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常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2-10-17 04:43:19

紫薇别名痒痒树、百日红,其树形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花期长,是非常好的园林观花树种。但紫薇容易遭受病虫害侵害,主要害虫有长斑蚜和绒蚧,发生危害时造成紫薇黄叶、枯叶、落叶、枝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观赏效果和价值。现将此2种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紫薇长斑蚜

1.1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长椭圆形,体长3.0mm左右,体表有黄绿色斑点。有翅胎生雌蚜长卵圆形。体长2.5mm左右,黄绿色,腹部背面中部有一黑色横斑,前翅沿前缘及顶端有较大的灰绿色斑块。若蚜和成蚜相似,但个体较小。

1.2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0多代。在其它寄主上越冬。翌年6月开始迁至紫薇上繁殖和危害,8月份危害最重,10月后陆续迁移越冬。受害叶片背面布满虫体,刺吸叶内汁液,易形成黄叶、落叶,并排泄大量蜜露,从而引起煤污病,枝叶变黑,影响叶片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受害严重的树木,秋季不能开花,或花蕾脱落。

1.3 防治方法

①当蚜虫初侵染危害时,结合整枝修剪,剪除带有虫害的萌芽或枝条,防止扩散危害。②蚜虫量不大时,可喷洒清水冲洗,或根部浇灌40%的氧化乐果,灌木树冠直径每20cm用原药1.5ml兑水1000~1500倍。③危害期可喷1.1%烟百素乳油2000~3000倍液、50%灭蚜松或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或鱼藤精1000~2000倍液等。④用烟草末40g加水1000g,浸泡48小时后过滤取其原液。使用时加等量水稀释,另加洗衣粉2~3g,搅匀后喷洒植株,有较好效果。⑤利用色板诱杀,诱粘有翅蚜虫或采用白锡纸反光,拒栖迁飞的蚜虫。有条件的地方人工繁殖和散放天敌,如异色瓢虫及草蛉幼虫。

2 紫薇绒蚧

2.1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椭圆形,长1.5~2.2mm,宽0.8~1.0mm,黄色略带红色,触角和足黄色。体被蜡粉,体周边有枣刺状白蜡丝,每侧18根,从前端向后逐渐变长,尾端的2根稍长些。雄成虫体长约0.8mm,黄褐色至灰紫色,触角和足灰白色。翅灰白色,半透明,尾端有2根白色蜡丝,长超过体长1/2。雄虫茧长椭圆形,长1.1mm左右,白色。若虫长椭圆形,体长0.3~1.4 mm,尾端略尖。浅黄色至黄色,随着身体增长,体色加深,蜡粉增多。

2.1 发生规律

衡水地区每年发生2~3代,3月下旬开始活动取食,6~9月份为孵化盛期,雌虫在小枝分杈、叶丛中等处排出白色絮状卵囊,并将卵产于卵囊中,每雌虫产卵数十粒至百粒,若虫孵化后爬至嫩梢嫩叶、花蕾、花朵及果实的基部,群集刺吸汁液危害,受害叶片变黄,枝梢变弱、叶稀少、花蕾弯垂,脱落或不能开花,果变畸形。7~9月常见有成虫、若虫、卵同时存在。以受精雌成虫、若虫或卵在枝干裂缝内越冬。该虫还分泌大量蜜露而诱发煤污病,使叶片和小枝变黑,失去观赏价值。

2.2 防治方法

2.2.1 加强植物检疫。从外地引种或采购苗木时剔除带有蚧虫的树苗,如发现带有严重的蚧虫,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经过认真处理才能使用,否则要集中销毁。

2.2.2 结合绿地管护,剪除被蚧虫侵染的枝条,合理确定植株种植密度,使植株通风、透光。合理施肥,增强植株自然抗虫力。对个别枝条或叶片上的介壳虫,可用软刷刷除,或用竹片轻轻刮掉,或用破布蘸煤油抹去。虫体刮下或受损以后,便丧失繁殖能力。

2.2.3 用高分子膜混合喷雾。喷洒在植株上形成一层薄膜,使虫体呼吸困难,以致窒息死亡。此外,保护利用红点唇瓢虫等天敌,可降低危害。

2.2.4 刷涂白剂。涂白剂的配置比例:生石灰5kg、硫磺粉1kg、盐250g、动物胶适量。配置时加水量以便于涂刷又不流淌为宜。

2.2.5 药剂防治。①若虫是防治关键。在春季发芽前,喷施3~5°Be的石硫合剂,加0.1%~0.3%洗衣粉或少量机油防治越冬代若虫效果更好。对出土的初孵若虫。早春可在树根周围地面喷50%西维因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对树冠可抓住孵化盛期选用40%氧化乐果乳剂、50%马拉硫磷乳剂、25%亚胺硫磷乳剂、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50%杀螟松1000~1500倍液等均匀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②冬季可喷施松脂合剂10~15倍液或机油乳剂40~50倍液,消灭越冬代雌虫。(收稿:2012-04-28)

上一篇: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坪的种植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广西发展珍贵树种的现状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