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组培容器苗促成关键技术

时间:2022-10-13 03:32:43

蓝莓组培容器苗促成关键技术

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桔、蓝浆果,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odeae)植物,是新兴功能型水果,它以优异的品质、优良的加工性能、独特的保健功能而迅速成为世界第三大浆果,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成为当今世界上新兴栽培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但国内蓝莓种植刚刚兴起,近几年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蓝莓种苗的需求量也大幅增长。蓝莓组培育苗是一项高效的种苗繁殖技术,为此我们于2010~2012年间开展了蓝莓组培容器苗促成技术研究,包括瓶苗的瓶外生根驯化、盘苗小苗上钵移栽、大棚营养钵容器成苗等各个环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育苗基质、设施。研究认为:瓶外定苗后20天新根生成,3~4个月后小苗长到5~10cm,达到了可移栽营养钵标准;5个月小苗长成40cm以上,达到了成品苗可出圃标准,奥尼尔和顶峰蓝莓苗的出圃率分别为86.6%和88.7%,试验效果显著。

1 试验园区概况及试验效果

1.1 试验园区概况

试验园区设在诸暨市草塔镇上下文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较多,光照充足,年温差大,具有典型的丘陵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6.3℃,常年平均降水量1373.6mm,年均降水日158.3天,相对湿度82%,年均日照1887.6小时。

供试日光玻璃温室于2010年10月份建造,东西走向, 全钢架结构,长度40 m,跨度20 m,脊高5.5 m。玻璃温室专门配备湿帘与风机,并配有内、外遮阴及微喷灌设施。

1.2 试验效果

供试品种为南高丛蓝莓品种奥尼尔、兔眼蓝莓品种顶峰。选择植株均匀、健壮,苗高5~7cm奥尼尔与顶峰蓝莓的瓶苗各4500株,在试验园区的日光玻璃温室内分别定苗到20个方盘内,每个方盘定苗225株。定专人在生根阶段、营养钵移栽阶段以及容器苗成苗阶段,观察苗株生长并分别统计植株成活率。

试验结果表明:在方盘定苗生根阶段成活的奥尼尔苗4113株,成活的顶峰苗4221株;营养钵阶段移栽成活的奥尼尔苗3970株,移栽成活的顶峰苗4162株。奥尼尔和顶峰生根阶段的成活率分别为91.4%、93.8%,营养钵移栽阶段的成活率分别为96.5%、98.6%,出苗率分别为88.2%和92.5%。

本研究认为蓝莓从瓶苗定苗到营养钵容器苗,培育成品苗共需8~9个月,才能达到株高40cm、丛枝数2个以上、枝茎基部粗度为3~4 mm,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并充满整个基质空间,无病虫害的苗木出圃标准。我公司培育促成的奥尼尔和顶峰蓝莓苗,出圃率分别为86.6%和88.7%,试验也确保了田间定植的成活率。

2 促成关键技术

2.1 生根驯化阶段

2.1.1 室外自然光炼苗。生根驯化阶段是育成蓝莓组培苗后最重要的育苗阶段,室外自然光炼苗则是我们采用瓶外生根技术的首要环节。首先将室内组培瓶苗开瓶,放置室外自然光下炼苗3~5天,使其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提高小苗的抗性,再把组培苗用镊子从瓶内夹出,剪除容易污染生霉菌的培养基,把植株茎段整齐放在医用陶瓷托盘内,上盖双层湿纱布保湿,标明品种并送到玻璃温室定苗。

2.1.2 定苗基质准备。蓝莓小苗期对栽培基质的要求十分讲究。因此,我公司专门配制了疏松、有机质含量高、pH值4.5~5.0的1号专用基质,其主要原料为草炭。草炭具有保湿、透气、成本低、使用方便、固定植株力强等特点,有利于诱发根系生长。但草炭必须经过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杀菌处理,以彻底清除基质病虫杂菌,否则将影响小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势。专用基质拌匀后,其上盖塑料薄膜密封15天以上,备用。

2.1.3 日光温室方盘定苗。将事先准备好的5cm高、42.5cm四方的塑料方盘,每盆装平1号基质。小苗定植株行距2.8cm×2.8cm、深0.5~1cm,即每盘横竖各15株共定苗225株,并要求排列整齐、均匀。小苗定植要浅,不易腐烂,有利生根,但过浅小苗易倒伏。定植后根据基质湿度适当喷水,并扣膜保温,外盖遮阳网,以利生根驯化。

2.1.4 驯化设施。采用日光玻璃温室,配有湿帘、风机并内外遮阴。加热苗床用砖砌成,宽100 cm,高30cm,内层自下向上为碎石透水层18cm。苗床二侧分设排水沟,上铺6cm隔热板,并铺电热丝,最上层铺沙6cm,沙内加装喷灌管。苗床上架小拱棚,外加盖塑料薄膜。定苗后的方盘放置在苗床上,浇透水后盖膜保湿生根,保持湿度90%、土温15℃以上。

2.1.5 温湿度管理。控温与保湿是整个生根驯化阶段控制病害及提高成活率的关键。采取全天候扣小拱棚管理,冬季可外加大拱棚保温,夏季则外加遮阴网降温,以实现植株在不同季节条件下的最佳生长环境,加快蓝莓新根发生、生长以及根群的形成,促进整个植株迅速生长,在短时间内达到移苗上钵的标准。

日光玻璃温室适宜的气温为15~30℃,其中白天22~25℃,夜间17~20℃。温度高于32℃时,采取遮荫或喷水方式降温。温度低于13℃时,须采取电热加温方式,温度设置在15~26℃。小苗生根时间,冬季25~30天,春季在15~20天。移栽小苗前7天,当气温达10℃时即可揭去薄膜,渐渐炼苗,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采用全天候扣膜保湿措施,可有效保证玻璃温室内湿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促成蓝莓小苗的良好生根。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90%,湿度降低时可采取微喷方式增加湿度。蓝莓定植后至新根刚形成时,保持不低于80%的高湿状态,植株不失水且有利生根;蓝莓新根刚形成至根群形成时,保持70%~80%为宜,以促成根系迅速形成,促进新叶快速生长;蓝莓根群形成后至出圃前,保持50%~60%即可,但对湿度的要求不严格,宜根据植株生长势及周围环境变化,适当揭膜放风,控制病菌发生。

为避免光照过强造成植株失水萎蔫,驯化初期要全天遮荫,维持湿度相对稳定的同时,光照强度宜小于5000 Lx。蓝莓根系逐渐形成时,要逐步增加光照强度,以利光合作用,促进生根和新叶生长,光照强度宜在7500~10000 Lx。蓝莓植株根群形成时,根系具有较强吸收能力,宜提高光照强度,促进植株茎叶生长,有利花芽迅速形成,光照强度宜在20000~30000Lx。

上一篇:台湾菠萝新品种在漳州的引种观察 下一篇:烟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