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略

时间:2022-10-13 10:45:53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方略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好的课堂提问能有效调控教学程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要精心酝酿提问内容,要准确把握提问时机,要合理安排提问对象,要灵活运用提问技巧。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数学;有效性

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说明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就小学数学课堂而言,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综合起来有如下四大策略。

一、精心酝酿提问内容

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要求展开,有效的课堂提问内容应注重以下几个特性:

1.启发性

设计提问内容要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并能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

2.趣味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思维的强大动力。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

3.预见性

提问能事先想到学生可能回答的内容,猜想学生回答中可能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思维方法上的缺陷,据此设计解答的方案。

二、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提问。

1.增强灵活性

课堂提问没有固定的程式,在导入、新授、讨论、练习等诸环节中都可以组织提问。课堂教学有时是千变万化,难以预料的,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所要提的问题,事先周密地考虑到、设计好。

2、注意火候。

一般来讲,教师提问有课前复习提问、导入新课的提问、课间引导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和课后总结性提问。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宜过多,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提问要问到关键处,问出水平来。

三、合理安排提问对象

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对象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宽广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面应尽可能宽广些,要面向全体,不仅要提问优生,也要提问中等生和学习后进生,作到好中差多方面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需求。

2.目的性原则

课堂提问总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进行的。因而在选择上应该注意提问所要达到的目的。比如说,为了给全班学生提供解题全过程的范例,要选择“示范型学生”――解题能力强、解题过程规范的学生;为了展示学生的特长,让他在全班学生面前有表现特长的机会,可选择“表现型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是他的特长。

四、灵活应用提问技巧

1、提问语言要明确

数学语言的特点是严谨、简洁,形成符号化,教师提问语言既要顾及数学这种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用自然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教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就不要再复述问题,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发问的习惯。

2、提问等候时间要把握

提问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老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如把等待时间延长至3-5秒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全班学生思考一番,然后再指名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参与人数都会相应提高。

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就要做好课堂提问这门功课。

上一篇:四川资阳方言本字考 下一篇:“爱”的流香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