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我的家

时间:2022-10-13 05:38:26

近年来,随着朝韩局势的演变,朝韩战争题材的影片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太极旗飘扬》到《海岸线》,从《共同警备区JSA》到《韩半岛》,无一不让人们对这一段正在发生的历史更加关注。而前不久的一部影片《走进炮火》让我们从另外一个侧面对那一段历史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影片以1950年的朝韩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在正规军离开浦巷前往洛东江阵地之后,71名韩国学生死守阵地,与朝鲜人民军展开激烈战斗的故事。影片反映的是韩国学生兵在6.25韩国战争中的真实经历,也是导演为纪念朝韩战争60周年而作。

是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而影片中的这71位小英雄在战场上奋力拼杀,用不屈的精神扭转了战争的局势,用宝贵的生命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但是今天却很少有人记得这71名学生兵当年浴血奋战的悲壮事迹。透过纷飞的战火,我们不难发现影片透过这71个学生兵向观众展示了一连串炮火中的真挚情感:母子情深,情同手足。

一、母子情深

吴张帆的妈妈,是影片中出现的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她没有说话,没有太多的动作,只是在送别儿子的时候,眼神中流露出不舍与流连,泪光里噙满了依依不舍,眼神中流露着伤感的祈祷:“孩子,为了妈妈,要保护好自己!一定要活着回来!”

在决战就要来临的时候,吴张帆还忘不了拿出纸和笔,把纸铺在枪把上,满怀深情寄托着自己对母亲的思念,身边的一切让他无所适从,让他不由得想起远在家乡的妈妈。他多想再看到妈妈,多想再回到妈妈身边啊!可是,残酷的战争无情地把一家人分隔两地,狠心地把儿子们从亲人手中夺走。吴张帆恭敬地捧出妈妈临行前为自己准备的一身洁净的贴身衣物,虔诚地穿在身上,他知道,这一战也许将是永别,也许他再也见不到妈妈,他要穿上妈妈临行前给自己准备的衣物,在妈妈的呵护下走向战场,在妈妈的拥抱中与敌人决一死战。

二、情同手足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朝鲜与韩国同处朝鲜半岛,两国人民喝着同一片海域的水长大,每天说着同一种语言,甚至每天吹的海风都是同一个味道。但是因为历史和政治原因他们不能成为一家人,不能在一起共度佳节。这是人民的痛苦也是历史的遗憾。也正是因为这些痛苦和遗憾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一次又一次兄弟间的互相残杀。

而片中的两位男主人公作为性格不同、经历不同的双方,又在战场上演绎着真挚的兄弟情谊。被征召入伍的新兵吴张帆性格内向但意志坚定,战前临危受命,被姜大尉委任为中队长;由于杀人未遂本该送往少年感化院的具甲兆狂放豪气、身手敏捷,选择了志愿加入学生兵的行伍之中以替代服役,对即将袭来的杀父仇人朝鲜人民军却深恶痛绝。两个少年年龄相仿却在训练当中互不相让,甚至发生口角,拼得你死我活。而在最后的浦巷一战中他们共同杀敌经受了历练,消除了误会,升华了友谊,最终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并肩。一个冷静果断,一个机智勇敢,是战争让他们凝聚到一起,也是战争让他们消除隔阂共同奋战。

三、结语

学生参与战争是一个国家的无奈和不幸,谁都不愿意拿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当作赌注。当然也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才会让手无寸铁的学生兵荷枪实弹,征战沙场,但这样一来将使整个民族面临为难时刻。因为战争给一个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骨肉分离,更是民族的灾难。

影片《走进炮火》带观众回到60年前真实的一幕中,让不曾感受到当时惨烈战争的现代观众从心底体会到没有当时的这些“稚气未脱”的勇士,就没有今天韩国的一切。影片《走进炮火》作为一部战争片,选取学生兵作为主角其用意显而易见,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希望,然而他们却没有丝毫作战经验,从未上过战场,甚至从未拿过枪也未曾见过横尸遍野。虽然他们还年轻,虽然他们还满身稚气甚至玩世不恭,但是经过炮火和鲜血的洗礼,他们将成为真正的战士,当然也会因为他们的英勇与无畏被载入历史成为永恒!

上一篇:到底意难平:《单身男女》琐思 下一篇:彩信手机报盈利模式现状及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