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研究观点综述

时间:2022-10-13 11:59:49

隐喻研究观点综述

摘 要: 近年来,隐喻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隐喻已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而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本文通文献回顾对隐喻的主要研究理论观点、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热点和隐喻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

关键词: 隐喻研究 观点概述 研究趋势

一、前言

近年来,隐喻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隐喻已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而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束定芳认为(2000)“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构建主义的隐喻观强调隐喻的普遍存在性,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和认知的固有属性,对隐喻意义的理解是通过表面的矛盾性领悟出双方的相似性。正是隐喻所揭示的相似性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二、隐喻研究历史

西方关于隐喻研究的历史,最早可回溯到古希腊时代。英语中的“metaphor”(隐喻)一词就是源自希腊语“metaphora”,意为“carrying across”,即“由此即彼”之意。由此不难看出,所谓“隐喻”,其本意就是指将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涉及两个事物,一是出发点,二是目的地,也就是我们汉界修辞研究通称的喻体和本体。

三、西方隐喻研究的五种主要理论

1.替代论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Rhetoric)中的出发点是从哲学角度谈论语言修辞中的隐喻,因为一切哲学问题都是语言问题,而作为修辞中的隐喻显然是语言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隐喻的本质问题,他提出“隐喻是对借来之词的使用,或者从种借来用于属,或者从属借来用于种,或者从属借来用于属,或者通过使用类比”。这一番论述看似简单,其实却道出了对隐喻实质的独到看法,即隐喻是一种替代。

公元1世纪古罗马语言修辞研究者昆体良(Quintillian)明确提出了隐喻的“替代论”(Substitution Theory)。他认为,所谓隐喻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他的这一看法其实是对亚氏关于隐喻“借用”观的一个精要归纳和总结,隐喻研究的“替代论”也由此而形成。

2.比较论

“比较论”也可以称作“相似论”(Similarity Theory)或“类比论”(Analogy Theory)。这一理论强调,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特征比较是构成隐喻解读基础的基本过程,是对分别源于两个不同义域里的词彼此之间的相似性经过比较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联系。

“比较论”其实也是亚里士多德隐喻观的另一个衍生物。“比较论”的影响并不亚于“替代论”,其影响之深之久,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超过了“替代论”。到20世纪后期及21世纪之初,仍有学者坚持隐喻的“比较论”。Abram认为“隐喻是一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比较”。Harris在本世纪初依然声称“隐喻是一种比较,极具想象力地将一个事物由另一个不相似的事物认同”。

3.互动论

20世纪30年代,Richards(1936)发表了《修辞哲学》一书,动摇了“替代论”“比较论”的统治地位。他明确指出“我们的大难题是需要发现我们是怎样使用隐喻以及我们所认定的词义固定的词是怎样发生意义变化的”。隐喻是两个概念的并置,通过彼此的互动产生一个新义。Richards总结:隐喻表达,就是“二合一”,即“两个概念,一个意义”(“Two ideas for one”),是两个共现概念之间的互动形式。由此可见,Richards是将隐喻从传统的修辞术中解放出来并提出隐喻互动论的第一人,他对隐喻的这一独到看法由此改变了隐喻“替代论”和“比较论”长期把持隐喻研究的局面,给隐喻研究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隐喻是语义变化的发酵剂,其意义的实现有赖于两个域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且隐喻意义的达成有时取决于语境的作用,有时取决于百科知识和规约性信念的作用。这些观点发前人所未发,由此突破了“替代论”和“比较论”的局限。

4.映射论

1980年,Lakoff & 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他们以隐喻为聚焦点,探讨了语言的本质及隐喻的本质,用大量的英语隐喻例证来证明语言与隐喻认知结构的密切相关性“隐喻概念”。这种隐喻概念能生成许多日常语言的表达式,而且往往是独成系统,他们因此将这种成系统的隐喻称作隐喻概念的系统性。

隐喻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语言修辞手段,在多半情况下是一种思维、经验和行为的方式。Lakoff & Johnson认为,人类的共同经验应是人类思维之所以有意义的促动因素,因而,表达人类思维的隐喻的基础是人类的经验,若没有这一基础,任何隐喻的表达都是不太可能的。尽管隐喻的基础是人类的经验,可隐喻却关涉到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而这两个概念又是怎样形成这种互动关系的呢?于是他们提出了隐喻的映射理论(Mapping Theory)。“Map”一词原是一个数学概念,表示“将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要素与另一集合中的每一个要素联系起来”。他们认为隐喻映射,就是指从源域到目标域的一种转换。简言之,隐喻映射就是从一个源域映射到一个目标域。1989年,Lakoff与Turner在《超越冷静的理性》一书中对“映射”这一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映射就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一个对应集。隐喻是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而映射的动因就是人类的经验。

5.概念合成论

所谓概念合成理论,就是关于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其宗旨就是试图揭示隐喻及一般言语意义在线构建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束定芳指出,概念合成理论弥补了“映射论”的不足,不但将源域和目标域都看作是“合成空间”(实际上就是互动的结果)的“输入”,而且提出了一个“类指空间”的概念,认为这一空间也是“互动”的输入之一。

四、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

根据李福印(2006)《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第五届隐喻研究与应用国际会议论文》中的分析:

(1)对隐喻本身的研究在深化。含有“metaphor”,即“隐喻”一词的论文占总论文的87.5%,依次包括“隐喻的分类”、“隐喻的理解和加工”、“概念隐喻”、“隐喻的功能”、“隐喻的使用和表达”、“隐喻的鉴别”、“基本隐喻”及“隐喻模式和结构”。(2)对隐喻的语义研究。该范围的研究紧随上文提到的“隐喻本身的研究”,在比例中位于第二,主要涉及诸如“隐喻的意义表征”、“隐喻意义的理据”等问题。这些研究都和意义直接相关,因此归为语义学范围。(3)对语篇中隐喻的研究,主要是隐喻在不同语篇中的出现特点及作用等。这些语篇包括文学作品,如诗歌、政治语篇、科技语篇、广告宣传语篇等。(4)隐喻在范畴及范畴化中的作用。隐喻是从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扩展。尤其是Lakoff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更使我们看到了隐喻在范畴重构中的作用。(5)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该研究属于正在兴起的应用认知语言学(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的范畴,旨在寻求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在英语作为外语(EFL)的教学中的应用。

除了以上占比例较大的五个方面以外,研究还显示以下问题也是隐喻研究者关注的对象:(6)隐喻与认知;(7)隐喻与概念及概念化;(8)隐喻与文化;(9)隐喻与成语;(10)隐喻与换喻;(11)隐喻与意象图式;(12)隐喻与语用。

五、结语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在我们的语言中,而且渗透于我们的思维与行为中,人类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的。他们同时指出,隐喻的本质是人们用一种事物来理解与经验另一种事物。这是和对隐喻进行语用研究的方法相对立而又相共存的一种方法,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解释语言的方法只是冰山一角,仅从语用角度对隐喻研究难以揭示隐喻的全貌。而且,隐喻的理解过程还涉及隐喻的识别、隐喻意义的认知推理、意义的转换等,这都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A].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文斌,林波.论隐喻中的始源之源[J].外语研究,2003,(4):9-12,16.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李福印.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第五届隐喻研究与应用国际会议论文分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3):122-124.

[5]王松鹤.隐喻研究的划时代标志――莱考夫和约翰逊.外语学刊,2006,(3):109-111.

上一篇:语境在语篇翻译中之影响 下一篇:浅析“土”的褒贬色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