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登记异议及其行民关联之性质

时间:2022-10-13 07:14:22

论公司登记异议及其行民关联之性质

对公司登记的概念和类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公司登记异议进行了分类。公司登记异议具有行政与民事关联的性质,对公司登记行政诉讼和涉及公司登记的民事诉讼中的行政与民事关联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公司登记异议关联问题行政诉讼民事诉讼

一、公司登记的概念及类型

(一)公司登记的概念

公司登记,不是单一的某一项登记类型,而是公司法上各项登记类型的总称。公司登记是商事登记的一种,商事登记,又称商业登记,是指为了使商事主体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发生效力或相关法律关系发生对抗力,依照商事法律规范向登记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由登记主管机关审核并注册,进而使上述效力可得实现的法律事实。公司登记则是公司登记机关,依照申请人的申请,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对公司特定的法定事项进行审核,记录于册,从而使其对外发生公信力或对抗力的法律行为。从登记机关而言,公司登记属于行政行为范畴,从公司作为民事活动主体的角度而言,公司登记属于民事行为范畴。因此,公司登记具有行民关联之属性。

(二)公司登记的类型

1、从性质来分,公司登记可以分为涉及公司主体资格的登记和涉及公司特定事项的登记。主体资格的登记包括设立登记和注销登记。设立登记和注销登记的性质相同,均是涉及公司民事主体身份的产生与消灭。涉及公司特定事项的登记,其登记的内容主要是有关公司和股东的权属登记、法律行为的登记等。对主体登记的审查强度比对事项登记审查的强度要大。

2、从内容来分,公司登记可以分为公司章程登记、法定代表人登记、股权登记、住所登记、经营范围登记等。在司法实践中,较多出现争议的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登记类型有三种,一是公司设立登记,二是股东或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三是公司注销登记。

3、从公司类型来分,公司登记可以分为有限责任公司的登记、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记。对有限责任公司登记的审查,需要考虑“人合性”的特点,而对于股份有限公司登记的审查,则需要考虑“资合性”的特点。

二、公司登记异议的原因及类型

(一)公司登记异议的原因

公司登记存在瑕疵是公司登记异议产生的原因。毫无疑问,公司登记的主体涉及申请人、登记机关,公司登记的内容多种多样,涉及事实问题、法律问题、民事问题、行政问题。因此必然会产生错误,即公司登记瑕疵。公司登记瑕疵的本质,是公司登记记载事项与事实不符,或者违反法律的规定。

(二)公司登记异议的种类

狭义的公司登记异议,是对公司登记作为一种本体而提出的异议,其对象是既存的公司登记。一项针对公司登记提出的异议,必然有其理由,理由涉及到请求权基础问题,还涉及到引起异议的动机。以申请人异议的主观动机是否直接与公司登记相关为标准,可以将狭义的公司登记异议再分为客观异议和主观异议。客观异议的异议人所提出的异议,其动机是客观真实的,即认为登记违法,需要改正,其动机直接因公司登记瑕疵而产生。而主观异议的异议人提出公司登记异议,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即其动机是希望借助公司登记异议的实现来达到其他的民事目的。其动机不是因公司登记瑕疵而产生,而是其他民事权利或利益。司法审查中,对主观动机的异议通常持否定态度。

广义的公司登记异议是涉及公司登记的、与公司登记有关的异议,是对狭义公司登记异议的概念在形态上的扩大化,主要包括以下两类。(1)已经实现或成立的公司登记异议,即撤销公司登记行为。撤销公司登记行为是对公司登记的撤销行为,是登记机关的行政行为,这种行政行为,主要是经利害关系人申请,提出对既存公司登记存在违法的异议,经登记机关审查发现异议成立,即予以撤销。(2)因未进行公司登记或不进行公司登记而产生的异议。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申请人请求行政机关进行公司登记,但行政机关认为申请人的申请不符合公司法的要求,而拒绝进行登记,申请人因而对拒绝行为提出异议,这种异议,也是属于和公司登记相关的异议,这种异议,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提出,诉讼类型属于要求履行法定职责案件。

三、公司登记异议中的行民关联性质

公司登记异议大多存在行政与民事的关联问题,其原因在于公司登记的信息往往具有民事意义。公司登记异议中的行民关联现象,首先是程序上的关联。在实体上,更是普遍存在着民行关联现象。

(一)公司登记行政诉讼中的关联现象

在公司登记行政诉讼中,原告所提出的最普遍的异议是认为登记存在认定事实问题。而事实问题包括了行政事实和民事事实问题,如申请材料签名盖章的真假可以认为是行政事实问题,因为涉及到申请登记事实这一行政法律构成要件的认定。但股东会决议的签名盖章、股份转让协议的签名盖章的真假则既是行政事实问题,也是民事事实问题,因为这些民事材料上的签名盖章的真假,直接影响到股东会决议的事实和股权转让协议的事实,当然是民事事实问题,同时这些民事文件也是登记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所依赖的证据,当然也就是行政事实问题。因此,在事实问题上,必然发生关联,行政诉讼对此关联问题可以附带审查。

此外,在行政诉讼中,也不排除原告可能以民事法律关系上的争议为基础,提出对行政登记行为的异议,如原告认为有关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或行为能力存在瑕疵,故而导致行政登记申请能否成立的问题。这一异议涉及到民事主体资格的认定,属于民事法律问题,也涉及到行政申请人资格的认定,属于行政法律问题,在行政诉讼中存在一并解决的可能。

(二)公司登记民事诉讼中的关联现象

在民事诉讼中,原告会提出的行政登记的异议包括了狭义的行政登记异议、和未登记或不登记行为的异议,以及对登记的撤销行为的异议。狭义的公司登记的异议,例如对存在虚假出资现象的公司设立登记行为提出异议;未登记或不登记的异议,例如股权变更登记协议签订之后,出让人不履行公司登记义务,则受让人就出让人不申请登记的行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提出有关申请;对登记的撤销行为提出的异议,其实是一种对公司登记异议所提出的异议。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公司登记提出的异议通常属于附属问题,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民事诉讼主张,其基础往往是民事法律规范。民事诉讼可以对一些无法回避的民事问题进行适当审查,但不宜对公司登记行为的行政合法性进行宣告。

参考文献:

[1]高在敏.商法.法律出版社,2010.72.

上一篇:基于企业价值链的管理创新 下一篇:浅谈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