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经典.彭伯通《古城重庆》出版三十周年纪念②

时间:2022-10-13 02:34:15

再读经典.彭伯通《古城重庆》出版三十周年纪念②

编者按:《古城重庆》,由重庆出了名的“地名通”、“活字典”彭伯通老先生整理出版的书籍,其中1981年的版本现已绝版。本刊在这期栏目中继续刊载从《古城重庆》里选录的三篇文章。

历来是个重要城市

一个城市的兴起总是逐渐形成的。一般来说,,总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原因形成居民点,发展而为城市。重庆也不例外。但是,我们知道有个江州城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诸侯国的国都了。在此以前,是怎样逐渐形成的,经历了多少岁月,可说完全找不到资料,不可考了。三千年前既然是诸侯国的国都,毋庸置疑,比较繁盛,城市也具有一定的规模,是巴国最重要的城市。在此以后,又历为郡、州、府治,总具一定规模,仍然是重要城市。根据《华阳国志》记载,三国时李严所建江州城周回十六里,就与明初戴鼎所筑的城规模差不多,可为明证。

从重庆这个名称。就可以知道它的地位。重庆是封建王朝一级地方机构――府的名称,称为重庆城是指重庆府治所在的城,实际上是巴县县城。辛亥革命一年多,即一九一三年三月,袁世凯政府宣布全国废府存县,重庆府便废了,只剩下巴县,县直接隶于省。但人们仍沿习惯称重庆,或重庆城,少有称巴县城的。二十年代酝酿设市,又用过去府的名称名市。重庆这个名称曾废去了十多年。重庆是以巴县城为基础建立,并逐渐扩大的。

巴县的名称改过两次。从周初到南朝的刘宋都名江州,南齐、梁、西魏时名垫江,北周以后始名巴县。江州的名称虽然用了长达一千年多年,后来不甚为人所知,因为时间早,又另有江州。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贬为江州司马,写了脍炙人口的诗篇《琵琶行》,留下诗人感慨万千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那个江州以“江”名州,州治九江;而这个江州是以“江州”名县,巴郡郡治所在。垫江的名称,用的时间不长,而且更容易与川东另一垫江混淆,也不为人所注意。至于巴县这一名称的来历,早为人熟知,就是嘉陵江三折流入长江,有点像篆书的巴字,过去又是巴国的国都。

江州――垫江一巴县历来是政治中心。周代时为巴国的国都,以后历为巴郡、渝州、南平郡、恭州、重庆府、重庆路治所。元、明、清都设道,清为川东道,也都治于此。四川总督、川湖总督也有―个短时期驻此。计作为诸侯国国都七百―十一年,君B治九百二十四年,其中两次为巴郡郡治共九百零八年,南平郡治十六年,州治五百八十一年,其中三次为渝州州治共四百九十四年,恭州州治八十七年,重庆路治八十二年,两次为重庆府治六百四十二年:总计二千九百四十年。

重庆城作为诸侯国国都,作为州、郡、路、府治,所辖范围是不断变化的。巴国国境很大,《华阳国志》记载:“其他东至鱼复,西至焚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鱼复在今奉节,焚道在今宜宾。巴郡在汉代,所辖区域也和巴国国土差不多。到了汉末分为三巴:巴郡、巴南、巴东,所辖区域才缩小。以后州、郡、路、府的范围也不断变化,少至领二、三县甚或一个县,多至领十几个县。不管怎样变化,重庆城的地位没有变。就已有的记载看,重庆城一开始就是诸侯国国都,继为郡治,到了作为州治、府治,地位也差不了多少。明初以后,城已固定下来。因而重庆城的规模是一个府的规模,在清代又是道治所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府,在四川省范围内,其规模比成都不足,比其他的府治、道治有余。

设市以后,抗日战争开始,政府于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日明令迁此作为临时首都,一九三七年五月五日定为特别市,一九四零年九月四日又定为永远陪都,这就使重庆的地位大大提高了一步。当时虽然只有半壁山河,而且是临时的,但重庆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取得过这样的地位。战争结束,政府迁回南京,虽然不及作为临时首都重要,但仍是特别市,基础已固,地位远远超过抗日战争以前。解放后仍为直辖市,与省同格,设西南大行政区于此。到各大行政区撤销,改为省辖市,由于工业集中,人口众多,仍然是全国十大城市之一。

