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时间:2022-10-13 12:25:26

专业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开发理念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汽车后市场生产一线,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从事汽车维修、检测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综合素质较高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团队在吸收总结多年工学结合教改经验和课程组对职业教育研究的基础上,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工学结合引入课程教育,如何在校内实训场所开展工学结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的教改实践,课程组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是:

1、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以完成职业任务为依据,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以职业任务为逻辑依据,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排序,深入企业、校企合作,分析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由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提炼出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和优化处理,开发针对于“汽车机电维修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找准本课程学习目标,以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现象为载体开发出课程教学内容。

2、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为核心,以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通过设计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景,建设仿真和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职业行动中获取知识,锻炼专业技能,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3、面向岗位,坚持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聘请企业专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学期审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请企业的技术专家、技术能手做兼职教师,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习,获取一线实践经验;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享教学资源。

二、课程开发思路

1、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教学单元结构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现代汽车的核心技术,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诊断及检修方法日新月异。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随着技术的发展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后,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才能适应岗位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汽车维修教学团队及课程组紧密与企业联系,不断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力度与深度。课程组与本地区主要品牌汽车维修企业合作,在参照国家人社部制定的汽车修理工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技术发展状况,对典型工作岗位的岗位能力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并最终确定了该专业课程体系及本课程以故障现象为载体、以实际工作任务为教学单元的课程结构结构。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教学单元结构

2.教学过程面向实际的工作流程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到企业完成某项具体的工作,课程组在确定典型工作岗位,确定岗位职业行动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企业执行实际工作任务时的工作流程。课程组在确定学习领域中如何选取学习情境的时候,参照企业的生产流程,开发具体的教学项目单元。

确定的教学工作任务单元(能力项目)要与学生将来具体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即工作过程需要什么项目,课程中就开发什么项目,也就是实现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能力是真实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在开发能力项目的基础上,采用“任务导向,项目驱动”的思路,开发每个项目所需要的知识要素。在开发知识要素的过程中,打破过去强调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思想,换之以强调能力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思想,知识要素退居到辅助能力项目的地位。

3.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课程以职业能力为培养重点,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导向。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应坚持以培养一线汽车维修技能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对现代汽车故障诊断的能力和职业素质。

按照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专业培养目标和自身的资源情况来进行《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课程设计,以突出专业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思路如下:

(1)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制定教学计划:本专业的教学计划是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讨论的情况下制定的。本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研讨和论证专业的设置、建设、调整及专业发展规划;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岗位发展变化,及时研讨、调整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目标;负责审议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依托校企联合,及时向本专业反馈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本专业从2007年始,就成立了由企业、行业及政府管理部门领导或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2)课程内容的设定:本课程的具体内容是在与企业和行业技术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的基础上来确定的,因此,课程内容的设定充分体现了企业技术人员的意愿和企业的实际情况。

(3)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校内理论与实训的一体化教学,而后到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生产性实训教学,课程的教师主要是双师型的专任教师和企业、行业的技术人员。

因此,《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课程无论从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还是从课程内容的设定及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方面看,都体现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上一篇:怎样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下一篇:基于ASP的就业信息招聘网站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