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方式

时间:2022-10-13 11:26:31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方式

[问题背景]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是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区,地处郑州东北隅。全区总人口达到101万人,是郑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金水区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的中心地区。

全区现有中小学81所,其中市区小学25所,农村小学45所,初中8所、高中1所、职高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小学在校生56000多人,专任教师2600人。

2001年,金水区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新课程改革实验。金水区教育局认为,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和瓶颈,是引导学校开展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让新课改在学校着地、在教师心中生根,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必须与新课程改革同步进行,而不能先进行课程改革,然后再进行评价,或先拿出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再去评价新课程。因此,课改实验一开始,金水区教育局就推动教学质量评价的改革。

[决策过程]

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才能得以不断的完善。

2001年郑州金水区进入课改,在深入学校课堂、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的基础上,修正传统的评价观念,紧紧围绕“参与、同步、探索、促进”的思路,积极开发评价改革的探索。

2002年年底,教育部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金水区的探索提供了指导。金水区教育局首先是通过各级各类培训,转变观念,树立新课改评价观。其次,以学生评价为突破口,以交流、展示等工作方式重点进行学生日常评价和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探索,并指导形成典型案例在全区推介。在此基础上,各校又展开了对教师评价的改革。

随着课改工作的深入,用新课程理念评价学校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以往过分量化和带有奖惩色彩的鉴定性评估显然已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不利于促进每一所学校的主动发展。金水区的教育局进行了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评估的改革,本着“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不再僵化使用以往的评价细则,而是针对每年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工作需求,灵活制订评估内容,采取有效的评估方式,促进学校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随后的几年间,一直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体系。

2007年,制定《金水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试行)》,以及《金水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手册》,完善了系统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具体措施]

金水区教育局认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的:是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

在具体的监控评价内容上,对学生成长的监控评价点分为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学业成绩,学校也要制定自己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办法,学生学业成绩下设若干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对教师进步的监控点分为综合素质、履行职责和教学绩效三个方面,每个方面下设若干个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对学校发展的监控评价点分为学校教学日常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质量管理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下设若干个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

金水区教育局采用教学信息常态监控、随机性督导评价和专项目标监控评价的方式,以及“实地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学生学业成绩测评法”等方法,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尤其是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的程度和水平,获得学校在教学、课程开发、校本教研、德育等各方面的进展。

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过程中,评估者必须深入学校一线,通过随堂听课、旁听校本教研活动、组织校长自述、查看相关资料等形式与校长、教师进行平等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在每一次的督导评估之后,都有一个全面、深入的反思,找出本次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依此制定补救措施或调整下一步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督导评估的诊断、导向功能。如通过督导发现教导主任多数年轻,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缺乏,因而催生了“教导主任培训班”的举办。

为了保障监控和评价本身的质量,金水区教育局设定了多项制度,包括建立区、校(中心校)教学质量两级监控与评价专项督导制度、教学质量反馈调控制度、教学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制度、自下而上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奖惩制度,把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重视在监控与评价过程中解决问题,把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修正为“形成性评价”,促进学校的转变。

[制度创新]

金水区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原则,不单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教师和学校的升学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通过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标的综合监控与评价,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使监控和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在监控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学生和教师的主体作用,使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促进学生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实施效果] 郑州金水区的教育督导是新思维下的督导评估。教育督导前后,督导人员的工作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主要表现在:以前督导组到了学校主要是看材料、听汇报,然后打分、下结论,回去排名次。而现在督导组进校是潜水式的,一起进教室听课,一起和老师进行校本教研,氛围非常和谐。最终的督导反馈也变了,不再是冷冰冰的合格不合格,督导组会把学校存在的共性问题反馈给学校,一切都实实在在,对学校的促进很大。

金水区教育督导由关注“文本”向关注“人本”转变,由关注“材料”向关注“实践”转变,由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学校不再隐藏问题,而是主动展现问题,以真实面目示人,请督导人员诊断、审视,帮助找到新的发展点,学校也因此在督导中获得更多发展提升的养分。

[案例点评]

郑州金水区教育局的教学监控与质量评价改革中,督导人员的身份发生了改变,不再是“钦差大臣”和“警察”,而以参与者、帮助者、合作者、学校文化的共建者的身份,把看到的特色与不足以及建设性的意见反馈给学校,打破了学校“你评估我应付,你检查我作弊”的应答模式,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同时,不再将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促进每一所学校向前发展,实现了督导评价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变。

上一篇:市金融办年终工作总结 下一篇:房产管理局机构改革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