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中学生的心理动态特征和引导策略

时间:2022-10-13 04:42:44

物理课堂中学生的心理动态特征和引导策略

中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学科,有许多学生接触过和没有接触过的自然现象,而物理概念和规律又是高度的概括和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好奇、质疑、困惑的矛盾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时刻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动态,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好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解决好学生的质疑,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课堂教学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动态特征

1.学生兴奋与思维障碍的矛盾

奇妙有趣的物理现象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兴奋,但许多学生常常“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在老师精心设置的情境下,如课堂演示实验、录像、FLASH动画模拟实验和生活生产实际情境,学生都会产生好奇心和心理兴奋,产生学习的动力;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概念规律后,学生的兴奋度就明显开始降低;当老师对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对规律应用时,学生会产生思维障碍,兴奋度就没了。这种矛盾差不多所有学生都存在。

2.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矛盾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中的客观物体及其运动规律,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接触自然,自然会获得有关物理学方面的感性认识,并形成一定的生活观念和心理经验。这些观念有的是正确的,对学习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有的是错误的,对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正确理解有消极阻碍作用,造成学习障碍。学生在这种知识和经验有矛盾时,心理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3.思想开放和自我意识的矛盾

中学生自我意识极强,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就是在师长面前“闭索”。他们“闭索”的表现一般都是在师长面前或是一言不发,或是应付了事,他们不愿意主动和师长交流,就是在家里,也不愿意和父母、长辈交流。相反,他们和同龄伙伴却无话不谈,甚至可通宵达旦。

4.学习内驱力与学习困难的矛盾

中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大部分来自于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已经意识到学习物理对科学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还有一部分学习内驱力来自于父母的希望、中考的要求。学生在这种学习动力的驱使下,想把物理学好,但物理学习中物理思想的获得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就使学生心理发生变化。学习内驱力和学习困难的斗争总是在学生心理发生着。

另外,初中学生还有一些对物理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表现如:争强好胜心理、虚荣心理、怯弱心理、消极心理等,都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和调节的。

二、加强课堂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心理“正向”变化

教师利用好学生的心理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才能使学生有更好的心理状态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

1.课堂导入蓄意性

课堂导入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导入设计时要分析知识的逻辑性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蓄意”的采用一些有目的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容易接受教师的导入和教学内容。如在学习一些学生有生活经验的科学概念和规律时,设置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导入。

2.知识探究开放性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果一直去引导学生去探究,时间长了,学生的心理就会厌烦,不去探究了。在探究过程中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形成开放的探究环境,才能促进学生心理探索欲望的激发。

(1)放手让学生问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积极的提问题,往往是深入探究的结果,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2)放手让学生做

动手操作对于开发学生智力、调节学生的心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要尽量多的设计一些小实验,放手让学生做,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也能促进学生心理探究欲望。

(3)放手让学生说

学生的“说”是展示学生思维过程的重要途径。开放的教学要求学生思维开放,而“说”则是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具体显现。因此在课堂中“说”的权利应尽量还给学生。

3.知识应用活动性

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完成了知识的探究,总结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后,学生的思维已有些疲劳,心理某些不安定成分又会发挥作用,这时应进行知识的应用。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学科,物理学知识的应用是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的积极性。

4.课堂评价针对性

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的评价是师生间心灵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赏识教育也被引入物理课堂。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评价的语言单一性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好”、“不错”、“非常好”、“你真棒”等在课堂中泛滥。虽然,教师应该学会理解、欣赏和鼓励学生,对学生积极的评价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手段,但是对不同的学生用同一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心理的调动是不科学的。中学生已经有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教师千遍一律的评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心理。

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性格、心理、能力的特点,对不同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而不是全部的表扬,即对学生评价要有针对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兰考县仪封乡第二初中)

上一篇:突出过程与方法教学 全面落实三维目标 下一篇:物理课上你提的问题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