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的“广交会”充满变数

时间:2022-10-13 11:10:54

金融危机下的“广交会”充满变数

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正蔓延到全球,世界各国救市行动正如火如荼开展。10月15日如期召开的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已突破其自身意义,作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大展会,在看似繁荣景象的背后却充满变数。

出口商纷纷“转内销”

形势不妙,出口商们开始转身向“内”。

广交会参展商乔冠指着摊位上一款小型桑拿房告诉记者,这种产品标价为450美元左右,供l至2人使用,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中国家庭完全可以承受。还有稍大一些的可供宾馆、饭店、疗养院等部门使用。该系列产品价格最高的不过900多美元。

乔冠是江苏世尔康桑拿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这家主要生产远红外桑拿房的企业,产品过去全部外销。其中30%出口美国,去年实现销售额1000多万美元。但美国市场今年需求骤减,销售缩水约20%,出口总额预计会降到700多万美元。

“我们最近刚做完了国内市场的前期调研,对内销售大有可为。”乔冠说:“中国经济连续多年稳定增长,需求不断扩张,消费层次也不断提高,为企业内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以生产太阳能热水器为主的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也是如此。公司国际贸易部部长薛新文介绍,以往很多欧美国家对绿色环保设备的大宗采购有补贴,所以大规模且比较昂贵的设备在海外一直销售不错。次贷危机以来,一些国家开始缩减甚至准备取消补贴,很多老客户的需求也就相应萎缩。他说,公司正逐渐调整营销策略,目前主要是向一些基础建设部门推广太阳能交通灯、草坪灯等产品。随着中国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内销金额有望大幅增长。

家电行业面临“洗牌”

在上届广交会上,涨价是各类企业同唱的旋律。家电出口企业提价幅度也普遍在10%左右,而本届则基本与上届持平。“不提价就得亏本,上半年原材料、汇率、劳动力的因素累计的成本何止增加10%。直到7月份左右汇率才开始企稳,我们才稍微能喘口气。”佛山一家烤箱出口企业负责人称。

与此同时,在原油价格回落的带领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纷纷下跌。东方证券家电行业分析师表示,家电主要原材料镀锌板、冷轧薄板和扁丝级PP价格顶点回落,有助于降低生产企业成本。“不过,这也进一步确认了经济衰退的判断。”

康佳集团国际营销事业部副总裁何小华也表示,“现在最大的压力已经转为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渐深入。”他说,此前参展商可能靠提价来稍微消化压力,但现在的问题是采购商根本没有钱订货。

此外,还有参展商反映,出口企业为了规避收款风险,通常会要求采购商提供银行担保函,然而现在全球多家知名银行都出现了问题,这也会增加出口风险。

中国家电行业咨询观察家刘步成称,这轮金融海啸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而实际上危机从2006年已经开始,现在才扩散开来。刘步成估计谷底应该在明年上半年,到2010年才有可能逐步回暖。刘步成说,在这场经济危机下,

可以预见家电行业将进行一次“洗牌”。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中国制造”目前正面临着来自成本、市场及汇率等诸多因素的严峻挑战。在很多中小出口商举步维艰之时,一部分以技术创新为利器的精英企业脱颖而出,用“中国智造”在国际市场上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在广交会工具展馆内,来自河北的巨力索具的摊位装潢气派,引人注目。这是一家专业生产吊装索具的大型企业,产品在鸟巢、神舟飞船、南海一号打捞船、白云机场等大型工程中均有使用。

该公司副总裁王杰告诉记者,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员们悬空表演所使用的索具,也是该公司的产品。他说,由于拥有几十项国家专利,产品集中在高端市场,因此从不打价格战。产品科技含量高,受目前经济形势的影响甚微。

王杰表示,从今年的形势看,巨力索具的出口不仅没有萎缩,一些大的海外客户反而增加了订单。该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实力,已经完全得到了海外用户的认可。目前公司的海外客户已遍布各洲,仅客户最少的非洲,巨力的索具就已进入了23个国家的市场。

本次广交会建材专业展区内,紧邻入口处的深圳燕加隆集团的展位格外引人注目。从开馆之日起,这家生产地板材料的企业展位前永远是里外三层围满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人。燕加隆集团木地板部负责人袁颖慧介绍说,该公司的核心产品是采用“锁――扣”方式进行“DIY”方式安装的地板。这种一拍即合的“锁――扣”独特技术为其自主研发的成果,目前中国仅有一家,全世界仅有三家公司使用。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数据显示,在整体出口放缓的情况下,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形势还是较好的。可以肯定,中国仍将坚持调整外贸出口结构,鼓励高科技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借电子商务“突围”

从事外贸加工的广州三省箱包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道军,在10月15日广交会开幕当天在淘宝网上注册了店铺。“目前接到的外贸订单比往年少了三四成。听别人介绍说国内网上的市场很大,单淘宝网9月交易额就超过100亿元,所以我准备借助网络平台打开内销市场。”

在本届广交会上,与胡道军一样想打开内需市场的小、微型企业还有很多。过去,他们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为主,处于产业链低端,而如今在出口减弱的情况下,他们越来越重视内需市场。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众多小、微型企业反映,渠道和品牌是横亘在外贸企业转内销的两大障碍。而专家认为电子商务是目前解决中小企业内销难得途径之一。在电子商务的世界里,只要企业上线,就有了销售渠道,而且这个渠道对所有企业都是公平的,不论地域和规模。在网上,企业会发现建立品牌的方式不是铺天盖地的高投入的电视广告,更不是超市、专卖店的渠道,而是论坛和QQ相传。

除此之外,据淘宝网消费者事业部总经理张宇介绍,电子商务减少了产品的流通环节,创造了更多的企业利润:全天候交易,消费者可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购买,方便快捷;网络运营成本远远低于传统渠道。

事实上,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在数年前就建立了广交会官方电子商务平台――网上广交会。网上广交会利用自身数十年积累的参展商展品数据库和客商数据库资源,通过与现场广交会业务的紧密结合,实现“网上洽谈,现场成交”,成为每届广交会现场成交的有力补充。网上广交会日均访问量达60万,在广交会期间日均访问量更高达700万。到目前为止,网上广交会己成功吸引了来自211个国家和地区的11万家国际买家会员和4万多家中国供应商会员。

上一篇:世界油价靠什么来支撑 下一篇:中国制造业步入“速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