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衰落的企业家精神

时间:2022-10-13 03:40:46

重振衰落的企业家精神

许小年

1953年出生,199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职美林证券亚太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

现在社会上有两股浪潮,一个是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另一个是海外移民。移民人群中有官员子女,有成功企业家及其子女。这两股浪潮再清楚不过地表明,我国的企业家精神正在衰落。

这里讲的“企业家”是指民营企业家。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指这样一群人――他们具有敏锐的眼光,能够及时发现社会需求,甚至创造社会需求;他们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能力,能够组织资源,在市场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发和制造社会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他们以个人名誉和资产承担失败的后果,也以个人名誉和资产赢取可观的收益。在这个意义上讲,国有企业仅有管理者而没有企业家。

我认为,强势政府的兴起是当前企业家精神衰落的最根本原因。市场经济的主角原本是企业和民众,而企业的灵魂又是企业家。近年来改革停滞不前,在巨大利益的吸引下,政府从游戏规则的执行者变为游戏参与者。不仅国有企业挟政策、法律、资金、资源、意识形态的优势,进行强力扩张,挤压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政府各部门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也越来越频繁。

政府对经济、市场活动的干预增加了企业负担,搅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预期的稳定, 提高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在经营环境恶化,盈利机会减少之际,相当数量的企业家放弃了实业,逐步转向投资,在企业界形成了移民之外的第二个趋势。

社会地位的悄然变化也导致了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企业家从令人羡慕的市场经济弄潮儿变成了人们抱怨天下不均的对象。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钱权交易、公共投资中的腐败、土地的垄断供应以及垄断行业的收益。然而,寻租者总是把舆论压力导向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均平传统的社会中,当人们的仇富心理取代了对财富的尊重,企业家不仅丧失了创新进取的精神动力,并且回馈社会变成了压力下的责任,而非发自内心的感激。

企业家精神和权势文化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社会不再激励和奖励创造价值的企业和民众,而将人们的聪明才智、时间精力引向再分配而不是价值创造时,其长期后果则是价值创造部门的萎缩以及价值创造速度的下降。

价值创造就是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从这个定义出发,政府部门实际上并不创造价值,国有资产也是由纳税人的投资形成的。当大学毕业生纷纷涌向政府部门,社会精英回避价值创造部门而向往财富的再分配部门,从财富再分配中获取自己的利益,这个社会将趋向寄生和停滞,经济将失去活力。

更令人担忧的是,社会中的青年才俊不仅向往价值再分配部门,希望通过社会财富再分配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而且某些人还准备用违法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招收公务员,在通过资格审查的135万人中,报考国税系统的有40多万人,报考海关的有30多万人,而铁路、公安、气象系统人气惨淡。很显然,人们对这些部门的偏好是由寻租权力大小所决定的。当然,这里有一点信息不对称,铁路、公安、气象系统报考的人少,可能是因为人们还不大清楚那里的寻租潜力能有多大。

以违法方式进行财富再分配,令民众质疑政府立法和执法的公正性,动摇了他们对于社会公平的信心。

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鼓励和促进创新是转变增长模式的根本性措施。而企业家的使命和工作就是创新,在这个时候重提和重振企业家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

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政府退出经济,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企业和民众回到舞台的中心。

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政府放松管制,强化市场功能,弱化官员造租和寻租能力。大致的观察表明,主动与官员联手的企业家是少数,多数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实际上也希望在透明、规范、法治、公平的商业环境中运作企业,不愿冒法律和政治上的风险。寻租的根源在制度,在于不受制约的政府权力和过度管制。

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民众理解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由于企业家承担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工作强度、压力和风险,企业家的创新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收益,市场和社会给予企业家丰厚回报是一个合理与公平的安排。因为企业家满足了社会需求,为社会创造了价值,而令人不齿的腐败寻租只是合法或者非法地掠夺他人财富。

如果我们的政府官员能够像小平同志那样,意识到民间的智慧远在自己之上,尊重并鼓励民间的创造,将政府工作的重点从参与和管制市场经济活动,转向制度的建设与维护,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就指日可待,我们将书写中国经济奇迹的又一辉煌篇章。

上一篇:全面移动应用才是消费者最需要的笔记本体验 下一篇:美国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上演“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