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蔬菜配送网点分布现状及问题分析

时间:2022-10-13 08:04:59

北京市蔬菜配送网点分布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 要]在北京市蔬菜需求总量逐年增加、批发市场外迁导致蔬菜配送能力降低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对北京市现有蔬菜配送网点分布现状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北京市蔬菜配送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配送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蔬菜配送;配送网点;分布问题

[DOI]10.13939/ki.zgsc.2017.09.165

1 引 言

蔬菜的生产流通在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北京是特大型消费城市,蔬菜的消费需求总量也在逐年扩大。据北京市农业局统计:2015年,北京市年人均蔬菜消费量达510kg[1],北京市蔬菜需求总量已达1052.6万吨。

蔬菜需求总量的增加要求蔬菜配送能力也需要相应地提高。据统计,北京市蔬菜批发市场经由率高达90%。据2016年《北京统计年鉴》统计:北京市农产品专业市场64个,其中蔬菜市场24个。[1]随着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批发市场外迁,导致其配送能力降低。

2 北京市蔬菜配送网点分布现状及问题

结合北京市蔬菜配送模式转变、配送社区化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研究现有的批发市场、蔬菜配送中心、农社对接配送网点等分布现状。

2.1 配送网点的分布现状

2.1.1 蔬菜批发市场

目前,北京市共有九大批发市场共同构成以批发市场为主的农产品配送体系。从图1中可以得出,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紧邻入京高速,南北布局不均。以昌平和顺义为边界,该两大区及其北部的区县归为北部地区,其他为南部地区,南部密集、北部分散。南部地区分布以新发地批发市场为代表,占九大市场总交易量的3/4,而北部地区两大批发市场的规模较小,其布局状态较为分散。

同时,北京市农批分布较为聚集,以新发地农批聚集区为主。根据表1所示的农批交易规模可得出,交易规模最大的是新发地农批聚集区,蔬菜成交量占北京市居民蔬菜需求的70%。

2.1.2 蔬菜配送中心

目前,由于北京市的蔬菜以外地供应为主。北京市的蔬菜配送中心主要依靠北京市本地区的一级、二级批发市场。北京市多数参与城区蔬菜配送的蔬菜配送中心分布在北京市五环至六环之间,如图2所示。部分由外地运输到北京的可储运的蔬菜,需经过蔬菜配送中心进行分拨,然后再配送到城区配送网点。

2.1.3 农社对接配送网点

根据查阅资料,抽样调研了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的农社对接网点的分布概况。农社对接配送网点是农社对接配送网络的末端,负责直接面向社区居民配送和销售蔬菜。截至2015年,北京市“农社对接”配送网点180个,如图3所示。

2.2 布局存在的问题

2.2.1 农批外迁导致缺位,需要配送网点补充满足需求

农批外迁导致现有蔬菜配送模式配送能力降低,配送功能缺位,而城区蔬菜需求持续增大,需补充配送网点满足需求。五环以内集中了大约49%的常住人口,导致城区蔬菜的配送和消费需求量巨大。由于原有配送网点的覆盖范围有限,这需要在原有的蔬菜配送网点分布的基础上增加配送网点来满足需求。

2.2.2 配送模式转变,现有网点分布不适于配送社区化

批发市场的外迁导致配送模式逐渐转变,使得蔬菜配送逐渐社区化。随着社区居民购买方式的转变以及蔬菜配送模式的转变,大型超市分布在三环,无法满足城区内每日的蔬菜配送需求。现有的社区菜店分布较少,在面积上也没有足够的优势。随着批发市场的外迁,配送成本的增加,缺乏销售规模优势,现有网点不适于未来蔬菜配送社区化趋势。

2.2.3 农社对接原有配送网点分布集中,覆盖范围有限

由于我国农产品物流还处在发展阶段,农社对接在物流配送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以北京市为例,常住人口较为集中分布在二环至五环的区域内,聚集超过42%的常住人口。现有配送网点分布多集中在朝阳区内东三环至东四环之间,而社区分布相对分散。由于农社对接的配送网点相对集中,只能为配送网点周边社区提供,其辐射范围有限。

3 对策建议

3.1 综合布局配送网点,提高配送能力满足需求

蔬菜需求方是城市社区,具有分散、独立等特点。经营者配送蔬菜时仅凭经验,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造成重复运输,大大增加物流费用。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通过综合考虑购买距离、消费需求以及各配送网点的辐射范围,进行配送网点的布局,提高整个蔬菜配送网点的配送能力以满足更高的蔬菜消费需求。

3.2 增加配送网点,利于配送模式转变与社区化

现有的社区配送网点数量较少,分布集中。通过在目标区域内增加配送网点,使蔬菜配送进入更多社区。在农批向外移的趋势下,抓住蔬菜配送社区化的趋势,这既能保证原有的社区需求得到满足,也能为农社对接等新配送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4 结 论

现有的蔬菜配送网点中,蔬菜配送中心多分布于城市,不能直接面向周边社区提供配送和销售服务。同时,在适应农批外迁、配送模式转变、消费方式多样的大背景下,由于农社对接配送网点是在原有配送模式影响下运营,其覆盖范围有限,配送能力也急需升级。蔬菜配送模式的转变需合理分布配送网点,这能提高蔬菜供应能力,符合未来蔬菜配送的社区化。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孙静.城市生鲜蔬菜配送系y优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3]邵自银.北京市蔬菜供应链构建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4]伍雨竹.北京市蔬菜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5]沈欢欢.北京市生鲜蔬菜物流资源需求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上一篇:酒精肝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探析 下一篇:基于LQR的四轴飞行器控制算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