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财团“中国能源城”构想

时间:2022-10-13 03:35:35

海湾财团“中国能源城”构想

日前,神秘的海湾金融所联合国际能源投资企业海湾能源公司与河北省三河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了意向书,出资50亿美元打造中国能源城。这是海湾金融所与海湾能源公司在中国的第一笔投资,也是中东财团在中国的最大单笔直接投资。

海湾金融所是中东地区最知名的投资银行之一,而海湾能源公司是一家以能源和能源相关领域投资为核心业务的国际公司,中国能源城是这两个公司携手打造的能源城国际网络中的第三个项目。倘若这个项目能够批准,中国将拥有首个为石油天然气企业提供服务的商业与居住中心,同时燕郊当地的经济也将随之迅速发展。但是,因为国家现在对外资进入房地产严格控制,加上现在经济发展过快,国家严格限制大项目的投入。基于以上原因,业内人士对此多持观望态度。

致力服务全球能源名企

7月17日,三河市市长张金波与海湾金融所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成员伊萨姆・贾纳尼共同签署意向书,表示将在距北京市中心30公里的燕郊商业区,规划13.4平方公里,建成一处满足国内外能源公司需要的综合商业中心,其中包括别墅、住宅与公寓、大型购物中心、医疗与娱乐设施、图书馆、文化与展览中心等。海湾能源公司CEO史蒂夫・麦克米伦在谈到中国能源城的设计理念时表示:“中国能源城将致力于为全球最著名的能源公司提供服务,为保持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地位提供支持,并将中国能源城定位在亚洲轻工业的前沿。”

据报道,能源城提供设施包括:一个卡塔尔的能源交易所的分所,一座提供能源教育课程的科技园,一所中阿商学院,学院将用英语、中文和阿拉伯语教授商学院课程;一个搜集并传播与能源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库;一个提供从全球各地搜集来的实时能源市场信息、分析成果和数据的能源监控中心;一个开发与能源和高科技相关的投资产品、房地产开发和私人股权的高科技库;一座汇聚领先的银行和保险行业公司的金融服务中心。

其中将要建立的提供能源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部门,国内各方对此都是持肯定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史丹说,“弥补了中国能源专业服务业的空白,尽管国内也有这样的少量服务机构,但是没有专门的机构。”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现在国际油价的复杂多变,已经不再像原先那般简单,这时候这样的专业的信息处理机构出现非常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同时,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主要着力于石油的开发研究;而中国是世界上的消费大国,主要着力于石油消费研究,这样两者容易产生碰撞,有利于双方的发展。”

同时,伊萨姆・贾纳尼还透露,目前海湾金融所正同中国的咨询公司合作,正对备选地点的适宜性进行评估,希望尽快完成收购,然后将开始进行总体规划。燕郊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刘副主任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具体的建设日程表和其他有关细节,并等待国家部门对该计划的批准。”

“石油美元”放量京东

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海湾国家变得越来越富裕,投资意识不断明显。近几年中东地区“石油美元”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各种资产的最重要买家之一。虽然对中国市场并不熟悉,但“石油美元”已经开始注意中国这个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据统计,最近有媒体对十多位海湾投资者的调查显示,他们打算将10%-30%的投资组合资产配置转向亚洲。同时,“中国正是在亚洲建设能源城的理想目的地。” 麦克米伦说。燕郊管委会工作人员也曾表示,海湾金融公司早在一年前已经表达了投资意向。史丹说,“中东的石油资源有限,中东国家必须利用现在油价居高不下,进行海外投资,为日后油价下降做好准备。”

同时,这次选择在中国投资建设能源城,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对石油的需求也是分不开。对于此次投资,伊萨姆・贾纳尼就曾表示,“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增加到每天730万桶,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为中东能源企业创造了无限商机。”史丹也表示,“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已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同时,中国以及中国能源行业逐渐对外资开放,这样的能源城项目必须选择有能源需求和对外国投资开放的国家,所以中国就入选了。”

对中国而言,能源城的建立也是有利的。能源工业正迅猛发展,能源城能够加强中国与中东地区石油天然气生产国以及亚洲主要能源市场的能源贸易联系。同时,“这个中国能源城的建立必定是阿拉伯对中国投资的开始,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阿拉伯投资者会将目光投向东方。”白明说。

此外,中国能源城是海湾金融所和海湾能源公司携手打造的国际能源城中第三个项目,另外两个项目是卡塔尔能源城以及印度能源城,前者总投资为26亿美元,位于卡塔尔多哈市北部,于2006年3月启动,后者位于孟买的新国际机场,占地600多英亩,于2006年10月启动。

尚处试水阶段

燕郊有着“京东硅谷”的称号、雄厚的产业经济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完备,近年来已有数十个别墅和住宅项目在此处建立。“对于一个新区的发展来说,雄厚的产业基础是其发展建设的必要支撑。”史丹表示。同时,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理位置也是其自身的优势,“它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间。一边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一边是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核心城市。”史丹表示。

倘若这个能源城能够建立,将肯定给燕郊带来的巨大利益。“如果没有好处,我们也不会签订意向书。”刘副主任透露。“能源城的规模完全可以促使相关产业在燕郊落地生根。”史丹说。更有房地产业内人士预测,燕郊的房价将一路上涨,突破6000元/平米完全可能。

但是,在这次合作中两方的态度截然相反。海湾财团对这件事情是大加宣传,而中方却较为慎重,据记者观察现在市面关于能源城的相关信息都是外方放出。当记者采访燕郊经济开发区的管理人员时,他们不愿对此事多做说明。管理委员会刘副主任表示:“我们和外方签订合同规定不能随便宣传,至于外方自身的宣传是允许的,现在一切工作还需要国家的批准。”

“国家对能源项目控制一向非常严格,特别是这个项目有房地产投资的性质,国家现在也严格限制外资进入房地产。加上中国现在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正在加大对投资和信贷的宏观调控,肯定会在严格限制大项目的投资建设。”白明说。

其实,能源城现在还处在一个开发设计的理念阶段,燕郊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只是签订了一个意向,并不能够表示这个能源城一定能够修建,谁也不能够保证这点。”

在这个能源城的具体规划中,提出建造一个石油交易所,这是国内专家认为最受质疑的一点。“中国特殊的能源市场,并不适合建立交易所。中国石油公司进口多少都是国家事先安排好的,没有办法上交易所交易。中国以前的能源交易所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早夭了。”白明表示,能源交易所的运行需要货币能够自由兑换。但是人民币是不能够自由兑换的,加上现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国家根本不可能放开对人民币的管理。

上一篇:创新型基金 稳健收益新品 下一篇:五大电企上书遭拒电改困境亟待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