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

时间:2022-10-13 10:43:43

浅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

【摘要】第三方评价体系在高职教育中实施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观念的创新,可以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提升高职院校吸引力;完善教学等各方面质量评价机制,提升评价功能。

【关键词】高职;铁道信号;第三方评价体系

第三方评价体系在高职教育中实施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观念的创新,可以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提升高职院校吸引力;完善教学等各方面质量评价机制,提升评价功能。

一、第三方评价体系的内涵及意义

传统的高职教育的评价模式由于种种原因,在评价方式、内容和结果上很难实现公平、公正,导致评价结果缺乏真实有效性。所以这样的评价模式,难以映射出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政府将评价权利下放到院校自身,使第三方评价主体参与到评价中来,多元化评价主体都参与到第三方评价机制当中,评价主体可以根据客体的现实和价值取向,对高职教育做出更加真实的评价,第三方评价体系对于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学生选择报考铁道信号专业的主要原因就是较高的就业率,而这种高就业率来自于社会的评估和市场需求。第三方评价体系的主要特色就是凸显市场需求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同时,第三方评价体系可以为铁道信号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评价机制的改革提供基础。第三方评价机制有助于实现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深入了解,从而增强高职院校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存在人才培养质量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短缺和社会服务功能薄弱等问题,人才培养方向和社会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质量评价机制和体系,第三方评价机制促进政府、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不同社会资源的拥有者参与到高职教育的评价中去,对高职教育和社会环境产生多方面作用,有助于高职教育明确人才培养满足经济社会、行业企业的要求,在社会上有助于调动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的积极性,营造高职教育发展的整体氛围,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发展。

二、第三方评价的特点

第三方评价有着独特的优势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独立性。第三方评价的独立性主要是指评价主体必须独立于被评价的对象之外,两者无隶属和利益关系。评价主体独立于被评价对象,能不受干扰地独立进行评价,可避免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和做结论时避重就轻、不做出客观评价。

(二)客观公正性。第三方评价独立性的特点有助于保障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从而可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三)专业性。第三方评价机构拥有专业的评价人才和评价技术,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优势。在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指标的制定、评价数据的处理、评价结果的判断等方面拥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化工具,可大大提高评价的科学化水平,且有利于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而且第三方评价由于其评价人员的专业性及科学性,可以有效利用资源,控制成本,实现收益最大化。

三、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方评价也可称为社会评价,主要包括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间接地评价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绩效。第三方评价的主要特点是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无隶属关系,但却是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评价的标准或内容需要评价组织主体和评价主体达成共识。为了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实现对现行评价机制的“扬长避短”,达到可行性和有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准则。

(一)达成评价主体认同

20世纪80年代末,著名评价专家枯巴和林肯在反思、批判前三代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代评价理论。第四代评价关注价值多元,将权力赋予利益相关者,坚持协商和共识的原则,通过分担责任、兼顾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意愿,充分采纳各种意见和建议,调动各方积极性,在早期就培养出参与者对后续项目足够的支持与责任,从而提高评价效用,使评价更容易付诸行动。可以认为,只有当评价本身得到评价者、被评价者、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都认同且愿意共同合作时,评价才可能被有效地加以运用。第四代评价理论在当前国际教育评价领域表现出很大的优势,对开展第三方评价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以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为主体,相对单一、稳定,而第三方评价需要突破现行评价基本限于“局内”利益相关者的内部评价视界,将各利益相关方作为评价主体,呈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协商使各评价主体达成对评价活动的认同与共识。只有各个评价主体对评价的缘由、目的和意图、评价的价值选择、组织和实施、信息收集和处理、评价结论及其运用等进行广泛协商,达成共同的“心理建构”,形成共同接受的评价价值,他们才可能认真、深入地参与评价,高职专业也才有望获取全面、客观、权威、公正的评价信息。

(二)凸显专业特性

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活动的基本受评单位是“专业”,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改变以往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从专业实际出发,努力把握专业特点,研究凸显专业特性的评价标准。专业特性主要是通过毕业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体现的,这是由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和内在性决定的。独特性表现在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定要掌握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专业能力,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专业特色各不相同;内在性表现在学生掌握独特的专业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甚至终身专业工作的成败。

(三)突出人才培养绩效评价

人才培养是高职专业的核心功能,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涵盖输入、运行和输出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牵涉到高职专业建设的所有方面。因此,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应尽力保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但是,根据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的主要目的。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科学消费理念引导机制构建 下一篇:安阳市文峰区居民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