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时间:2022-10-13 10:31:26

浅析中职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职政治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在中职政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比较少,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建高效的中职政治课堂无论从学习基础上还是从社会实践能力上看,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在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环境和独立处理问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课堂既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又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政治教学 高效课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职政治课教学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政治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但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偏低的现象依然存在,构建高效的中职政治课堂无论从学习基础上还是从社会实践能力上看,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尤其在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环境和独立处理问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课堂既符合“探究式学习”的要求,又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使学生更便捷地达到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标,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只有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信心

中职学生几乎都是没有考上普高的落榜者,他们中间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心不强,心理素质较差等现象。面对学生实际,政治课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引导学生,关注学生。

在学习每一个模块时,政治老师要先听取学生的心声,了解研究学生,关注学生,知其所思所想,哪些内容该多讲,哪些该不讲,哪些内容需要补充更深、更广的材料,哪些需要指导学生自己去研究分析,等等。如在学习明智理财这一模块时,懂得理财和学会理财是同学们更为关注的,所以经过了解,在课堂上要补充有关理财方面的知识,但是在讲到债券时,只是做一些介绍,让学生了解,这是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所以在教学时要采用学生能接受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

(2)关注热点,联系生活。

政治课离不开对时事热点的关注,教师要鼓励学生把热点时政融入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讨论,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我觉得对于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掌握问题并帮助学生分析社会上还存在哪些不良现象,以及经过整治后出现了哪些好的现象等,让学生通过讨论关注这些问题,明白国家采取某种措施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比如说构建和谐社会,可以设问:“现在社会中有哪些不和谐现象,请列举两三种现象。”还可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讨论:“在学校有哪些不和谐现象?”等。又如在“对待校园安全问题上”,就可以设问:“怎样避免安全隐患?”“我们中职学生自己该怎样做?”等。

关注热点问题,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中职生关注了社会生活,在宽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3)质疑问难,主动探究。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常有疑问,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造。在政治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出适合学生质疑的轻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让学生敢思、敢问、乐探究。这样的课堂是灵活的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我国人口问题”时,教材中提到我国人口众多,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为了进一步弄清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设置了这一疑问:“请大家讨论一下,究竟是人口越多越好还是人口越少越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进入热烈的讨论和争辩之中,经过讨论得出“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一正确结论。采取质疑问难,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作出充满情感的反应,而且有助于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

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由于班级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我们应以鼓励为主,消除职校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

2.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展示学生个性

“教”是为了“学”。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在教学,即教学生如何学。”教师不能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展示学生个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1)重视实践,提高能力。

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大胆尝试渗透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和实践环境,适合学生不同能力发展的需求,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学,学有所得,且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政治课的最大优势,对学生加强学习社会实践意识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法律与就业观教育。为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在政治课教学中应创造和谐的环境,渗透社会实践,这样教学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择业能力这一模块时,我鼓励很多同学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后来很多同学到工厂或者饭店去真实地体验打工生活,同学们都觉得很有意义,懂得了工作的艰辛,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独立处事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理念赋予政治教学新时代的人文底蕴。

(2)创新方法,提高能力。

增强政治课的课堂效果不能只是采用传统的教法,要不断地创新方法,敢于推陈出新,大胆在教学模式、教学思维、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艺术。职高班和中职班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差别,职高班的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稍微薄弱一些,因此,面对不同的班级或者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师要重视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下载资料、制作课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为政治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3)挖掘潜力,体验成功。

通过新课改教学下的新型模式实践的探究,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政治课的内在潜力,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都能在快乐中自主学习。因此,把政治教学融入社会实践中,是在因材施教、区别化教学的基础上赋予了新课改、新理念的新时代内涵。把对学生差异的剖析、教材难易的化解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灵活整合,从而使学生弥补不足,张扬个性,发挥特长,最终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中做,做中学”,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面向社会的最佳实效,使每位学生不仅参与探究学习与实践,成为真正自主学习的人,抛掉“我不行”的帽子,而且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相一致。

3.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能力。课堂上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提高。

(1)师生互动,培养自信。

当前使用的政治教材教材每一模块有相应的“探究主题”和“活动主题”等项目,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设计中职学生乐意讨论的、适合学生认知能力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在学习了《多彩消费》“休闲消费形式多”内容后,我让学生探究问题。针对自己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同学们畅所欲言,我与同学们共同探讨,这堂课,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很高,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讨论,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最重要的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自尊和自信,而且通过思想的碰撞,共享了知识、经验和智慧,更加深入地明白了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2)开展活动,塑造人格。

政治课重视对学生品质的培养,要重视大课堂的建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如就一些关注的热点,开展辩论赛或者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兴趣。在这些活动中,学习不仅加强了思想道德的品质培养,而且在生动的教育情境中体会到了积极的精神氛围,寓教于乐,从而使学习效率相应得到提高,达到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教育目的。

(3)客观评价,全面发展。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课堂状况,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情况等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对一小部分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给予鼓励,我一直告诉学生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一定要发现自身的优点。我的评价方法是将每节课学生的课堂行为情况记录在小黑板上,起到当众鼓励和警戒作用。一段时间下来,评出“课堂最佳表现生”、“最佳进步生”,对一部分课堂行为表现一般的学生要进行督促鼓励,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中职政治教学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政治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采取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健康、快乐向上的教学氛围,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树立政治人本化思想,使学生在课堂上增长知识、增强能力、经历过程,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陶、提高、升华,培养出杰出的中职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2]游绍冬.让中职学生真正成为“学”生[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8,(6).

[3]陈为.师生有效互动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4).

[4]张明清.搭建讨论平台,愉悦课堂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1).

[5]刘逸洪.新课程理念下政治课堂“互动式”教学浅析[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

上一篇:浅论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 下一篇:新课标理念下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