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蜱虫中毒3年18人亡等

时间:2022-10-13 08:38:43

河南蜱虫中毒3年18人亡

2010年9月9日《新京报》报道,今年夏天,河南商城县,有多人被一种叫做蜱的小虫子咬伤,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据了解,当地去年已出现死亡病例,但今年尤其多,成为蜱虫“重灾区”。9月8日,河南省卫生厅通报称自2007年5月至今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

鉴于目前这类患者病因尚不明确,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潜伏期1-2周,起初以疑似无形体病命名。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今年5月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河南此次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发病年龄以40至70岁居多。据新华社消息,近两年在山东省、湖北省等地也先后有类似病例报道。

目前,河南省卫生厅已调派省级专家前往蜱虫中毒事件“重灾区”商城县现场调查指导,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进一步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

本刊提醒:

蜱虫叮咬人致病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发病急,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因该病临床症状与某些病毒性疾病相似,容易发生误诊,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病情如能得到及时处理,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据国外统计,该病致死率小于1%。

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后再叮咬人。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有可能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应尽量避免在此类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蜱虫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应减少与动物接触。

专家质疑食用油傍上“脑黄金”

吃了能护脑?

2010年9月5日《武汉晨报》报道,近来,武汉部分超市出现添加了DHA(俗称“脑黄金”)的食用油,该产品号称“DHA谷物多,给大脑餐餐呵护”,同样容量为5升的食用油,普通调和油售价53元左右,而这款油的价格则达到65.8元。正在选购食用油的孙女士说,孙子喝的奶粉也号称添加了DHA,可促进宝宝大脑发育,但吃的油里面也加DHA,就不知有没有效果了。”对此,专家提出疑问,目前营养学界尚无实验证实,经高温油炸后,食用油中的“脑黄金”还能有效。

本刊提醒:

DHA,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属于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家族中的重要成员。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元素,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在人体大脑皮层中含量高达20%,在眼睛视网膜中所占比例最大,约占50%,因此,对胎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人体无法自行合成DHA,只能通过鱼类、干果、海藻等食物来摄取,或服用鱼油保健品来获取。近年来,因婴幼儿奶粉中流行添加DHA,这一概念已为不少家庭所接受。

婴幼儿食用含DHA的食物,可健脑、促进视力发育;但对成年人来说,DHA的主要作用是调和血脂。食用油中添加DHA、深海鱼油,以及类似保健食品,目前却没有证据证明其有明显效果。此外,添加DHA的奶粉为防营养流失,要求用温水冲泡,但炒菜时食用油温度多在100℃以上,最高时可超过200℃,营养成分是否能被“锁定”,无相关实验证明。所以,请消费者理性购买这些有“噱头”的产品。

“免揉搓护理液”不靠谱

2010年9月5日《武汉晨报》报道,18岁的小林今年考上大学,为漂亮入学,她特地配了一副隐形眼镜,还买了一瓶“免揉搓”护理液。每天晚上,小林取下隐形眼镜后泡在眼镜盒里,第二天取出就戴。一个多星期后,小林发现眼睛红红的,而且经常无故流泪,到眼科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角膜炎。

本刊提醒:

目前博士伦、海昌、卫康、舒洁等品牌都推出了免揉搓功能的护理液,专家指出“免揉搓”护理液只能完成眼镜表面的消毒,很难杀死很多隐藏在泪液蛋白中的细菌,尤其是对于一些工作环境比较脏、或者眼睑出油的人来说,使用“免揉搓”护理液,还不如把镜片正反两面轻轻按同一方向揉搓10秒钟以上清洗得干净,而且揉搓可以更明显地去除附着在镜片上的油脂和蛋白质。为了预防霉菌,隐形眼镜佩戴者也应该按照正确的镜片清洗程序:用护理液冲洗和保存镜片之前,冲洗每一镜片正反面至少各5秒。

很多人认为,隐形眼镜含水量越高戴起来就越湿润,但高含水的镜片为了保持自身的含水率,会和角膜争夺水分,比低含水的镜片更易造成眼干。此外还会吸附更多的泪液蛋白,所以一般使用寿命都很短。还有,目前的隐形眼镜护理液基本都是多功能护理液,被认为杀菌能力越强越好。其实,好的隐形眼镜护理液应该在杀菌的同时不损伤眼部的微环境,因此不能只看杀菌能力,还要看是否温和不刺激,才能保持眼睛细胞处于健康的状态。

女子网上买“瘦脸针”注射

导致脸型不对称

2010年9月8日“燕赵都市网”报道,石家庄王女士今年20多岁,在石家庄某医院做护士。王女士非常羡慕明星的下巴,每一个明星的脸型都那么漂亮,而自己的脸型很胖。一次她在网上看到瘦脸针的广告,广告称,对自己注射瘦脸针后便可以使脸型瘦下来。于是,王女士花了500多元从该网站购买了两针进口的瘦脸针。

