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举超极本产业新天地

时间:2022-10-13 02:02:28

共举超极本产业新天地

英特尔中国区超极本负责人访谈

2011年,平板电脑出来了,智能手机出来了,一时间,大家对于PC有了这样一种疑问,PC是不是死了?事实上,这样的质疑早已不是第一次发出,而作为一直以来引领PC产业变革的英特尔则认为,随着消费者对PC体验的需求确实节节攀高,PC又一次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超极本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本次做客访谈的嘉宾有英特尔中国区市场部总监张怡女士以及英特尔中国区家用笔记本产品经理吕冬先生,二位将就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大家关注的有关超极本的所有问题,包括价格方面的疑问、未来市场的规划与发展等做一个比较集中的解答与总结。

记者:2012将会有75款超极本新品,那么,请问有多少款将在中国推出?未来一年或者三年,英特尔对市场份额有什么样的判断或者预期?

张怡: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将推出多于75款的超极本,其中有多少款到中国来,取决于OEM厂商,比如联想、戴尔,打算有多少拿到中国来。我想有一点非常清楚,因为,现在中国是最大的PC消费市场,去年二季度已经超过美国成为跃居第一,对中国的投入不光是英特尔的投入,也是整个PC产业的投入,包括各个OEM合作伙伴。不仅是大的OEM厂商,甚至很多小的OEM厂商都会有很多投入,相信在这75款超极本当中,绝大多数都会拿到中国。

关于未来市场预期,我们希望到今年年底超极本能够占到整个笔记本电脑消费类的40%。在这里有几个信息和大家说一下:第一,40%是全球的数字;第二,40%是指消费类市场的笔记本的40%。我们在商业电脑上的超极本,今年下半年或者再晚一点时间才会出来。从这个数据不难看出,超极本一定是英特尔和PC产业今年的重中之重,到年底或者到明年我们希望超极本真的能走向主流。

记者:从超极本的特性来看,苹果的MacBook Air应该是最早的出来的,那么超极本和它的定义有什么不同?另外,当初英特尔联合几家推出上网本的时候,它的定位和PC是有明显区别的,而目前的情况似乎离笔记本电脑越来越相近了,PC也是英特尔必争的市场,您怎么给二者划清界线呢?

张怡:苹果,尤其是MacBook Air,其实也是我们的客户,是我们最好的客户,苹果电脑也是用英特尔的CPU,所以我们没有任何冲突。现在苹果尤其是MBA这块,使用的人群是比较高端比较时尚的。我们看到,超极本的推出能够让更广大的消费者使用到超薄、超强的产品。

在PC大的品类里,会看到有不同的产品存在,有笔记本、普通的台式机、超极本。由于消费者的使用模式不一样,对于电脑的要求也不一样,也就有不同的选择。现在的普通笔记本,如果按照我们设定的目标,未来几年普通笔记本会越来越往超极本的方向发展,最后普通笔记本和超极本应该是合在一起的。PC和笔记本的关系应该是母级和子级的关系,没有特别大的矛盾。

吕冬:上网本和超极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产品,上网本是内容消费,可以用来上网,浏览一些内容的设备。对于超极本来讲,它的性能是完全能够适应消费者所有的需求,办公、内容创建、内容分享等所有的需求的产品。二者绝对不在一个类别上。

记者:由于短时间内超极本的价格还无法有明显下调,再加上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越来越多的出货量,人们担心超极本或许没有想象中像过去迅驰推出后便第一选择使用迅驰笔记本一样,未来消费者面临更多的选择,对于超极本有这两方面的担心,请问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怡:应该说,所有革命性、革新性的好产品,各种类别的,不光是PC,一出来一定是在一个较高的价位上,慢慢的,由于用的人多了,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所有革新产品都是这样,相信超极本也不例外。

我们确实看到了智能手机的增长。如果用第三方数据看,平板电脑的过去几年增长很快,但现在是放缓的。而在中国这个市场,不光是对超极本有巨大商机,同时对其他的普通笔记本、台式机都有很大的机会。另外一个调查发现,在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选择的时候,一定先有一台PC,否则平板电脑没有办法用,所以说PC需求很大。

记者:英特尔对超极本有严格定义,硬件设置都会给出一些要求、限制,各个厂商在超极本上的创新空间英特尔怎么看?除了硬件方面的支持外,英特尔会不会逐步向软件方面提供支持,硬件方面是供应链全方位支持,软件方面会不会倾斜?

