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诵.文辞.文体.文思.文化

时间:2022-10-13 08:58:00

文诵.文辞.文体.文思.文化

在现今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要么脱离“言”,大谈特讲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文化。“文”得到充分的张显:要么抛弃“文”,只关注文章中的虚词实词一类古文知识,“言”得到高度的重视。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有悖于文言文教学要求,没有做到“文”“言”统一。语文教材对选文的要求是“文质兼美”的,因而教材中的文言文可以说是古人用文言这种书面语写成的文章,是古人用来描摹现实生活景观、抒写内心情感和阐发有关人生、历史哲理思考的,它和现代文一样,有着“文”与“质”的范本功能,因而文言教学要做到“文”“言”兼顾。

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来看,“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并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教学不光在诵读的基础上熟悉并掌握基础的古代汉语知识、赏析文章的章法技巧,还要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取文化的精髓。

以上所述,我们认为文言文教学要抓好根基,处理好“文”和“言”的关系,从文诵、文辞、文体、文思和文化五个层面来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这样才能提高文言文知识水平,又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下面就以苏轼的《赤壁赋》教学作一例说。

文诵。文章的诵读要从读准字音、读清旬读、读出情感这三个层面进行,把握诵读时停顿、重音、语气、节奏等技巧。

1.先学生自由诵读,然后在小组内诵读,再选出朗读优秀的在班里展示。朗读时,韵脚要交代明白,要响亮到位,使之同声相应,一贯而下。整句是靠内容上的互补,形式上的反复来强化表达效果的,朗读时不能将文气读断,要读得前者呼应后者,似断实连。层次内部读得紧凑,层次之间停顿要适度。体会作者感情,避免造作,畸轻畸重,暴高暴低。

2.播放夏青的朗读,对比后体悟朗读技巧。

3.教师点拨,注意以下几个点:

①读准字音。《赤壁赋》中生僻字较多,又有通假字。读准字音极为关键。

①举酒属客

“属”通“嘱”(zhu)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ping)

⑨山川相缪

“缪”通“缭”(liao)

④杯盘狼籍

“籍”通“藉”(ji)

②读清句读。句子不能读“破”了,读破了,就有可能曲解句意。

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③读出情感。如品读第一段,表达作者的乐情,朗读时就要轻松欢快些。

④“文诵”的内涵除了诵读外,有的还要达到会背。《赤壁赋》就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快速有效地背诵往往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因而在背诵前最好要理清文章的思路。如第三节的思路如下:

苏子问乃承上启下语。“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两“问”一“叹”组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而叹曰:“而今安在哉!”――这是主要的一叹,为下文写“悲”作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着眼与曹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来幻想不能实现,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

通过这样的梳理,就让学生有了背诵的思路,背诵起来既不会乱,也不会丢。

文辞。就是要了解文章并梳理文章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赤壁赋》这篇文赋在文辞上、知识点上比较典范。

1.以学生合作小组为单位,研讨文言知识点,然后分组分类展示。

2.师生补充。

如:文言句式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②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③渺渺兮予怀(宾语前置)

④(其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省略句)

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词类活用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目”“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③正襟危坐(“正”使动用法,“使……端正”)

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

文体。古文的体裁相当繁杂。前人对古文体裁的分类有一个由粗到细、由简到繁的过程。有人还对文体进行专门的研究,撰写出了有关文章辨体的专著。古文的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例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把文体分为四科,他说:“夫文本同而未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读懂文义、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赤壁赋》是一篇文赋,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添加了更多的散文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章的一个段落,这就使全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文思。即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思路,学习文章的章法技巧,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作文的写作水平。《赤壁赋》这篇文赋,在行文构思上极有特色,主要体现在情感变化的思路和景物描写的贯穿上。将诗情、画意、哲学三者统一,犹如一个空灵的山水画卷。

