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的中医药治疗

时间:2022-10-13 07:21:37

胸痹的中医药治疗

【关键词】胸痹;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20-0069-02

胸痹西医称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疾病。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阔加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胸痹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曾经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亦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问痛,两臂内痛。”《灵枢·厥论》篇还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种真心痛讲的是胸痹重证。

1 病因病机

胸痹的病因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有关,其病位在心,与脾肾有关,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的亏虚,标实为阴寒、痰浊、血瘀交互为患。

2 辨证要点

2.1 辨标本虚实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首先当掌握虚实,分清标本,标实应区别阴寒、痰浊、血瘀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

2.2 辨病情轻重疼痛持续时间短暂,瞬息即逝者多轻,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者多重,若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不休者多重症或危候。疼痛遇劳发作,休息或吃药后能缓解者为顺症,服药后难以缓解者常为危候。

3 辨证论治

3.1 心血瘀阻证症状: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胛,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劳累或暴怒加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鉴于血瘀与胸痹关系密切,活血化瘀法已成为治疗胸痹的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若血瘀轻者,可用丹参饮为治。

3.2 痰浊壅塞证

症状:胸闷重而心痛轻,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涎,舌体肥大目边有齿痕,苔白,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汉代张仲景认为,胸痹心痛是阴气虚于上,痰湿等阴邪上乘阳位,痹阻胸阳而致,在治疗上创立了宣痹通阳大法。临证时,痰浊与血瘀往往同时并见,因此,通阳豁痰和活血化瘀法经常并用,但必须根据两者的偏重而有所侧重。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3.3 阴寒凝滞证

症状: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息不得平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冷,甚至手足不温,冷汗不出,胸闷气短、心悸、脸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治法:辛温通阳,开痹散寒。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正常与否与寒热关系密切。辛温通阳使气血流通,疼痛缓解,适用于胸痹寒凝血脉,特别是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发作可收到快速止痛效果。

方药:瓜蒌薤白白酒汤加味。

3.4 心肾阴虚证

症状:心疼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膝酸软,头晕耳呜,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方药:左归饮加减。若阴虚阳亢者,加钩藤15g,石决明20g,鳖甲20g。

3.5 气阴两虚证 症状:心胸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无力,声息低微,面色咣白,易汗出,舌质绛红,舌体胖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临床观察,胸痹不同程度存在气阴不足的情况,近年来,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胸痹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临证中可根据气虚与阴虚的程度灵活应用补气药与滋阴药的比例。

方药: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

3.6 阳气虚衰证 症状:胸闷气短,甚则胸背彻痛,心悸汗出,良寒肢冷,腰痰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若见面色唇甲青紫、大汗、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乃心阳欲脱之危候,可重用红参或别直参、附子、龙骨、牡蛎,以回阳救逆固脱。

4 其他中医药疗法

4.1 药茶 (1)三七花参茶:取三七花、参三七各3g,沸水冲泡,代茶频饮。药理分析发现,参三七有活血祛瘀止痛功效,对胸痹者能起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2)麦冬生地茶:以麦冬、生地黄各30g,代茶饮服,不仅有明显的清热养阴作用,而且能补气和养心,有助于改善心肌营养,提高心肌耐氧能力。药理实验发现,口服麦冬煎剂能缓解心绞痛及胸闷等症状。

4.2 中药外敷

将半尺大葱白切碎,灶心土、吴茱萸、薄荷各120g,将诸药一起压碎,放在无油锅内,兑适量酒拌湿,炒至烫手时即装于布袋内,患者平卧,将药袋放在心前区,每次敷药半小时或更长时间,为了保持药物的温度,最好在药袋上覆盖一只热水袋,一般在睡前敷。本方药物能温通胸阳,活血止痛,疏肝理气,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有缓解作用。

4.3 针灸治疗

(1)单纯针刺:针刺可以补虚泻实,治疗胸痹时一般选取与心相关的特定穴为主。主穴:内关,心经及心包经腧穴,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心包经的内关穴可显著改善心肌缺血,还可保护心肌细胞免于在急性心肌缺血期间受损。

(2)针药结合:随着实验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方法的多元化,针药结合治疗胸痹比单纯针灸或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例如于松华等治疗33例胸痹患者,用5%葡萄糖250ml加5mg硝酸甘油静脉点滴,且配合针灸治疗,取穴内关、合谷、心俞等。

5 体会

临床上胸痹患者较多,一般服中药的患者病程都比较长,服用过一段时间西药,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会来中医院服中药,此种病人多存在心肝。肾的虚弱,夹杂有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实证病变,虚实夹杂,病积日久,因此此时必须询问病史,认真辨证,细分属性,在治疗胸痹时常会运用瓜蒌、薤白、桂枝、半夏等理气化痰之品,同时运用行气活血化瘀的丹皮、川芎、红花、桃仁等药物。还要根据辨证后加用补虚的中药。总之,在治疗胸痹时必须抓住病所,灵活运用。另外做好病人心理工作,使病人情志舒畅,不要有心理负担,以利气血畅达,脏腑互相协凋。

上一篇:浅淡中医治疗黄疸 下一篇:肺癌患者心理特征分析与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