瘦脸针到手后,王女士按照卖家的提示,她先用碘酒给脸部、手消毒,再轻揉脸部,在两腮附近找到了几个点,将液体注射到脸部后,再轻揉打针部位。王女士打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疼。次日清晨,她感觉咬肌处酸酸的。她一照镜子发现,脸没瘦,打针的部位还出现了肿块。又过了三四天后,她的左右脸开始变得不对称。而且,她感觉自己的脸部木木的,有时会酸疼。但店主称,这属于手法不对,如果怕疼可以抹麻药,半个月后再试试看。

王小姐感觉不妙,赶紧上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这属于注射部位和用量问题,导致局部肿胀,要马上治疗,幸好看得早还没伤到面部神经。所幸当时用的剂量不是很大,等药效渐渐消失,脸部估计能重新回到以前。对于自己打“瘦脸针”的经历,王女士非常后悔。王女士说,自己现在不敢去上班,只希望药劲赶紧过去,慢慢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本刊提醒:

瘦脸针即A型肉毒素针剂,首要作用于肌肉组织,因常用解决咬肌肥大,被称为瘦脸针。瘦脸针,是一种生物制品,属于毒麻药品,只有三甲医院才能使用。

瘦脸针的原理是阻断神经与肌肉的神经冲动,让过度收缩的肌肉松弛,麻痹过于发达的肌肉,它是利用麻痹肌肉来达到目的,使得原本肥厚增生的肌肉缩小,达到小脸或是瘦腿、瘦小臂的功效。打“瘦脸针”是有技巧的,若操作不当,会导致左右脸不对称,感染艾滋病、丙肝以及一些血液病,甚至还会导致失明、肌无力、瘫痪。

没有专门许可证的机构不能买卖瘦脸针,而网络上却有不计其数的网店随意叫卖。但仔细看,网上销售的“瘦脸针”不仅没有批准文号,也没有注明有效期,而且品牌众多,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使用的肉毒素生物制剂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兰州国产,一种是从美国进口。这些针剂最低的进货价格都要在600元左右,而网上一些价格甚至只有几十元,如此低廉的价格肯定无法保证进货渠道的规范,更无法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女子看恐怖片吓到拨120求救

2010年9月8日《新闻晨报》报道,现年30岁的李女士家住五角场附近,一天晚上11时许,她独自在家没事干,便看起了恐怖片。没过多久,她便被影片里的恐怖情节吓得尖叫连连。大约一小时后,她感觉心脏跳得厉害,全身无力,还出了不少虚汗。虽然她关掉了电视,但是情绪依旧无法恢复平静。无奈之下,她拨打了120电话求救。数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将她送往医院。

医生检查发现,女子身体并无大碍,不过受到电影情节的刺激,导致内分泌系统产生肾上腺素等物质,使她陷入异常兴奋的状态。经过输液、静坐休息后,女子的不适症状才逐渐消失。

本刊提醒:

看恐怖片的时候,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会迅速升高,人们会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控制的神经递质多巴胺也会缓慢升高,人们在看恐怖片的过程中获得了。看恐怖片受惊吓过度入院治疗的事情时有发生,市民在观看这类影片时应量力而行。

尤其对于青少年,恐怖片对他们心理上的负面影响比较突出,有的甚至产生严重的行为障碍。儿童及青少年最好少看恐怖片,因为青少年的身心未发育成熟,意志较薄弱,观看恐怖片后脑海会不断重复片中恐怖片段,容易因惊吓过度而导致失眠、做噩梦、怕黑、不敢独处等。不仅容易出现情绪障碍,甚至可能出现行为问题,比如说暴力等攻击。

女童胡吃胡喝患上胆结石

2010年9月7日《武汉晚报》报道,12岁的丹丹(化名)是通城县人。她的妈妈孙女士说,女儿平时最爱吃冷饮,好吃羊肉串、油闷大虾等辛辣油腻食物,不爱喝水、吃水果。今年3月份丹丹开始“闹肚子“,右侧上腹部时常莫名疼痛。5月,丹丹被确诊为胆总管结石,但因年龄太小,没有医院敢手术取石,只能保守治疗。暑假里,孙女士给丹丹买回十几根冰棒消暑,女儿嘴馋两天就吃光,第三天剧痛难忍。孙女士这才痛下决心要给女儿彻底治疗。

几番辗转,丹丹终于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做内镜下逆行性胆胰管取石。医生从丹丹嘴里下内镜,经十二指肠到患处,先用一个扩张球囊扩大结石四周组织,再用取石球囊取出一枚结石。

本刊提醒:

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专家分析,胆石症是各种年龄的人都可能罹患的疾病,但以女性居多,调查显示,女性高出男性2~4倍以上,造成胆结石的原因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长期食用油腻的肉类、蛋类等高脂食物,会使体内血脂增高,促进胆液分泌,使胆汁中胆固醇呈高饱和状态,加速形成结石,而不加节制地吃冷饮或不吃早餐会降低全身机体抵抗力降低,诱致胆囊炎、胆结石急性发作,加重病情。

