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著作人身权的性质看其可转让性

时间:2022-10-13 05:55:33

从著作人身权的性质看其可转让性

【摘要】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基于作品创作而产生的人身权利。传统的理论认为其不具有可转让性,但是为了应对数字时代的到来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其转让性又势在必行,实践走在理论之前,为著作人身权的理论研究提供的新的活力与课题。为此,本文拟从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方面来论证著作人身权具有可转让性。

【关键词】著作人身权;人身权;可转让性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著作人身权不可转让的理论受到了现实的挑战,由于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著作人身权的可转让性学说繁多,导致我国对于著作人身权能否转让一致没有统一的说法。

一、现有学说背景

著作权包括经济层面的权利和精神层面的权利两个部分,经济层面的权利一般又称著作财产权,精神层面的权利在我国被称为著作人身权。对著作人身权的性质和本质的认识,学者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是身份权,“是作者基于精神创作而享有的身份权。”

第二,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是人格权。“著作人身权依其内容应属于人格权,因而不属于身份权”。

第三,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是兼具身份权和人格权性质的混合权利。

第四,著作人身权既不是人格权,也不是身份权。持此种学说的学者对于著作人身权的称谓依然持不同意见,但其共同点是不承认著作人身权具有人格权和人身权的属性。

二、分析著作人身权性质的必要性

著作人身权是否可以转让与其性质有着本质的联系。大部分的学者都是在著作人身权定性的前提下得出其能否转让的结论。认为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是身份权或者具有身份权内容的学者认为其不能够转让。认为著作人身权是人格权或者具有人格权属性的学者随着人格权商品化理论得到普遍的认可,认为其也存在了转让的可能性。认为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既不是人格权,也不是身份权的学者认为其可以转让。由此可见,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是决定其能否转让的理论基础。

总结现有学者的观点,从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来说,决定其能够转让的关键就是:著作人身中是否包含人身权的性质。

三、著作人身权性质分析

本文认为著作人身权不是身份权。

身份权是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权利,但对“身份关系”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同导致了身份权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认为,身份关系是基于特定的人产生的,如配偶权,亲权,其他亲属权等。另一类认为,身份关系不仅可以给予特定的人产生,还可以基于特定的物产生。这样就得到了著作人身权是一种身份权,或者至少包含了身份权的含义的结论。

所以要解决著作人身权是否是身份权或者包含了身份权的性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身份权的内涵与外延问题。

首先,从身份权的历史来看,一共有古代习惯法时期、古代成文法时期、近代、现代法时期三个阶段。

在古代习惯法中,亲属权、亲权、父权是最基本的身份权,在罗马法中,“父对子享有生死之权,更毋待论的,具有无限制的肉体惩罚权,他可以令子女离婚”。中国古代以宗法制度为中心,建立了家长权利唯一且至高无上的身份法制度。身份关系等级严明,并且以刑罚作为调整这一关系的手段。从东西方古代成文法时期的制度来看身份都起源于家族权利。

《法国民法典》中自由和人权思想对身份权产生了影响。例如在“夫权”上改变了妻子完全附属于丈夫的地位,使得夫妻之间互相负有一定的权利义务。《德国民法典》开创了身份权立法的现代法时代,在这部法典当中,人与人之间的从属性在法律上消灭,割裂的权利义务也转变成为双向的权利义务,体现副属性的“夫权”也由“配偶权”这一名词代替。

从身份权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身份权具有不独立性和不平等性。而经济制度的进步所引发的“由身份到契约”的思想革命,使得身份权具有了独立、平等的人格。由此可见,身份权的发展是存在其自身逻辑的。即其存在是基于特定的身份关系而产生的。即使随着人格制度的完善,形成了一些现代的新型的身份权,比如监护权,也是从亲属关系当中发展而来,符合人身权的最初产生的初衷。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是身份权的学说,脱离了身份权历史发展的逻辑。

其次,从身份权的客体来说,将著作人身权归于身份权也是不合理的。从身份权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身份权的本质在于对人的支配。如果把身份权的客体任意的扩大,那么权利之间的界限将会变得模糊从而导致整个民法体系的颠覆,身份权和财产权的客体将无法分辨,这样的制度必然会招致历史的倒退,颠覆“从身份到契约”的发展规律。

最后,从著作权本身的历史体系来看,把著作人身权归为身份权也是不合理的。当今世界上解决著作权问题主要有两种体系,一种是以英美等国为代表的“版权体系”;另一种是以法、德等国为代表的“作者权体系”。初始在“版权体系”当中“复制权’只具有财产性质,直到英国在参与修订《伯尔尼公约》的时候,才开始将国内著作权法的修订问题提上日程。在大陆法系国家的著作权法中,著作权来源于“天赋人权”,例如康德认为作品是作者人格的反映。在该理论的影响,法国最高院于1902年在辛坤诉雷考克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纠纷一案中正式承认了“著作人身权”的存在。

四、结论

由此可见虽然著作人身权理论随着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思潮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但都回归到了同一个主题即作品包含而其体现人格。这也证明了著作人身权的产生更多的是基于人格的考虑而非身份。

所以,著作人身权不是一种身份权,这就在性质层面破除了著作人身权不具有转让可能性理论的桎梏。

上一篇:日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及借鉴意义 下一篇:关于我国诉讼时效若干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