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问题

时间:2022-10-13 09:29:43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问题

摘 要: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形式,那么如何让课堂的教学效率更高呢?我认为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多表扬与多鼓励等方面入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习兴趣 理解吸收 表扬与鼓励 教学效率

怎样提高高中学数学教学效率呢?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与获取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从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改实践中得出,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的结构。在新课改的理念下,重视培养和提高数学思维。

一、从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如何把这个目标变成现实?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是构成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资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丰富多彩的。为此,可以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通过对学生的了解,设置他们在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循环结构时引进电脑病毒事件“熊猫病毒”,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产生好奇心,并由此产生求知欲望与热情,对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应当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预习少,尤其是我们学校的“三类”学苗,课前预习就尤为重要。在课改的大潮中,我校提出了生态大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预习、展示的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讲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所采用的“三型六步”的方法,效果显著,使学生、老师、学校都得到了发展。对于一些综合题,在预习课上,要挖尽条件,点其窍门,减缓坡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也便于学生吸收。

需要指出的是,设置问题时要尽量具体,环环相扣,而且要多范围,最后也要有“从中你有什么收获”这样的总结性问题,切忌蜻蜓点水,不深不透。

三、及时表扬与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课堂教学中,要对同学们的热情态度和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如在讲完一个展示内容后,让学生互相质疑,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产生问题互相讨论,最后老师要给出正确的评价及答案。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提一些基础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当学生的解题方法新颖时,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时,当学生表现出刻苦钻研精神时,都要给予适度的表扬,以增强学习信心,达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目的。

四、优化导学案的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恰当地把导学案的各部分进行搭配,设计合理导学案的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导学案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要回归认识的最初,也就是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导学案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教学内容。严格控制教学内容,不增加难度,不降低要求,力求把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具有激情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 下一篇: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如何渗透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