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例

时间:2022-10-13 11:03:09

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例

当前,教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要真正较好地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认识到位,处理恰当,才能生成课堂无法预约的美丽。古人云:凡事预立,不预则废。因此笔者认为新课程下教师有必要科学而精心地进行课堂教学预设,为精彩的课堂生成而准备。

1.学习者、教学资料

1.1 学习者的预设——全面了解

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数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生,预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面对我们的学生,在备课时,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②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③哪些内容自己能学会?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④对于设计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想法?⑤对于设计的情境、活动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又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去思考2,去操作?……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估计,从而预设配套的调整策略,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

我在进行《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以下简称《选择职业》)课堂教学设计时,先对我的学生做了这样的分析: 作为中职生从初中走入职业高中比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多一次专业的选择,财会,农经,计算机三个专业可以说是他们最初的兴趣和专业爱好倾向性的体现,下学期又要去校外专业实习,对于孩子们来说选择合适的职业有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也是他们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理性思考。他们渴望在职业的选择方面获得比较多和比较贴合他们想法的指导,这是最好的心理需求。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专业和文化课的学习,具备独立探究,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电脑和网络多渠道的获取职业选择方面的观点和案例,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众多的职业选择的看法又显得犹豫茫然。

1.2 教学材料预设——整合丰富

教学中,组织不同的材料或对相同材料的不同组织,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就截然不同,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往往会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及语文能力的形成。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传统的教材观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设计,于是教学设计变成教材的复制,课堂成了教材的“演绎”。就是因为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单一枯燥,没有价值,没有典型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或者使用不当,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如何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材料?教材中的学习材料如何使用?如何充分挖掘学习材料的价值?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思考的问题。

《选择职业》一课是一篇老课文也是一篇经典课文,对于职中的学生来说,定位在理解和体会马克思的择业观,以及选择为全人类解放的职业显得有点空洞,不如贴近学生的实际,来选取辅助教材的资料提高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处理第一个教学活动的:

准备一份测试卷是有关人的气质的60道问答题,没有对错之分,回答时不要猜测什么是正确答案,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与真实想法作答。每题设有五个选项: A很符合B比较符合C介于中间D不太符合E很不符合。

(1)宣读评分标准,学生根据标准确定分数

(2) 发放印制气质类型对应的分数资料,让大家确定自己的气质类型

(3)发放印制的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适合职业情况,让大家初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取向

要学生明确:这只是一个测试,并不是靠它就可以选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也不是说它就可以决定我们的未来,不要忘了:“奋斗改变命运,努力才会成功。”接下来(过渡)我们研究伟人马克思他的气质和性格,看他在选择职业时是如何考虑的。

1.3 课堂流程预设——弹性灵活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虽然每个教师在课前都不能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和突发的种种“意外”,但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教师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在课前准备了教学软件,而课上电脑出现故障或突然停电;课堂上学生对某个问题兴趣盎然,争论不休,不能按教学计划往下进行等等。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不仅要广泛的收集材料,精心设计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而且要在每个教学环节有多个方案,以便对付各种各样的教学意外事件。各个教学环节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课堂变化情况灵活调整,使教学路径弹性可变,这样,一旦在课堂上遇到“意外”也不至于束手无策。我对《选择职业》第二个教学活动做了这样设计:

1.投影马克思的《我的自白》. 从马克思的这份自白中,你能分析马克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潜在个性特质吗?

师强调要从自白的具体话中分析,可以按小组讨论研究。

2.请大家根据上面所分析出的马克思的诸多个性特点设计一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马克思可从事的具体职业有哪些?

投影明确:参考:医生、律师、法官、教师、政治家、新闻工作者等。

3.他最终选择了怎样的职业?马克思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他所向往的职业是什么?

投影明确:思想家、革命家。最终目标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克思所向往的职业是能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2.1 快速阅读,明确马克思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职业?

学生浏览全文后回答,答案允许有不同,可能主要有三类代表:

1.“选择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的”“我们自以为适合的职业”,(答案出自1、5自然段)

2.选择使“人类幸福”和“我们自身完美”的职业(答案出自26节),

3.选择一种“使我们有尊严的”、“深信其正确的”、“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答案出自第19、17自然段,持此类看法的占大多数)

提示:应该选择“怎样的职业”?最适合是哪一个答案呢,在学习了本课以后相信大家会自主得出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2.2 快速阅读6-16自然段,找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哪些原则?在文中把相应的语句画出来,并概括出要点。(同桌讨论)

(1)第6自然段,虚荣容易让人丧失理智,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的安排。

(2)第7自然段,职业不是用来炫耀的。

(3) 第8自然段,不要用幻想把职业美化。

(4) 第9、10自然段,我们的父母在我们被感情蒙蔽、丧失理智时支持知道我们。

(5) 第12自然段,社会上的关系对我们选择职业的影响。

这几段的中心就是:要理智选择,务必克服虚荣心。

板书:克服虚荣心

2.3 阅读13-15自然段,说说作者提出体质与选择职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自主、合作、探究后明确:超越体质限制,我们会垮的。我们应该选择与体质相匹配的职业,那样才能甘心工作。如果体质略有赢余,那就更好了。

板书:体质

阅读第16自然段,选择力不胜任的工作,就会自愧无能,妄自菲薄。

自主、合作、探究后明确:"力",不仅指体力、体质,还指能力。所以要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

板书:能力

第四步、学习方式预设--自主探究。

现代教学论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但究竟怎样的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哪些地方有必要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这些值得我们在设计每一堂课中所思考和关注。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的、有个性的孩子,它是有计划的,又是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师只有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对语文课堂生活进行充分地预设,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动有效!

上一篇: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下一篇:浅析实验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