1.“快”“乐”变化,意脉自如。从文章中可以找出表示情感性语句:“于是饮酒乐甚”,“苏予愀然”,“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知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从中可以看出《赤壁赋》的感情线索为:乐――悲――乐。首先是“乐”:初秋之夜,清风送爽,明月高悬,泛舟大江,美酒挚友,怎一个“乐”字了得。其次是“悲”:随着客吹洞箫,其声如泣,乐极生悲。最后是“乐”:诗人通过主客问答的方式,实质表达自己内心的困苦和挣扎,最终积极的“主”体说服了消极的“客”体。转悲为喜:“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 知东方之既白。”

2.“风”“月”贯穿。精湛缜密。《赤壁赋》通篇以景物贯穿,“风”和“月”是主景,“山”“水”辅之,全文通篇扣风、月展开描写和议论。“清风徐来”“诵明月之诗”,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景象。歌中的“击空明兮溯流光”则是由景人论的转折。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月明星稀”,终于“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仍然不离“风”“月”二字。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人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景物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文化。对于中学生来说,一指文化常识,一指文化传统。古代文化常识,包括人物称谓、科技制度、古代地理、风俗礼仪等。了解这些常识,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又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文化传统指文化思想、传统美德等,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道德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对他们汲取民族智慧、发扬民族精神、形成健全人格有着深远的影响。

1.干支纪年法。“壬”: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古代以干支纪年,此法大约起于东汉,也称农历纪年法,即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纪年。共得六十种形式,然后轮流纪年。

如“甲午中日战争” “辛亥革命”,“甲午”“辛亥”用的就是干支纪年法。

2.望。“七月既望”。“望”指月光满盈时,即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既望”是指农历每月十六日。同时也告诉学生“朔”“晦”。“朔”,农历的每月初一。《左传・桓公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史记・秦始皇本纪》:“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左传・僖公十五年》: “(九月)己卯晦,震夷伯之庙。”《史记・文帝本纪》:“十一月晦,日有食之。”

3.美人。《赤壁赋》中用到《离骚》中“香草美人”的笔法。战国屈原《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人常用“美人”作为圣明君主的象征。《赤壁赋》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此时东坡就是放逐的屈子,即使扣舷而歌,唱的也是“美人之思”。苏轼以屈原自比,用香木做桨,痴情做帆,翘首以待贤君的赏识。因此,清人李扶九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4.老庄玄学。当痛苦无法承受时,人总是苦苦地寻找自我救赎的良方。东坡找到了,那就是道家的哲学――齐物论。国学大师南怀瑾有过这样的一个比喻:“道家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由于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喟叹。在经历了劫后余生的苏轼眼中,人生不过是滔滔历史长河中的一颗微不足道的尘埃而已,人短暂的一生就像天地间的一只蜉蝣,与无尽的天地时间相比,连几个时辰也活不到,与无边的大海相比,就像其中的一颗微粒。人不会也不可能穷尽对宇宙的认识,更遑论征服世界了。苏轼的须臾之叹正好暗合了魏晋士人的这种生命意识,颇有一些玄学思辨色彩。这种须臾之叹中所流露的对人生短促的悲叹,恰巧印证了苏轼文化人格中迥异于儒家修齐治平的一面――庄老玄思。苏轼幼年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味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老庄的道家思想在苏轼那里也是根深蒂固的。庄老玄思使苏轼能够处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仕宦人生.使他更加深刻和超脱。

此时的苏轼正遭遇灵魂上的苦痛和消沉,这种消沉借《赤壁赋》中的“客”之口传达出来。而东坡试图以老庄哲学中的“齐物论”来阐明:人世间的得失、荣辱、忧乐不足为念,而应尽情享受眼前的清风明月,且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欢娱。

新课程赋予了文言文教学新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抓住文言文教学的根基,科学而合理地处理好“文”和“言”的关系,在传统教学重点落实“文辞”的基础上,强化“文诵”,重视“文思”和“文化”。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在这四个方面都要面面俱到,依据文章可以有所侧重。果能如此,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就能在有效、高效的层面上有一个新进展。

上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下一篇:爱,就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