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七要”

时间:2022-10-13 08:33:27

做好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七要”

摘 要:团的宣传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各个领域,渗透到各项工作中,为团工作的开展“鸣锣开道”,是团工作的先行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对象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文章通过全面分析宣传工作所处的环境,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做好新时期宣传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 共青团 宣传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115-02

共青团的宣传工作是团组织教育引导青年的重要工作,是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了解党的有关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途径。当前,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对象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时期要做好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七要”。

一要强调思想。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是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首先必须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思想代表立场,思想表现深度。当前,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西方化、庸俗化和空泛化”问题日趋严重,一些西方价值观念对青年学生的影响逐步加剧,存在意识形态淡化的问题,部分青年学生对党的思想、方针、政策内容上不了解、态度上不理解、情感上不认同,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存在失去阵地的危险。因此要切实提高认识,强调思想,抢占阵地,注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青年学生,用高尚的精神塑造青年学生,用优秀的作品鼓舞青年学生,坚决克服“三化”现象。

二要紧贴中心。共青团宣传工作是为实现党的现阶段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则是围绕实现各高校的目标任务服务,因此一定要紧贴中心开展宣传工作。中心就是大局,中心就是方向。紧贴中心,工作起来就事半功倍;偏离中心,工作就是事倍功半。当前,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部分存在“跑调”、“错调”现象。或是与中心工作贴得不紧,自走自步,自唱自调;或是与中心工作贴得不实,该摇旗呐喊时销声匿迹,该谨慎处理时却不明就里拼命吆喝呐喊,“鼓”与“呼”的力量与时机分配错误;或者宣传内容与中心工作不符甚至相背离。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其实是宣传者的大局观的问题。因此,作为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宣传者,一定要准确把握国家发展的大局、社会发展的大局和本校发展建设的大局,紧紧围绕现阶段中心工作开展宣传。

三要把握规律。宣传工作的规律是指宣传过程中内部的本质联系。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宣传者、青年学生、宣传内容这三者的关系上。因此,一方面要准确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规律。新一代的大学生是绝大多数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青年人,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必然使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如果未能把握青年学生思想规律,搞“一刀切”、“一锅煮”,必然起不到好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宣传内容变化的内在规律。高校的共青团宣传工作目标从本质上而言还是“培养人”,因此学校育人目标,特别是德育目标的不断调整必然要求宣传工作适应相应的变化,以服务于育人目标。如果未能准确把握其中规律搞“本本主义”、“主观主义”,则必然导致宣传工作与德育目标“两张皮”,失去效果与意义。

四要凸显特色。特色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没有特色的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就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当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存在严重的“平板化”、“类型化”,往往都是内容趋同、口号一致,缺乏自身特色。归根结底,其实是掌握情况不准,思维层次不高的问题。要做到凸显特色,首先要深入一线调研寻找特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不可能掌握情况。分管高校共青团宣传的团干部要经常到青年学生中走一走,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个别交流等方式,切实掌握本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价值取向、兴趣喜好等基本情况。其次要综合归纳总结提升特色。这是凸显特色的关键,深入一线调研掌握的情况必定是纷繁复杂的,归纳总结的过程是去伪存真的过程,也是提升思维层次、寻找主要矛盾的过程。再次是要紧密联系实际形成特色。比如,同样的志愿者服务项目,农林医牧专科类院校与综合类大学的宣传点必定不同,中国海洋大学与广大海洋大学的宣传点也必定不同,其中就存在联系实际凸显特色的问题。

五要坚强队伍。当前,制约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突出问题是宣传骨干队伍建设的问题。高校共青团宣传骨干队伍主要由青年学生组成,存在流动性大、理论功底薄弱、专业技能差等问题。而主管宣传的团干部除了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水平,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因此,在既定的宣传政策指导下,能否真正贯彻宣传工作的目标,实现良好的宣传效果,关键在于加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这里有几条经验可以借鉴。第一,有一支素质很强的宣传干部队伍,来自本校的新闻或传播专业,有专业背景的宣传队伍保证了宣传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二,借助高水平的顾问来指导学生媒体,例如邀请著名报社的社长、总编为同学们开讲座;第三,保障硬件支持和投入。可通过上级拨款和立足自身筹措的方式完成。总之,高校团组织在宣传队伍的培养上,应该积极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走逐步专业化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提高宣传工作的水平,另一方面真正为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服务。

六要创新方法。坚持做好口头宣传工作。口头宣传依然是当前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主要形式。要广泛开展“名家讲坛”、“每月一课”、“时事论坛”等讲座和报告会,确保方向的正确和内容的高雅;要尊重和激发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展“小演讲”、“小辩论”、“小课堂”等自主式、互助式的宣传教育。坚守文字宣传的阵地。文字里面有思想、有理论、有千军万马,要抓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中国共青团杂志的订阅工作,突出权威性、敏锐性和思想性,不断扩大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积极办好校级青年刊物,进一步找准定位,突出思想深度,体现时代特点,贴近青年学生生活,努力成为传播先进思想的阵地、交流成长体验的平台、展示青春风采的窗口、凝聚青年才俊的家园,丰富形象化宣传。要针对各个校园媒体的特点做到优势互补,加强对音乐、电视、电影、戏剧、舞蹈、绘画和计算机多媒体等宣传方式的使用,在工具上要形成立体式的宣传渠道,尤其网络具有传播迅速、信息丰富、交互方便、形象生动和便于贮存的特点,也可以通过声像传播为广播、电视提供网上渠道,因此要突出这一新兴宣传渠道的使用。注重典型引导和活动性宣传,努力塑造来自青年身边典型,让青年学生在对比思考中启迪思想、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具体可通过举办展览和召开事迹报告会的形式举行。要寓教于乐,将宣传思想和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达到好的宣传效果。

七要讲求实效。首先要唯实。宣传工作看起来是“软指标”、“虚任务”,但做起来却要有硬杠杆,务虚要务得准、务得深,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为完成工作而必须要高于工作要求。当前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存在“空对空”现象,剃头担子一头热,关键是不够唯实,所以宣传不到点子上。其次要落实。“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工作不落实就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落实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宣传工作就是由一件件具体而细致的事情组成,必须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绝不能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否则不但达不到宣传效果,还会极大挫伤参与者的积极性。再次要扎实。宣传工作最讲究细节,必须要计划周密、组织严密、安排慎密,绝不能粗枝大叶、马虎含糊。要一个细节一个细节考虑,格外谨慎、格外细致。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只有出精品的意识,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才能在不但的实践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斌艳.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现状及思考.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1)

2.黄小娟.现阶段增强党的宣传工作的实效性及路径选择.老区建设,2009(20)

3.罗琳.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策略的分析.青少年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湛江 524088)

(责编:贾伟)

上一篇:高校贷款风险管理问题探析 下一篇: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