至于重庆名称的取义,很多人都知道:南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八九)年把他的儿子封在恭州为恭王。二月,恭王就受孝宗内禅即位,八月升恭州为重庆府。既封恭王,紧接着又即帝位,双重庆贺,作为府名。有人又说重庆的取义是位置介于绍庆与顺庆之间,似乎牵强。至于重庆称“渝”,是由于曾在隋文帝开皇元(五八一)年至隋炀帝大业三(六七)年,唐高祖武德元(六一八)年至唐玄宗天宝元(七四二)年,唐肃宗乾元元(七五八)年至宋微宗崇宁元(一一二)年三度为渝州州治。渝州是由渝水而来,渝水是渠江的又一名,本嘉陵江支流之一,当时每每用来称嘉陵江全流,又把江的名称取作州的名称。渝州虽然废了将近九百年,但重庆简称渝一直到现在。在重庆城里,较场口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地方,通路之多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相比,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较场口,过去称较场或校场坝。较场即是校场,阅兵场的意思。与相接的走马街、附近的演武厅和马道,都是联系着的。乾隆旧《志》记载:洪庙在大教场。又载:徐贞姑坊在太善坊洪庙街。很可能洪庙就是红庙。“洪”与“红”音相同相互代替。查走马街与百字巷出口相交于较场,相交的地方形成一个尖角名华头嘴,红庙就在华头嘴旁边,出走马街。大概大教场是较场的另外一个称呼,并没有另外的大教场。

重庆有这个较场,为时甚早。宋末彭大雅筑城时有没有,元代有没有,找不到记载,至迟可能在明初戴鼎筑城时就有了。见诸记载:明万历二十七(一五九九)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四川总督李化龙移驻重庆,次年正月十五日大会文武登坛誓师。就在较场。明崇祯十七(一四)年六月二十三日义军张献忠攻入重庆后,召开大会,杀四川巡抚陈士奇、重庆知府王行俭、巴县知县王锡、瑞王朱常浩等也在较场。

较场口是自东、北、西三面而来的许多条街道的总汇。这些街道,特别是东、北两面的街道,在接近较场口一段,都是十分琐碎零乱的,路既曲折,又有许多岔路穿来穿去,不成章法。这种情况是历史形成的。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个较场,较场是作经常操练检阅之用的。操练检阅需要很大一片地方。明代以来就是这样。这样一大片地方,在不用的时候不能不加以利用,拿涞供居住和明间活动,这一带的房屋一向不作长久打算,官家一有需要,立即统统拆掉,官家用完了,再修房屋。所以这一带的房屋修得十分简陋,房屋位置和留出的街道也时有变化。辛亥以后,才不再作较场。留下―个较场的名称。在较场不再作为较场使用之后,还可以看到这种痕迹,特别是靠东、北那一排密密麻麻的街道接近较场―段,最为明显。

较场口是街道总汇,历来十分热闹,行人来往不绝。但却是―个城市下层市民的世界,上层一点的市民不到这里活动,只有许许多多的小摊小贩、跑江湖的、行诈骗的、无业游民聚集在这里,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这里有“扯谎坝”的称号,又有“较场坝的土地”的歇后语,说管得宽,也说明这个地方包罗万象。辛亥以后,既然不再是真正的较场了,房屋便不再拆了又修,修了又拆,街道便得到固定。一九三年八月二十五日重庆发生大火,《巴县志》这样记载:“自是日巳刻起至夜半乃止。火起于储奇门外,延烧入城。灾及人和湾、双巷子、三牌坊、金紫门、镇守使暑、玉带街上至三圣殿、大梁子、磁器街,其火乃熄。灾区广袤三、四里。被灾者逾万家。”据故老说,这次大火,靠磁器街、演武厅街这一排街道随着也烧了,其后又重建。在兴修马路以前,较场口有一副很长的照墙,下面是一排整齐的拱门,一个圆拱门通一条街,门设栅子,二更关上,不准行人通过。一直到设市。

重庆设市修建马路,较场口面貌开始大变。修马路以前,圆拱门先拆了。由鱼市街到小十字原来就是主要干道,修马路以后,其余街道更退居次要地位,较场口辟为广场。中兴路、和平路修成,又有大改变,更增加了较场通枢纽的地位。旧政协后顽固派炮制的“较场口事件”,就在这里的广场发生,较场口成为全国乃至举世闻名的地方。以后辟为圆形的和平市场,马路环绕一个圆圈。这个和平市场由简单的木屋构成,外圈内外都是商店,内圈向外也是商店,里面形成圆形的街。两旁店铺。

一九四六年,当时的重庆市政府按政府的要求拟了一个《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计划把较场口当作重庆的行政中心,建立一个规模宏大的广场,把市政府及所属各处市参议会、市社交会堂、市中心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科学馆全部集中到广场周围。广场中央建抗战纪念柱。解放以后。把新华路和较场口之间的房屋拆掉,马路接通,韩家祠亮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使较场口这个交通枢纽更加完善。

上一篇:吴景娅文学是向上帝借的“盗梦空间” 下一篇:巴渝言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