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观点 提高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13 07:11:36

转变教学观点 提高教学质量

在新课标下,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在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讲解,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因而,高中数学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即学生在听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演示,适当做好笔记,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教师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而在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上,而应该向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层面上发展。然而这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既定的模式可以借签,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慢慢渗透,逐渐形成。现就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数学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转变教学观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数学课的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融合点,进而体现出教学活动的民主性,增强其实践性;首先,要营造民主、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即将讲授的知识为前提,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情趣得到陶冶,思绪得到启迪,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目前,新课改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应从过去的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以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角色与职能的转变,也必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与学生观,不断发扬学生民主,尊重学业人格。对学生充满信任与理解,通过创设情景,营造环境,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学生的不同看法不要武断的否定,而要耐心地听取,积极的引导。使学生的创造力表现成为一种自主的活动。

教师通过导入提出问题后还要注意学生的反溃。教学中要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请学生献计献策,不断的改进教学。要学会赞赏每―位学生,让学生看出自己的点滴成功。对学生大胆探索、敢于质疑的表现,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赞赏,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同时,在教学中可以借鉴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多向交互的空间。如模仿电视栏目“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要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中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讨论、辩论、演讲、编报、模仿游戏、主题班会,行为训练等活动都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大的人格空间、思维空间,选择的空间和发展的空间。

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不同,环境条件出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他们对教师所施加影响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关心信任每―位学生,适应不同层次的水平需要,给不同层次学生不同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机会。

二、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比如高中数学的函数部分,讲到供需函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造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站在消费者和供货商两个不同立场上思考,看两个函数有什么特点?受那些因素影响;又如何随着价格变动?如何达到两者平衡?学生通过亲身体会,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激发了学习兴趣。再遇到商品价格问题自然就会联想到数学或者供需函数问题。

三、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深入思考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资料解决问题并亲自参与到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学生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四、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不要认为把知识教给学生就完事大吉,还要运用变式教学教会学生对数学中的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分析和思考,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给人以新鲜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时兴趣和热情。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电脑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应用电脑更多的是聊天、看电影、打游戏,真正用在学习上的很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使课堂容量增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趣昧性。教师在上课时基本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否让学生也参与到课件的制作中呢?不会做,没关系,有些简单的课件可以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制作方法,即使复杂的也可以引导学生查询相关的资料自主学习制作。

总之,高中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而学生发展的原因是学生自身内部的矛盾变化。只有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地去活动,教学才有真正的意义。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通过数学课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求新、求实、求活,这是数学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使其逐步完善,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上一篇:浅谈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下一篇:简析初中英语的句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