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为什么不发霉?

时间:2022-10-13 08:33:12

面包为什么不发霉?

《面包发霉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为了迎接一次赛课,我信心十足地做了准备。

第一次试上,我完全按照教科书上的方式,提前一周让学生回家做实验。一周后试上时,实验结果大多数所见到的却不是“面包发霉”的现象,面包有发硬的,有不变的,极少数的发霉现象也不太明显。而我同时做的几组实验,也有与学生实验类似的结果。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实验的那几天气温偏低;二是四个袋子比较大,我又让学生在扎口袋前把口袋吹鼓起来,袋子里空气较多;三是面包大,滴的十滴水太少,面包根本没有潮湿,而且保鲜袋不透明,看不清楚实验现象。有数码相机的学生在拍照时,没有考虑袋子的背景、光线,拍出来的照片很多看不清是什么,起不到展示回顾实验过程的效果。这第一次试上的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次试上在另外一所学校。这次我指导学生将面包放在透明塑料袋或一次性口杯、透明玻璃杯中,面包和学生手掌心差不多大,杯口上面用保鲜膜密封,拍照时将杯子移到光线充足的地方。特别请班主任每天提醒学生回家及时观察,填写记录单。一周后,一半左右的学生带来了实验过的四个袋子或口杯,可是效果仍然不如教材上那样明显。我自己做的实验只有一组与书上的近似,另外几组效果同样不明显。我分析认为,除了袋子空间大、面包仍然不够潮湿及气温偏低等原因外,主要还有:一是面包发霉与面包本身的基质有关,可能实验用的面包添加剂过度;二是在阳台上的袋子受到了光照,不利于霉菌生长,也不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只有一个条件变化。这一次试上虽有进步,但是仍然与我的设想相差较远。

第三次试上在本校另外一个班。布置实验作业时,我要求学生买新鲜烘干的面包做实验,透明塑料袋比面包大一点即可,放在阳台上的袋子必须外加黑色塑料袋或放在盒子里,拍照时在袋子或杯子底面加上深色纸板作背景。这一次终于有了效果,不少学生发现二、四号面包分别比一、三号面包的霉菌长得快,照片拍摄效果也清楚多了。但是因为学生天性好动,许多面包在家里被反复摸捏,带来上课交流时已经“惨不忍睹”,无法看到上面细毛一样的霉菌。这次试上增强了我成功的信心。

正式上课一周前,我购买了小的自封口透明塑料袋、标签纸发给学生,发动学生找来许多瓶盖、果冻壳。实验时用四个一样的瓶盖或果冻壳做“小碗”代替培养皿,面包填在里面但不填满,留下约一厘米的空间。用筷子代替牙签,在冰箱内封条上发霉的地方轻轻刮三下,再在面包上面刮三下,二、三、四号袋子用筷子当吸管蘸水各加十滴水,密封后放在规定的地方。拍照时,将每组的两个袋子放在一块蓝色背景纸或布上。这一次,无论是实验现象,还是拍照效果,都与设想的差不多。最终,这次比赛我获得了市一等奖。

四次执教《面包发霉了》,感慨多多,收获多多:

1.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开始时,我拘泥于教材,结果发现得不到教材所说的效果,更不要谈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多次失败的基础上,反复修改,终于达到用教材教的教学目标。

2.备课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科学实验并不是天生就有兴趣的,兴趣要靠教师培养。况且实验对于学生来说,光有兴趣并不够,还必须有具体的指导。例如,学生不知道霉菌哪里有,我联系实际,让学生到冰箱下边门内侧封条上去找。怎样才能取到一些霉菌?与其笼统说“让学生取”,不如具体用筷子去刮三下。这样具体明确的实验指导,才能让学生不盲目地乱做一气。

3.科学课是教给学生一些死的知识,还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面包发霉了”的知识点并不多,如果照本宣科,一节课也能完成,但是学生得到的是死的知识,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都无从谈起,这不符合新课改精神。真正用实验来教学,教师和学生都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做很长时间的实验,但是学生得到的是能力的培养,科学精神的洗礼和科学素养的提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不惜时间和精力去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这是科学教师应提倡和努力去做的。

4.许多科学现象看起来“耳熟能详”,其实只有亲手实验才会发现问题。这次我与学生同时进行实验,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面包都像书上所说的七天后就发霉,对比组的面包发霉现象对比也并不强烈。后来在不改变实验实质的前提下,经过调整实验中的一些环节,才得到类似书上的实验现象。在分析面包发霉效果不如书上的原因时,我想到了一则报道:美国营养师布鲁索拿麦当劳“快乐儿童餐”做了个试验,结果发现2009年购买的汉堡和薯条在一年后仍然完好无损,并指责麦当劳食品防腐剂太多。其实面包发霉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还与面包本身的营养配料有很大关系。我所做的一组实验中,在超市所购真空包装的面包三周都没有发霉,原来它除了面粉外还含有防腐剂等各种配料达到了二十多种。因此,科学课要想上好,并不是教师想当然的,必须亲自与学生一起实验,一起再探究。

5.上好一节科学课,需要教师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次上课,前后历时一个月,反复上了四次,我做了多次多组对比实验,教案不知改了多少回,请同事帮助指导多次,最终效果才算比较满意。

(责编 陈剑平)

上一篇:提高一年级留守孩子语文素养的策略 下一篇:“触电”流行音乐 生成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