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秘传拳法八卦拳

时间:2022-10-13 12:14:54

提起八卦拳,武林界都知道它是八卦掌的另一种名称。然而,对于武当三丰自然派的八卦拳却知之甚少,修炼者更是凤毛麟角。

八卦拳在武当拳法体系中独树一帜,是武当三丰自然派中极为保密的一种拳法,几百年来一直在道门中秘密传承,不为江湖所知。当年,武当三丰自然派祖师张三丰真人在东北医巫闾山传道时,根据易经阴阳卦变原理,结合道教金丹内修秘旨,将内家三拳融汇贯通,编创了八卦拳,并写下四十字谱牒,将其留在闾山大朝阳三清观,成为三清观镇山守庙的不传之秘。传到第二十三代杨信山道长时,“”打破了观中的清静,师尊武当三丰自然派第二十二代掌门刘妙元道长离山云游,杨道长也尊师命回乡还俗,收徒传艺,才使三丰自然派这一武术绝学流传民间。

八卦拳以道为体,以武为用,体用兼备,打顾结合。怀抱太极,身背八卦,手捧阴阳,足踏五宫。取法自然,返朴归真。集内家三拳技法于一身,熔三拳精义于一炉。整套拳共计一百三十六式(合六十四卦与七十二地煞之数)。在风格上,既有太极的连绵不断,绵里藏针;形意的惊炸抖绝;又有八卦的拧旋走转。在劲力上,既有太极的沾粘连随,形意的拧裹钻翻,又有八卦的滚钻争裹。在手法上,既有太极的*%捋挤按、采、扌例 、肘靠,形意的顶撅硬犟,粘转挫拉,又有八卦的穿插劈撩横撞扣翻。在用法上,既有太极的以人为主、以柔克刚,形意的以我为主、硬打硬进,又有八卦的以变为主、以变制变。步法灵活多变,飘忽不定,神秘莫测。在九宫图内生出万般变化,实属上乘的内家短打拳法。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功架招式古朴自然。由于八卦拳外传时间比较短,范围比较窄,受俗家武术影响也非常小,所以在功架招式上保留了三丰自然派传统的古朴实用的风格,动作舒展大方,起承转合紧密自然。一举一动,端庄而又奇诡,沉稳而又飘逸,凝重而又 轻灵,淳朴而又典雅。

二是技击特点鲜明,深奥。八卦拳是三清观看家护庙的短打拳法,技击实用是它的最大特点。攻则形意,守则太极,变则八卦,静则无极。自始至终从起式到收式无一闲招。杨信山道长曾经说过,八卦拳起式收式都是打人的招数,足以说明它的实用价值。而且,若非口传心授,再深的造诣也很难从外形上判断八卦拳所蕴含的用法。所有招式均含吞吐收放沾拿击打之意。除拳掌的打法之外,浑身上下各节皆有打法。如头的点、顶、摆;肩的点、摆、撞、靠;肘的点、提、顶、掩;胯的挤、撞;膝的锁、提、顶、跪、拨;足的蹬、踹、跺、碾、踩、截、钩、挂,以及尾闾的靠、坐等。进既有打法,又有跌法,进亦打,退亦打,静亦招,动亦招。一举手、一投足、一扭脸、一转身,皆是用法,奇正相生,打顾合一。可以说,八卦拳是三丰自然派的技击精髓。

三是身法诡秘奇幻。八卦拳的行功路线是在一张九宫八卦图上进行的,拳法的运动轨迹不是圆圈即是弧线,根本没有直来直去的单调线路。运动起来忽前忽后,忽左忽右,时上时下,时正时奇,纵横反侧,飘忽不定。犹如蜿蜒之蛇,又似盘旋之鹰,左旋右转,上升下潜,变幻莫测。进退转换,以八卦步法为基础,若飞鸿踏雪,似蜻蜓点水,轻灵敏捷,迅速多变。身形腾起时,节节贯串,盘旋上升,犹如大鹏展翅,遨游太空;而身形下潜时,则节节收藏,似捕鼠之猫,蓄势待发。进退旋转起伏中,均要有腰、肩、手、足相反相成的螺旋力,以及上下左右前后对拔拉长的六合力、弹簧力。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身似游龙。

四是功法深邃奥妙。八卦拳除技击用法精妙绝伦之外,练功之法也非常独特,它极其重视和把握精气神的锻炼与转化。一套八卦拳既是道家内丹的外象导引之法,又是武术内功的聚气爆发之术。三丰祖师曾有“心死则神活,体虚则气运”的精论,八卦拳正是以此理论为根据,将内丹之法与内功之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第一式“无极虚无含一气”,则是以祖师的“凝神调息、调息凝神”为不二法门,以钻杳冥为极致,静立太虚,以待阳生。再如第二式“太极混沌育阴阳”,则以双掌前伸、丹田合抱、虚领泥丸、暗逼两肾为个中密法。武术内功则以明劲暗劲两种练法为基础,又参以精神假借之法,如饿虎夺食之烈,猛虎下山之凶,春风拂柳之柔,鹞子入林之巧,猿猴上树之敏,秃鹰捉拿之狠,猛虎回头之勇等等。凡此种种,皆须用心体认,方能游刃有余,得尝自然妙道。

本人自幼拜在武当三丰自然派门下,得到恩师刘焕军先生精心传授,又蒙师尊接引,得到师爷杨信山道长的口传心授,对八卦拳的奥妙略有心得,值此武当武术繁荣昌盛之时,本人愿意将八卦拳诀法整理出来,奉献社会,使武当三丰自然派这一武术瑰宝为国家为社会为更多人服务。

上一篇:《西游记》中的均州 下一篇:自然拳破招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