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工区巡视、检修组织方式探索

时间:2022-10-13 10:37:51

接触网工区巡视、检修组织方式探索

摘要:笔者根据本单位管内供电车间接触网工区的人员组成情况、接触网检修和巡视作业特点,针对日常接触网检修作业效率不高,步行巡视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网工区内部成立运行小组和检修小组提高检修作业效率,提出固定巡视单元提高巡视质量的建议,对如何通过提高巡视、检修质量来确保设备安全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接触网 巡视 检修 组织方式

0 引言

济南铁路局青岛供电段作为全国铁路系统的一个设备管理站段,负责牵引供电设备、水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安全,确保为铁路系统不中断的安全供电,是青岛供电段责无旁贷的任务。而巡视和检修是抓好设备安全的两个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巡视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不良运行状态,提前发现及时处理确保设备运行安全;通过检修可以全面提高设备质量,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打好基础。

接触网工区作为铁路管理最基层的生产组织单元,具体负责着设备巡视和检修工作的现场组织和执行,通过优化接触网工区的巡视、检修作业组织方式,在固定作业时间、作业人员维持既有不变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高作业效率,提高巡视、检修质量,最终达到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目标,这一直是基层工区最核心生产管理目标。

而目前,接触网工区巡视、检修作业组织方式不优,存在巡视作业质量不高,检修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此,对作业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组织现场实施,不断提高基层工区的生产管理水平。

1 目前接触网工区巡视、检修作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因为供电专业设备特点,接触网支柱沿铁路线分散布置,设备巡检是否到位,巡视人员是否认真巡视,通过巡视能否发现问题,完全凭职工个人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对此,传统的巡视作业组织方式对此缺少有效的约束手段,造成设备巡视工作一个职工一个干法,巡视行走的路线不固定、巡视重点不统一,从而造成巡视质量不高,甚至对个别设备的漏巡。

1.2 因铁路行车特点及牵引供电专业设备运行检修工作的要求,网工区实现“两班倒”的24小时不间断值班,检修作业一般在星期一至星期四的图定“天窗”内进行。①停电检修作业时,每个作业组必须设置驻站要令、行车防护、装设接地线、推扶车梯等辅助人员,而工区人员数量固定,从而造成真正进行设备检修作业的人员太少,往往是十几个人辅助,仅两个人检修作业,从而导致作业效率低下。②星期五、六、日,因无图定“天窗”作业时间,无法安排设备检修作业,工区安排设备巡视作业,而设备巡视工作又不需要太多的作业人员,导致作业力量的闲置浪费。

2 针对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优化组织方案

2.1 通过细分巡视单元、固定巡视路线、确定巡视重点、明示安全风险,不断提高接触网设备巡视质量,做到对设备隐患的早发现、早处理,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

①细分巡视单元,根据点外作业时车站的给点时间、给点行别情况,并结合上道口作业门的具置及分布情况,合理确定一个巡视组从上道作业到作业结束下道所能巡完的设备数量,将一组巡视人员一次点外作业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设备作为一个巡视单元。②固定巡视路线,根据划定的巡视单元,结合作业门位置,对每个巡视单元上下道位置、行走线路均进行固定,巡视人员巡视过程中严格按巡视路线进行巡视,确保对重点设备、重点处所不会出现遗漏。③确定巡视重点,在划定巡视单元的基础上,对每个巡视单元内的锚段关节、中心锚结、补偿下锚、上网点、电联结等重要设备进行标注,对上跨桥、上跨线、隧道、高架桥、临近施工、侵限树木等重点处所进行明确,分单元确定各个单元的巡视重点。④明示安全风险,根据巡视单元,对巡视作业过程中的劳动安全风险结合固定的巡视线路中高路堑、曲线等具体作业环境进行明示,对设备安全风险结合确定的锚段关节、上网点等具体设备进行明示。⑤引入科技监督手段,在现场设备上安装条形码,巡视人员巡视过程中携带手持PDA终端,在巡视时必须对安装在现场设备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巡视过程自动生成记录,上传服务器,段、车间各级管理人员都可随时查询,避免了漏巡情况的发生。

2.2 结合天窗时间、作业任务等具体情况,在网工区作业组织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在网工区内部成立运行小组和检修小组,进一步提高检修作业效率。

在维持既有工区人员不变的前提下,对网工区“两班倒”的班制进行优化调整,将每个网工区的人员分为2个运行小组和1个检修小组,实行“1×2+1”的弹性工作制。两个运行组仍然执行两班制,检修小组执行一班制,在周一至周四有“天窗”检修作业时上班。

具体以A工区为例,A工区有职工36名,调整前执行两班制,每班18名,在进行接触网检修作业时,各类辅助人员需13-15名,纯作业人员仅有2名;调整后,运行小组2*12=24名职工,检修小组12名职工,工区总职工仍维持36名不变,但在进行接触网检修作业时,一个运行小组与一个检修小组共同参与,作业人员为12+12=24人,作业过程辅助人员18-20人,纯作业人员达到4名。作业组织方式调整前后对比,纯作业人员增加1倍,作业效率也相应提高了1倍。

另外,当A、B两个接触网工区集中组织作业时,在其中一个网工区有施工配合任务时,该工区运行小组负责施工配合,检修小组人员抽调到另一个工区,与另一个工区组织集中检修作业力量,进行集中检修。如:当A接触网工区有停电配合施工任务时,配合任务由A网工区运行小组12人负责,其余检修小组12人与B网工区人员组成36人的集中检修作业组,对设备开展集中检修,更加大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

3 巡视、检修作业组织方式优化后的主要优点

在对接触网工区巡视和检修作业组织方式的优化方案充分论证的前提下,2013年初选取了部分工区进行试点,根据试点情况在2013年下半年进行了全面推广。通过对2013年以来接触网巡视、检修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新的作业组织方式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固化巡视单元,消除巡视作业的随意性,提高了设备巡视质量。巡视作业时,职工明确了怎样去巡视、哪些区段属于重点区段、哪些设备属于关键设备,巡视的重点更加突出,巡视的目的性更强,从而提高了巡视质量。②根据天窗安排,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周一至周四有接触网维修任务时,运行小组和检修小组同时上班,增加参与作业的人数,周五至周日无接触网维修任务时,仅运行小组上班,保证应急处理,使得劳动效率达到最大化。③根据生产任务,合理组合各“作业模块”。当一个工区有施工配合任务时,由该工区运行小组负责,而剩余的检修小组人员与另一个工区组合,集中进行检修,解决了以前工区在有施工配合任务的情况下,剩余人员也无法组织接触网检修,造成人员闲置浪费的问题。④减少上道作业次数,降低安全风险。设备检修效率的有效提高,使我们上道作业的次数大大减少。上道作业次数的减少,意味着每名作业人员有更少的机会去面对高空、高速、高电压的危险,有利于我们降低安全控制风险。

4 结束语

由于铁路运输的特殊性,特别是铁路牵引供电专业的特殊性,如何利用有限的“天窗”时间,以最高的效率对牵引供电设备进行巡视和检修,来不断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的可靠性,一直是铁路牵引供电管理的难题,本文对巡视、检修两种作业组织方式如何优化进行了初步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不断提高铁路牵引供电专业的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张道俊,张韬. 接触网运营检修与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张道俊,王汉兵.牵引供电规程与规则[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4](德)KieBling,Puschmann,Schmieder.电气化铁道接触网[M].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上一篇:口语交际教学中巧用评价促表达 下一篇:如何处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