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尝试

时间:2022-06-20 10:18:34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尝试

摘 要:本文首先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进行了简要解释,同时指出了生活化教学对数学学习的意义,对于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给出了合理建议,旨在对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生活化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于数学的学习又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教学的要求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如何更好的实践这一教学方式,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的重点。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容与价值简述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进行指导,使其更好的了解与分析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数学知识原理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生活中的一些想象和事物又可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灵感,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举措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师要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生活适度结合。在学生们学习到《珠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自己平时的生活零用钱、学习用品的花销、父母的年龄等进行珠算练习,这样可以使生活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2.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数学的发展也离不开生活。在教学中,多用一些数学的语言进行生活情景的描述,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当教师教授《平均分》时,可以这样切入课题:八月十五中秋节,小明一家4人在赏月,妈妈分月饼,分得均又匀,每人一样多。经过这样的一段描述后,让学生们自己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得的数量一样多,学生们很快的就按教师的指示完成了物品的分配。最后教师总结出:人分物品,分的一样多,这就叫“平均分”。因为在生活中,学生对分月饼比较熟悉了解,所以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

3.制造生活情境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融入有地方特色的生活信息,从而制造出学生们熟悉的生活情境。比如在学习《乘除法计算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合理的引导学生们到家庭附近的超市进行商品价格的了解,让后每位同学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进行应用题题目的编写,之后与其他同学进行互换计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们用数学的眼观来看待生活事物。

结束语: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所以教师在课堂的数学教学中要努力研究新的方式,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了解生活,使数学的学习充满生活化的气息,同时要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到实践生活当中,深刻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微妙关系,真正体会数学来自于实际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芯.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2] 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

上一篇:儿童延迟满足的研究范式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下一篇:怎样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