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城市整体艺术景观:论公共艺术与城市绿化的作用

时间:2022-10-13 10:26:37

营造城市整体艺术景观:论公共艺术与城市绿化的作用

摘要:根据目前国内外城市立体绿化的现状,本文提出城市建设要注重城市生态绿化的景观效应,使立体绿化与城市人工建筑艺术地结合,实现宜居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从而使立体绿化与公共艺术结合,建造城市标志性的、具有美学功能的城市生态景观,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公共艺术;立体绿化;城市景观;城市形象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高境界。

如今,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迫使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进行冷静的审视,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环境和人居品质的建设,城市建筑也走向生态、节能、低碳的环保之路,世界各国掀起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和绿色城市的热潮,城市绿化率成为评价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立体绿化突破城市绿化地面有限的制约,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日趋恶化而城市绿化用地却日趋紧张的矛盾,世界各国纷纷开拓空中绿地资源,立体绿化现已成为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必须找到有效的方法来缓解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设计朗香教堂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曾经提出要把绿化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如今,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浪潮中,立体绿化可以使寸土寸金的城市在有限的空间中扩大绿化面积,充分利用城市上空及建筑物的一切可利用空间对城市缺失大自然进行甚至是成倍的补偿。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建筑与环境要成为一个有机体的理念,其中立体绿化就是一个重要指标。它们很早就将城市绿化的视线转向空中,设立了一些有效的鼓励机制,开始在建筑物顶部进行绿化实验,在城市中建造“生态墙”,而不是水泥墙或砖墙。德国1958年开始在屋顶铺设草坪和修建花园,如今,德国对屋顶绿化有一整套支持政策,现拥有世界先进的屋顶绿化技术,其屋顶绿化率已达到80%以上;1959年,美国一位建筑师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的凯泽中心楼顶上建造了一个景色秀丽的小型空中花园,被视为建筑艺术与绿化艺术完美结合的奇葩,正式开创了屋顶绿化的先河,芝加哥市政府正推动一项屋顶花园工程来为城市降温,每年节省下夏季四千万美元降温费的开销用于建造建筑的屋顶花园;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的居民楼每户阳台、楼梯及转弯平台上布满藤蔓植物和各种鲜花,使其成为繁花似锦的花之城市。在亚洲,同样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新加坡,立体绿化让建筑物淹没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之中。

从世界各国优秀的绿化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密集的城市建筑群的屋顶、立面墙体以及内部空间开拓绿化空间,进一步开发城市空中土地潜力,不仅加倍偿还了建筑物、道路和各种设施所占用的地面绿化面积,而且同样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来改善城市生态、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建筑节能效果、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创造适合人类的居住环境,同时这些城市立体生态可以美化僵硬的城市人工环境、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社交和娱乐场所。因此,城市绿化从地面转向建筑物立体空间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了世界建设未来生态城市的最新潮流。

立体绿化是为了缓解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绿化用地却日趋紧张的矛盾,充分利用城市人工构筑物的一切可利用空间——楼房的屋顶、阳台、立面的墙壁和斜坡、桥梁的柱墩和两缘、室内外凌空的悬挂和藤架等进行的生态绿化。立体绿化又称空中绿化,有些地方也称垂直绿化,在这里我们将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并列为立体绿化或空中绿化的两个方面,分别指地面以外的城市立向空间和平向空间的绿化。

据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建造苏州城墙时,就将藤本植物遍植城墙之下,这应该就是我国有意识进行“立体绿化”的最早先例。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将屋顶绿化列入城市规划建设中,近年来,很多大中城市高度重视空中绿化建设,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建筑师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在建筑设计时考虑立体绿化的因素,随着立体绿化技术的提高,绿化种类和形式也大为丰富,很多城市立体空间都披上了绿衣,城市绿化率大大提高。近年来,一些中小城市也意识到了立体绿化对城市长远发展的意义,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开始重视城市立体空间的绿化开发,中国的立体绿化即将迎来新的高潮。

