者以雪花自喻,由孤独徘徊――渴望追求――坚定乐观,表达出对阳光,对爱的执着追求,这首不带再现的三段体歌曲,第一段旋律优美抒情,有种向前向上的涌动感,第二段与第一段的节奏,音型基本一样,随着音调的提高和六度,七度音程的大跳,这种向前向上的涌动感更加增强和突出;第三段虽然用的是同样的音型和节奏,但运用了衬宇“啦”进行演唱,使音乐更加连贯,流畅。歌曲作品中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构成了一个音乐的情意场,场内的世界是那么自然,婉转含蓄,音有尽而意无穷。只有歌者热爱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断积累艺术经验,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融入歌曲的意境之中,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演唱,才能更好更准确地向人们传达出歌唱艺术的魅力,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三、较高的领悟意味能力是歌唱艺术的关键

歌唱情感审美的关键在于领悟作品的意味。歌曲艺术所表现的是人类深层情感与外界物象结构的有机统一体,它反映在作品中就凝成了作品的意味。这种意味是通过作曲家理性思考获得并以理性形式表现出来的。将内容沉淀在形式上,运用歌唱艺术的基本要素――文学作品的语言美,音乐作品的旋律美,歌唱的声腔美、表演动作的形态美和乐器的伴奏美――将情感运动和声响变化相统一,通过情深意远的美妙音响展现独特的魅力。歌者在音乐作品传达系统中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创造者,是链接作者和听众,创设审美意象,实现音乐作品价值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角色。

作品的意味涵盖音乐性和非音乐性两方面的内容。音乐性的内容包括基本情绪、风格体系和精神特征。而非音乐性的内容主要指音乐的音响本身不能包含的但又能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内容成份。如:通过具有特定含义的音调象征特定的事物,通过情绪气氛的渲染暗示和象征某个概括性的主题等等。作曲家所提供的歌谱表面上看是无声的,却记录着丰富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思想感情,因为曲作家已将他们的情感变成了音乐的情调,融化在了歌曲的音乐形态之中了。

所以,歌者在表现音乐作品时,首先必须研究歌曲的词曲,分析作品的基本内容,研究作品的内在含义、领悟作品的深远意蕴,弄清歌词所创造的感情气氛和意境,语言的节奏,韵味,语调,语势,语言色彩因素的特点,弄清音乐中各种表情记号的意义,分析理解歌曲的基本风格,情调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掌握歌曲的风格基调,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挖掘情感因素,激发演唱情感,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乐音符号转化为声音表象。通过精心的设计构思从整体到局部将单个的声音表象变成想象中的音乐形象,用演唱的手段将审美情感正确地表达出来,将歌曲化为歌者心灵的歌唱。这个过程就称之为“二度创作”。而这种再创造的依据就是作曲家写在谱纸上的歌词音乐符号和表情记号。

如歌曲《大江东去》,起笔颇有气势,歌曲,有前奏,开门见山,和弦衬托着旋律引领人们超越时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青主谱写的旋律和伴奏与苏轼的词,相辉相映,使原本就已经具有很强的语言音乐性的两句词将事物,人物,世情,画面及抽象意念变得更为浓厚突出,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第二段,“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推雪,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歌曲有多处音乐过门,旋律的空间感很浓,以配合词的纵横交错超越时空的意境;音乐织体和调性的变化既显德奥音乐的内聚力与张力,又不乏中国戏曲之神韵。只有具备真正的“实力”,“吃透”作品,领悟作品意味的歌者才能展现词与音乐的历史感,宇宙观,表达出歌曲的本质内涵。

捷克歌唱家费尔迪南曼什坦说过:“情感是歌唱的灵魂” ,歌唱者只有把所有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倾注在歌唱之中,把美的声音与情感融为一体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才能赋予歌唱艺术的生命力,使之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情”是歌唱艺术表达的内核,歌唱中的情感审美,是每一个歌者不该忽视也永远都不能忽视的问题。

上一篇:刘炳良艺术作品欣赏 下一篇:开拓者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