吕冬:英特尔针对很多具体的硬件规格,都提出非常细致的要求,但我们的要求是最低要求,你要想能够被叫做超极本,一定要满足这些要求。其实,OEM自身的创新空间非常大,因为,在这个基本线之上,可以做到很多不同的发挥。在超极本的定义里面,我们不仅有一个基本线的定义,还有推荐的特性定义,这样能够让OEM把超极本的体验做的更好。总的来说,我们是为了要满足消费者体验上的一些基本要求,而不是限制创新和发挥。

关于软件问题我们也非常重视,很多最终用户的直接体验,是要从软件上实现的。比如,我们现在正在跟美国的同事在探讨,我们下一代的超极本在硬件上有什么样的基准要求,在软件方面有什么样的基准要求。英特尔公司有一个非常大的软件部门,里面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就是帮助我们去实现这些软件,这些软件针对超极本的特性进行优化。我们会选定消费者最常应用的软件进行优化,所以,我们在软件上花的功夫非常大,从而提升消费者的整体体验。

记者:不久前苹果了第三代的iPad,有一个非常大的改进是采用了视网膜的屏幕,它的分辨率几乎超越了所有PC。移动设备的屏幕分辨率在不断增长,笔记本和PC很多年都没有改进屏幕分辨率了。在超极本的很多愿景介绍中也没有看到关于屏幕改进的任何信息,是什么原因导致笔记本或者超极本这么多年都没有对屏幕做根本改变呢?

吕冬:针对超极本的屏幕方面的创新我们有很多种,超极本首先要做超薄的屏幕,从以前的屏幕形式要转成高亮度显示屏,以后还要有支持触摸的屏幕。分辨率方面,现在的屏幕分辨率也已经很高了,哪一种创新我们投入资源然后去实现,其实还是一个成本和接受程度的关系。在目前来看,消费者对于超极本的需求,更直接的是,希望屏幕能够做的更薄,能够实现触摸的功能,至于什么时候把分辨率提的更高,像iPad一样高,这取决于消费者的应用需求。

记者:到目前为止英特尔接触到的反馈信息中,哪些推荐的接口是被更多厂商所看中和接受的,这些接口如果大家都那么喜欢,有没有写进新的超极本规范版本里面?

吕冬:第一,对于超极本来讲,因为它非常轻薄,以后大趋势肯定是接口越来越少,从有线的接口会越来越少。第二,非常重点的发展无线连接。目前大家接受最多的是USB3.0,它本身是向前兼容的接口方式。雷电接口已经开始有苹果的产品在应用了,现在,有一些厂家我们也在探讨。从具体使用模式来讲,因为非常轻薄的产品,就需要有很多设备通过外接来增加性能。无线是我们重点发展的方向。比如说,现在非常轻薄的超极本,有雷电接口,“thunderbold”系统可以和雷电接口连接,拿下来是非常便携的设备,连上去又能当比较强性能的游戏产品。但整体来讲,雷电接口让全系统接受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需要花一段时间实现。

现在,英特尔的产品里面,WIDI已经实现了1080P高清视频的无线传输。未来WIDI的技术,在家里的应用,另外在工作上,我的WIDI可以接到投影仪,以后包括VGA接口也会逐渐淘汰,会走到无线模式。总的来讲,接口会越来越简单,朝着无线方向发展。从具体的基本要求来讲,我们目前还是在包括雷电接口、USB3.0是推荐的配置。

写在最后 今年以来,《中国电脑教育报》对超极本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我们认为,超极本将会引领PC的又一次变革。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Windows 8出来之前,超极本是最好的PC――拥有超薄的外观与超好的性能。按照英特尔的规划蓝图,2013年的Haswell出来以后,那时候最好的PC就是笔记本和平板的完美结合,给它插上去就是特别好的笔记本,拿下来就是能够平滑的过渡到它的使用模式的平板电脑。2014年的时候,最好的PC将是由人的感官控制的。这样愿景着实能让人兴奋起来,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期待超极本的不断进化,也一同见证PC的复兴吧!

上一篇:合并外衣下的托拉斯 下一篇:联手抗三星 “鸿夏真金白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