但是,根据目前城市立体绿化的现状,我国的立体绿化普遍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立体绿化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宣传力度不够,公众不能广泛参与。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立体绿化起步较晚,虽然上海、北京、杭州、重庆等城市已经制定了地方性的政策、法规,但相关制度不够健全,执行力度也很小,另外,频繁的市政工程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使已有的绿化成果遭到破坏,导致绿化土地更加紧张,这些情况也反向造成了人们对立体绿化的误解和信心的缺失。不仅如此,由于目前这些政策法规基本上处于一种形式上的需要,并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在公众中宣传立体绿化对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意义,难以调动公众参与配合的积极性。

2.立体绿化技术不够成熟,行业品质管理不够规范。立体绿化工程涉及建筑学、美学、植物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如果技术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排水不畅、屋顶渗漏、超载严重、养护困难等问题,反而埋下许多安全隐患。而且立体绿化的生态学应用层次浅,尚未对空中绿地植物群落进一步优化,加之立体绿化的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相关绿化企业技术水平不高,行业技术标准不能明确,导致立体绿化总体施工质量不能保证,盲目追求绿化短期效果,城市绿地重建设轻养护等问题,原本以环保、美化城市环境为目的的立体绿化最后却污染了空气、破坏了环境。①

3.绿化植物选择片面求奇,本末倒置。有些城市和地区刻意选取一些名贵、珍奇却不适合本地域生长的植物,耗资大、养护难度高,失败率也高,例如,一些中北部城市千里迢迢从海南运来的特有植物往往是栽前绿栽后枯,首先其过程就不低碳,植物本来在原生地长势良好,却又被一棵棵运来遭受枯死的命运,这样的“绿化”,其目的已经不是绿化了。

4.不同绿化板块间缺乏和谐。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不能相互呼应、局部绿化未考虑周边景观要素的合理配置,也未很好地顾及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物种组成、结构配置合理性及和谐程度。由于缺乏景观的整体意识,极易造成绿色补丁的视觉效果,城市空间的气韵不能通达,绿地景观之间缺乏和谐,只有“绿”而缺乏“意”,城市整体环境景观依然十分尴尬。

5.绿化部门不能独行其事为绿化而绿化。或者说很多城市为追求绿化率数值而绿化,由于缺乏与城市建设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没有结合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作出长远计划,我们的城市绿化和立体绿化常常是建了拆,拆了建,极其被动。

6.现有的城市立体绿化缺乏创意、缺乏人文内涵。立体绿化所形成的城市空中绿化系统对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不可估量。目前我国的立体绿化景观和文化功能还不强,许多绿地格调单一、缺乏创意,与世界城市生态美学的要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在城市中建设一些有创新意识的绿化亮点,强调绿化的美学功能,与建筑共同构建和谐、艺术、有深厚人文内涵的城市景观。

综上所述,在当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城市建设的观念转变为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世界各国正努力利用立体绿化手段改变城市原有的绿化现状和城市生态,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虽然我国的立体绿化已经取得了诸多显著的成绩,但是我们知道,城市建设一旦启动,就具有很强的不可逆性,与城市建设关系密切的立体绿化不能仅是追逐潮流,更不是仅追求一些冷漠的数值成绩,其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我们一定要尽快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立体绿化的各项技术、规范其行业技术标准,端正城市立体绿化的态度,最终使之与城市建设的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建设有创意的、宜居的、具有艺术性、标志性的城市立体绿化景观。

