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交通建设领域强化管理的措施

时间:2022-10-13 06:33:24

对交通建设领域强化管理的措施

工程分包是指总承包企业将其所承担的工程施工中的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发包给其他建筑企业完成的活动。作为一种科学的工程组织方式,工程分包是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技术力量的最佳搭配、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目前,除了个别领导干部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而背离原则,制度上存在缺陷、管理力度不够、利益驱动、体制上存在弊端等这些深层次的原因也造成了交通工程建设在分包中出现问题。一些滥竽充数的“空壳”公司获得资质承揽工程,将中标的项目进行违法分包或转包。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速度日益加快,大批外出务工的农民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汇入建设市场中,涌现了一类人“包工头”。尽管这些“包工头”没有劳务和施工资质,但施工单位往往仍由于报酬低廉,分包工程给他们,却难以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使得建设市场井然有序的秩序被打乱,各种问题随之而来,商业贿赂、拖欠农民工工资、工程质量不高、等,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交通行业的形象抹黑。因此,必须对分包行为进行规范,对转包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一、交易员投标实名制

1.投标企业必须由法定代表人或由其指定委托的人员(正式职工)担当投标交易员,每个企业投标交易员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三人,并且他们必须具有资质证书或岗位证书,得到相关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招标单位登记在册。

2.该投标交易员一切信息必须真实,并专门设计制作交易员电子信息卡,实行一员一卡,卡的表面印有交易员的姓名、相片、证号和身份证号及其权利义务。

3.交易员代表本单位办理招投标手续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和交易员电子信息卡经过刷卡,输入交易员证号确认后,电脑管理系统同步将投标企业名称固定,并自动生成具体日期。

4.交易员负责该企业招标文件购买、现场踏勘、招标答疑、现场投标等工作。

此外, 交易员应采取电子保密一类的手段来锁住信息,到开标前对公开投标信息,来减少实名制造成的围标、串标的问题。

二、投标时应明确工程建设是否需要分包

1.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如投标企业需要在日后的建设工作中进行分包的,须提前在投标时加以注明。

2.未在投标时注明须分包的投标企业,中标后,不得擅自进行分包。

3.对于擅自进行分包的施工单位,予以信用不良记录或保证金处罚。

三、跟踪稽查检查制度

1.通过建立独立的稽查机构完善交通建设市场工程监管机制,对交通建设项目进行监管。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金进行动态管理,评估企业的施工能力,管理系统中纳入承揽业务情况,限制承揽业务量超出施工能力的施工单位进入建设市场。紧抓企业资质评审阶段,给予弄虚作假企业一定的惩戒。

2.中标企业进场后,不定期检查实际施工队伍是否系中标企业,检查实际施工的人员、技术是否达到工程建设要求。

四、责任追究制度

1.建立监理责任追究制度。即监理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违法分包转包现象负有监督责任,若未尽责任或故意违规者,则应对相关的监理人员和监理单位作出相应的惩治。

2.加大惩治力度,对项目业主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违法分包、指定转包的政府官员,不以是否获利为评判标准,交由其主管部门处理并给予纪律处分。

3.工程中出现放弃管理分包工程的,涉及转包、违法分包的施工单位,在工期、农民工工资支付,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等严重问题的单位,取消或者暂停其施工资质,将其记入“黑名单”。另外,记出现上述问题的项目负责人和企业法人代表入“违规人员黑名单”,限制其进入交通建设市场。

4.对涉及商业贿赂的违法分包、转包,依照相关规定处理。情节严重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5.对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责任追究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为信用档案中信用等级的降低;其二为保证金的罚没;其三为施工、监理工作费用支付的减少。

五、信用档案和保证金制度

1.建立和完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专业分包队伍的信用档案制度,并严格根据其信用等级的考评控制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市场的准入。

2.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专业分包队伍的信誉评价和信用登记,实行动态化管理,并定期对向社会大众公布,惩戒失信,鼓励诚信。

3.参与交通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专业分包队伍,均应缴纳一定比例的工程质量、安全以及廉政保证金,并以其对工程质量、安全和廉政方面的完成程度为依据,收缴或返还该笔款项。

六、专业化分包市场的培育

1.逐步建立和完善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专业劳务分包交易中心。建设市场的日趋完善,驱使工程承发包的行为趋于规范合理。综合总承包、劳务分包和专业承包的模式取代了施工单位常用的传统模式,构成并扩大了施工单位对于劳务分包、专业分包的市场需求。而建设市场在得到动力与活力的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的不安定因素。违法分包、私招乱雇、转包、挂靠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为从根本上解决分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积极探索培育专业化分包市场,在建设市场管理制度时,将严格规范分包交易行为作为重中之重。

2.将分包企业进入市场的要求提高。根据相关法律,对于从事分包施工的企业,要求有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有一定的专业工种和管理技术力量,有足够的固定的操作工人。按照分包企业合同的履行程度、施工安全程度、员工持证上岗等情况综合考评分包企业,对其建立信誉等级制度,以此为依据供总包企业选择。

3.对分包交易行为严格规范。对合同进行严格管理,企业签订分包合同必须使用统一规范的标准合同文本,分包合同必须在建设工程分包交易服务中心备案。

4.对进入交易中心的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企业进行动态管理。从完成分包任务、履行合同、工程质量、安全、廉政等各方面进行考核,对于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予以清除出场。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交通工程建设处纪检组;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上一篇:行业产品结构优化的方向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对烟草专卖文明执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