“环保涂料”引发胸闷恶心 净味产品“噱头”多

2010年9月6日媒体报道,近日,家住水岸星城的梅先生新买了房子,为了环保,他将房子装修好后又空置了小半年,家里装修用的也都是“绿色环保”涂料。谁知入住后每天起床都胸闷恶心,喉咙干痒,新养的热带鱼也接连毙命……

本刊提醒:

如今,“净味涂料”成了装饰建材市场的热门产品。到市场上转一遭,消费者不难发现,在种类繁多的油漆涂料中,只要与“净味”、“清味”、“环保”等概念搭上关系,这类产品肯定是身价倍增。业内人士表示,净味产品已成为市民购买油漆涂料的主流选择,但是净味漆中也有“李鬼”,为了保证净味漆质量,最好优先选择大品牌,不要忘了查看检测说明书上的VOC含量,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性价比产品。

目前市场上打着“净味”旗号的油漆有两种。一种是在涂料中加入香精掩盖油漆刺鼻的味道,这实际上是“伪净味技术”,根本达不到保护室内环境的目的。另一种是通过在乳液中添加工业元素,使其与乳液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中和掉一些有害气体。这种方法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和成本,目前只有少数大品牌能达到这一要求。

由于净味油漆价格比普通油漆高出很多,一些不良厂商便想钻空子,明明是香味涂料偏偏来充当净味产品。如果在购买油漆时,商家说自己的净味漆里特别添加了某某植物性除醛成分,可以散发出清新自然味,那就完全谈不上什么净味环保性能了。

辨别真假净味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现场闻一闻产品的净味效果。在购买涂料前要求导购人员展示样品并做小样测试,对比几种净味产品的效果。真正的净味漆几乎跟水一样,没有任何刺激性气味,或者气味很淡,能够快速挥发实现净味。如果闻到水果香或茶香等的气味,只能算是“香味涂料”,绝非真正的“净味漆”。

选购净味漆前,应该经常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掌握产品的真实信息。目前,很多知名涂料厂家会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研发和推出面对不同消费人群的产品,并逐渐形成不同档次的净味系列产品。选购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高性价比产品,既不要一味追求高端的原装进口产品,也不要购买价格过低的杂牌产品。

闻过了样品的气味,比较了油漆的品牌和档次,不少业内人士还一致提醒消费者,最后不要忘了查看产品检测报告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说到底,净味只是产品的一个卖点,环保性能究竟如何还是需要科学数据来说话。

扁桃体慢性炎症不可小视

2010年9月9日《长江日报》报道,25岁的周先生一直身体不错,今年6月中旬突然出现持续低烧,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血象异常;使用抗生素后,他的低烧情况有所好转;但一停药,他马上又开始低烧。就这样断断续续,其低烧一直持续了近两个月时间,辗转市内多家医院后都没查出病因。

一周前,周先生想起以前患扁桃体炎时也曾出现过发烧症状,遂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经检查果然是慢性扁桃体炎“作怪”。医生初步判断,周先生持续低烧不退,是由于扁桃体隐窝内细菌和毒素刺激肌体,产生免疫功能反应。为彻底消除隐患,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对周先生成功实施扁桃体摘除手术。术后,周先生恢复情况良好。

本刊提醒:

不少市民通常认为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患扁桃体炎后常不予重视。其实,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容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急性肾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应尽快就医,实施摘除手术。

喝冷饮唱歌致失音

2010年8月30日某媒体报道,日前,天津刘某购置了一套音响设备,每天都练唱不止。一天,家里三口人适逢感冒,可还是“勤练”不止,直唱得三人嗓子如同火燎,他们从冰箱取出饮料后一顿痛饮。半小时后,三人声音开始嘶哑、喉痛,继之张嘴说话发不出声来。

本刊提醒:

他们本来患有感冒,呼吸道黏膜处于充血状态,连续高唱数小时,由于发声过度、持续超负荷用声,造成喉黏膜皮下水肿。声嘶为此时的主要症状,并感觉发音困难,喉痛和嗓子如同火燎感。此时痛饮凉饮料,喉部突然受冷的刺激,犹如烧红的铁块丢入水中,血管遽然收缩而阻碍血流,更加重了喉黏膜水肿,进而出现失音。

即使不感冒,在唱歌过度疲劳情况下,喝冷饮、喝太热的水或吃辛辣的食物,对嗓子同样不好。唱歌时间不要过长,不要吸烟。可以饮用温开水、热茶或者用糖润喉。如果出现声嘶情况严重,要在第一时间就诊,切不可以掉以轻心。

上一篇:冯小刚:自嘲回应白癜风 下一篇:陶玉玲:笑靥如春抗癌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