提倡生态、环保、节能、低碳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现状、实现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愿景,而展现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无穷的魅力则需要经典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我们知道,构成城市的主要部分是建筑,而建筑设置的场域无疑是开放性的公共空间。我们常常期望人类可以诗意地栖居于城市之中,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与构成城市主体的建筑合而为一,共同创造一个新的、标志性的公共空间,建筑师开始在建筑中追求艺术、浪漫与激情,一改现代主义摒弃一切装饰的建筑形式,使建筑设计越来越趋向于艺术化,表现出公共艺术的特质,它融汇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城市建筑物以灵魂和生命,使之成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公共艺术景观。成功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能够决定城市的未来,它可以让曾经辉煌的城市再度复兴,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城市闻名世界,它不仅让居住其中的城市居民感受到美好的生活环境带来的舒适和惬意,还会召唤无数的旅行者来此驻足,体味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魅力,从而为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环境的保护、经济的繁荣以及财政收入带来直接的、显而易见的利益。例如,昔日埃菲尔铁塔堪称法国巴黎的象征,如今,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广场上的玻璃金字塔则成为巴黎新的地标,它使用特殊的玻璃材质制成金字塔形的屋顶,巧妙地在卢浮宫极为有限的空间内,将光线和人们引入地下宫殿,与周围三个小金字塔形的喷泉水池一起组成一个璀璨的公共艺术景观映衬着这座迷人的宫殿,使古老的卢浮宫和巴黎城又一次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需求,城市正向着人性化的方向前进,居住于城市中的居民更加关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例如城市的环境是否舒适、宜人,景观是否陶冶性情。自然,在城市美学意义上,公共艺术与建筑的完美融合可以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文内涵,从而使人、城市、艺术、自然达到圆融与和谐,构建丰富的城市文化形态,营造标志性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缔造不朽的城市灵魂。

在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立体绿化在城市空间形态中,亦是企图与城市建筑等人工构筑物相互交融,以实现城市环境的和谐美好及舒适宜居。然而如上所述,立体绿化如果仅仅是一种功能、材料和技术上复制式的使用,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所谓先进和典范的吹嘘,那它只会让本来已被功能、材料和技术同化了的城市建筑更加缺乏创意、缺乏个性和特色,这样普通、雷同的城市文化及城市景观恐怕很难谈得上独特的魅力和对世界的吸引力。伦佐·皮亚诺就曾呼吁:“技术不应该破坏自然,而是应该帮助我们生存;空间不应该统治一切,而是应该令所有在里面工作的人感到愉悦。”

因此,既然公共艺术具备让城市复兴和再生的能力,我们就应该借助于公共艺术使立体绿化在城市空间中蔓延的同时,使之再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和形象,改变单体无数次乏味的重复,公共艺术、建筑、立体绿化相互交融,共同打造城市富有地域文化、艺术鲜明特色、富有无穷魅力和强大生命力的城市艺术景观,做到生态、艺术“两全齐美”,使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生活更美好,使城市未来更具发展潜力。我们必须打破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公共艺术及生态绿化等各门类、各部门之间的隔阂。随着现代人们对人居环境的普遍认同,在当下城市生态及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中,借着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契机,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立体绿化必须结合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一起共同构建城市景观,让公共艺术随生态绿化向城市空间立体延伸,让公共艺术带起一片绿化、带起一片建筑、带起一片街区,甚至带起一个城市,使之具有个性、魅力和灵魂。

注重城市生态绿化的景观效应,使立体绿化与城市人工建筑艺术地结合,实现宜居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就必须使立体绿化与公共艺术结合,建造城市标志性的、具有美学功能的城市生态景观。一个有魅力的城市除了要有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和久远的城市历史痕迹,还要在城市外观上拥有符合时代特色的、有创意的建筑景观,在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潮流中,立体绿化与建筑景观完美结合的城市生态景观也必须符合这一要求。处于公共环境之中的立体绿化,应该从公共艺术的视角、结合城市人文背景和城市的长远规划进行城市形象和意境美的整体塑造,营造城市标志性的立体绿化景观。因此,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城市立体绿化应融入城市整体艺术景观,公共艺术将随生态绿化向城市空间立体延伸。

①郑翔、郑瑞杰、高荣海《我国屋顶绿化现状及发展建议》,《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年第10期。

上一篇:青花瓷缠枝纹的骨骼构成形式探析 下一篇:寻求有意味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