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465例治疗体会

时间:2022-10-13 11:10:37

肛周脓肿465例治疗体会

【摘要】临床使用一次切开根治术、切开挂线术、切开部分保留皮桥术治疗各种类型肛周脓肿465例,治愈率为98.28%,并配合局部中药硝矾洗剂坐浴,以促进创口生长愈合。体会是肛周脓肿一旦成脓,应及时切开排脓,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手术关键是准确寻找内口和清理脓腔。

【关键词】肛周脓肿;手术治疗;体会

我院临床治疗肛周脓肿46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肛周脓肿患者465例,男性338例,女性127例,年龄14-75岁,其中14-17岁35例,18-50岁397例,51-75岁33例;病程2天-1年。其中低位肛周脓肿385例,占82.80%;蹄铁型脓肿11例,占2.37%;高位脓肿69例,占14.83%;急性脓肿432例,占92.90%;慢性脓肿33例,占7.10%。

2 治疗方法

2.1一次切开根治术:适用于低位性肛周脓肿

方法是在局麻或骶麻下,选择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作切口,呈放射状,左手食指插入肛管内,右手持血管钳离切口,使切口扩大,排脓通畅。浓汁排尽后,用探针从切口探入,寻找内口。内口一般在脓肿同位的肛隐窝或齿线附近的最薄弱处。探针穿出内口后,沿探针走向切口皮肤及皮下组织,使脓腔开放,切除内口,刮匙搔刮腔内腐烂组织,过氧化氢溶液冲洗脓腔。油纱填塞创口,塔形纱布外垫,宽胶布压迫固定。

2.2切开挂线术

适用于高位脓肿。方法是麻醉达效后。切开脓肿低位部分,用探针探入,找到内口后,穿出探针,橡皮筋挂线。一般7-10天收线一次,依据病情分1-2次。

2.3切开部分保留皮桥术

适用于蹄铁型脓肿。方法是麻醉达效后,切口选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或在两侧距肛缘外2.5cm处,由前向后作弧形切口,5点、7点位保留皮桥,长约0.5-1cm,在6点位肛缘作一放射状切口至脓腔,探针探入,寻找内口,找到内口,切开脓腔,清理脓腔内腐烂组织,并使引流保持通畅。以纱条置于两侧脓腔创口,并包扎。

2.4术后处理

(1)适当给予消炎、止血、止痛、润肠通便等药物治疗;(2)用硝矾洗剂坐浴;(3)较深脓腔的可用甲硝唑液(或替硝唑)冲洗7-10天;(4)用油纱或生肌膏纱条换药至痊愈。

3结果

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治疗肛周脓肿465例,一次治愈457,二次手术5例,遗留肛瘘3例,治愈率达98.28%,无失禁、狭窄、排便困难等后遗症。疗程为12-45天,平均22天。

4讨论

4.1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其发病主要是肛腺感染所致,本组肛周脓肿以18-50岁居多,有397例,占85.38%。肛腺的发育和功能主要受人体性激素调节,青春期人体内性激素开始活跃,致脂腺特别是肛腺发达,分泌旺盛,遇有感染因素,易患脓肿。

4.2肛周脓肿一旦成脓,应及时切开排脓,因其自行溃破较难,而脓液易向周围薄弱处扩窜,加重病情,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应及早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4.3肛周脓肿的手术关键是准确寻找内口和清理脓腔。采用一次根治手术,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疗程,不遗肛瘘,避免二次手术。周围的血管、神经很丰富,手术切开皮肤后,应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括约肌、肛提肌和肛尾韧带,以免损伤肌纤维,影响功能,同时避免损伤较大的神经和血管。切口长度视脓腔大小而定,宽度视脓腔深度而定,一般以引流通畅为度。对肛提肌以上的脓肿,处理要慎重,不能轻易一次切开,高位脓肿作切开挂线术时,由于其内口多已闭合,在寻找内口时,以球头探针与肛管直肠环上方的肠壁最薄弱处穿出,即为内口。

4.4本组有5例术后复发脓肿、3例形成肛瘘,主要原因是手术时,未探清并切除内口、脓腔内隔膜未完全敞开。

4.5硝矾洗剂组成为:朴硝、硼砂、明矾。朴硝性寒,味苦咸,外用具有清热消肿止痛的功效;硼砂性凉,味甘微咸,无毒,具有清热解毒,防腐;明矾性寒,味酸涩,无毒,主要功能为收敛、止血、杀虫,燥湿止痒,解毒定痛,化腐生肌。三药合用,具有清热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祛湿止痒之功能并有杀虫、化腐生肌的作用。术后使用硝矾洗剂外洗坐浴,可促进伤口生长愈合,同时可防止湿疹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任建国 主编 中医肛肠病学科学出版社2003:107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居家注射胰岛素的若干问题及护理干... 下一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