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工作任务的安排

时间:2022-10-13 02:48:33

行政工作任务的安排

年,是落实《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的第一年。我们要以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指导,依据《五年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紧紧围绕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和建设人文、活力、和谐的目标,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快社会发展相结合,把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依法行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工作制度,完善保障机制,努力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一、努力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学法考核制度和干部法律学习培训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市政府法制局要在5—6月份举办区、县政府和市级部门领导及其法制工作机构负责人依法行政报告会和《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培训班。市人事局要结合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引导全体公务员树立依法行政的责任意识。

二、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从年起,市、区县政府及部门都要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市政府法制局会同市人事局在年底前制定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办法,形成依法行政工作考核机制。

三、搞好“五五”普法宣传工作。市司法局要在10月份前制定法制宣传教育考核办法,形成机关、单位和社会联动的普法宣传教育机制。

四、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保障体制建设。市财政局要建立健全部门预算、公务员工资和津、补贴统一发放,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预决算等制度。年,市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要全面推开。

五、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要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市物价局要于年底前对全市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机构和收费项目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并将收费主体、项目、依据、标准和程序向社会公示。认真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取消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市信息办要在年底前牵头制定《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年,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市、区县政府及其部门实现网络互联,形成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机制。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新闻会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七、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市政府法制局要在11月份前制定《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完善规范性文件监督机制。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制订和规范性文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事项。建立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集体审议通过和公布生效制度。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机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八、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府法制局等有关部门参加,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凡重大决策要经政府和部门集体讨论决定,确保决策民主、科学、合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安排及涉及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对涉及社会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重大行政决策在出台前,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组织法律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

九、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由市编办牵头,市法制局配合,探索扩大和延伸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领域。要按照减少行政执法层级,适当下移执法重心的要求,合理划分同一系统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执法权限,切实解决多层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同时,制定农业和文化市场管理综合执法的试点制度。

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市政府法制局年底前要修订《市市级行政机关实行部门执法责任制暂行办法》。继续依法清理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职权,并向社会公布。严格落实法定职责,明确执法责任。要重点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审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等制度,实现权力与责任的有机统一。各区县政府和市级各部门要依据《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标准》开展案卷评查工作。

十一、加强行政复议监督,健全行政复议机构。市编办要会同市法制局和市财政局,抓紧时间对区县政府和市级部门复议机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所属部门,都要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构,配备3名以上专职行政复议人员,提供行政复议工作必须的场所、器材、交通工具和办案经费等各项保障。

十二、创新层级监督机制。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办法》,强化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的原则,完善行政执法层级监督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和保障政府法制机构的行政执法监督职能,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进一步规范监督内容和程序。

十三、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办学校招生收费政策,稳定收费标准,加快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十四、市民政局、市劳动保障局要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解决被征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升就业服务能力,统筹城乡就业,完善劳动保障监督检查制度。

十五、加强人民和人民调解工作。市局要认真执行《条例》,及时有效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探索建立工作考评、责任追究制度。市司法局要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加强人民调解队伍素质建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上一篇:办公厅整顿交通秩序工作方案 下一篇:科学技术发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