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减持审慎 国有股转让加速

时间:2022-10-13 05:20:37

国有股减持审慎 国有股转让加速

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被人为分割为流通和非流通两部分,二元股权结构的存在,造成市场的不统一,上市公司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难以确立,股票市场功能难以深化,并从制度根源上产生了中国股市的过度投机,市盈率的畸形。这对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有股减持方案严重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公平原则,引发了股市全流通并轨必然会带动流通股股价下跌的股民预期,造成股市长期低迷。2002年6月24日,国务院决定,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虽然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已经得到政策明确,但股权结构的缺陷使未来的股市政策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导致投资者缺乏长期投资的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股票市场的活跃和投资者的信心。因此,从长期看,优化股权结构,推动国有股减持和非流通股流通是规范股份经济和股票市场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中国股票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基本要求。管理层一定要解决好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人为割裂的二元结构问题。但由于国有股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和全流通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相关各方的利益,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制定出系统性的、市场广泛接受的的实施方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是新一届政府的必然选择,政府不会贸然采取措施来触动国有股减持或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轨这一极为敏感的问题,因此,2003年政府出台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或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轨方案的可能性极小。

尽管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在2003年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其他与上市公司收购有关的配套文件及一系列规范并购重组的法律法规陆续实施,尤其是十六大提出的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为国有股的转让创造法律和制度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股减持和流通的前提是产权清晰化,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将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问题将得到解决,并将大大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有利于减少行政干预、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有利于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中的退出、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的进入,国有股权可以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民营资本和外资,也可以通过MBO方式转让给上市公司管理层,国有股转让有可能大大提速。2003年,国有股转让提速为新的重组带来新机会,并对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上市公司以市场化为取向、融入国际产业整合为目标的新一轮并购重组将大规模展开,新一轮并购重组无论在深度、广度还是持续时间上都将远远超出以往的并购活动,从而为上市公司、投资者及其他参与主体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上一篇:机构投资者力量增强 下一篇:证券市场开放进入实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