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32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3 09:29:46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320例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5年3月~2006年9月收治老年性白内障320例(332只眼,其中糖尿病患者老年性白内障10眼,青光眼术后老年性白内障6只眼,高度近视者老年性白内障4只眼),男138例(142只眼),女182例(190只眼),年龄45~90岁。术前视力光感~0.5,其中视力≥光感而≤0.05者96只眼,0.05~0.1者120只眼,0.1~0.3者106只眼,0.4~0.5者10只眼。晶体核硬度Ⅱ级核22只眼,Ⅲ级核240只眼,Ⅳ级核68只眼,Ⅴ级核2只眼。

手术方法:所有手术均由经验丰富的手术医师在球后麻醉下完成,行常规角膜缘后巩膜隧道切口或透明角膜切口(抗青光眼术后),完成辅助切口,注入黏弹剂,用撕囊针或撕囊镊连续环形撕囊,直径约6mm,水分离,超声乳化晶体核,吸出皮质,根据情况抛光后囊,注入黏弹剂至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mg。

术中并发症:术中后囊破裂2眼,破孔小且局限,后弹力层脱离2眼。

术后处理:常规点碘必珠滴眼液1个月,逐渐递减滴眼次数。

结果

全部门诊手术,术后1天、3天、1周、2周、1个月、3个月复查。

术后并发症主要为:①角膜水肿,大部分于术后3~7天消失,其中2眼角膜水肿15~18天恢复透明(为Ⅴ级核)。②房水浑浊,术后3~7天消失。③一过性高眼压2眼(为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前房注入黏弹剂所致),用药后正常,未留下严重并发症。

术后视力:术后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1.0者87只眼,占26.2%;0.5~1.0者168只眼,占50.6%;0.3~0.5者60只眼,占18.07%;0.1~0.3者10只眼,占3.01%;0.05~0.1者4只眼,占1.12%;≤0.05者3只眼,占0.09%。

术后眼底检查所见:年龄相差性黄斑变性5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只眼,青光眼视神经损害4只眼,高度近视黄斑病变2只眼。

讨论

白内障惟一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超声乳化手术因具有切口小,术中眼组织稳定性强,眼内组织损伤小,手术安全性好,视力恢复快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组患者经过白内障手术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7只眼视力提高不理想,主要与眼底病变有关。

为了减少白内障手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满意的视力,减少因术后视力差而引起的医患纠纷,手术前后尤其应注意:术前详细询问病史,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不能窥进眼底者,可采用查光定位、色觉VEP等;做好术前黄斑功能检查,推测白内障手术后可能获得的视力,与患者做好沟通。术中完整的连续环形撕囊是超乳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撕囊时动作轻柔;避免并减少后囊膜破裂,术中采用小切口,保持前房的密闭性,降低灌注压,注意抽吸平衡,避免前房涌动,均是避免后囊破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吕旭菁.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形成因素分析.临床眼科杂志,2005,13(4):348-349.

上一篇:倍他司汀治疗突发性耳聋36例 下一篇:表麻下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