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外贸企业如何生存发展

时间:2022-10-13 01:49:27

新形势下外贸企业如何生存发展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互通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我国的对外贸易自古有之,虽然数个世纪以来经历了一路的风雨,但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又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在这种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我国的外贸企业如何生存发展依旧是一个尚需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外贸企业;中国外贸的生存发展;外贸企业竞争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进展,特别是我国在新世纪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外贸企业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沟通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我国外贸企业与其他国家的同行业企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大,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在全球贸易的潮流中得到恰当的发展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一、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环境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外贸企业一方面发展环境变得更加广阔,另一方面竞争环境和金融环境却日益严峻,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很大的挑战。

1.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自美国华尔街引发的次贷经济危机发生,很快便对全球的经济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犹如潮水般冲垮了世界上许多地方的经济格局。而我国同样也受到了波及,特别是外贸企业这类运转主要依靠产品出口的企业,受到的影响相较于国内其他地方更是要严重许多。虽然我国很快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这场经济风暴带来的影响将会持续很久。

2.人民币“内贬外升”。近年来,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近期快速升值,另一方面国内通胀压力却不断增大。人民币的“内贬外升”对外贸企业产生了双重不利因素———对美元的升值降低了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对内的贬值则直接导致各项成本上升。

3.贸易保护的影响。欧美各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市场经济得不到及时的复苏,对进口产品的约束现象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不断升级的贸易摩擦,对华贸易保护变本加厉,一方面,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反倾销、反补贴不断花样翻新;另一方面,新型的贸易保护手段,如汇率与碳关税等,也不断推出,一招更比一招严厉。

二、我国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劣势

我国的对外贸易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外贸企业的竞争力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企业,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外贸企业整体竞争力底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知名品牌少。一直以来,我国的外贸企业大多是轻工业的发展,比如说服装、革制品、食品等领域的企业非常多,但具有知名度的品牌(例如海尔、格力、青岛啤酒等等)却非常少,大部分外贸企业赖以生存的都是OEM(代工生产)模式。虽然也有许多OEM的成功例子,但这种模式存在较多弊端,很多方面受制于品牌所有方,制约了外贸企业的发展。

2.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中国是世界著名的“产品加工厂”,有无数国际知名的品牌都是在中国进行产品加工,但遗憾的是“中国制造”无法变成“中国创造”,许多企业在缺乏核心自主产品的情况下,生产模式单一僵化,已经从独立的企业彻底沦为了其他国际知名品牌的贴牌加工厂,成为了专为其产品加工的“子公司”。

3.生产力要素的整体质量低下。所谓的生产力要素,主要包括资金储备、人才质量、生产技术等几个方面。我国现今的许多外贸企业在这几个方面的总体质量与其他国家先进企业相比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使得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足以和国际其他优秀企业相比。

(1)首先是资金储备的不足,由于我国的外贸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私营的中小企业,资金储量受到企业规模的限制不可能比得上国际知名的大企业。而且一些大企业还会利用资金的优势对中小企业造成融资压制,加大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成本。

(2)其次我国外贸企业中优秀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并且由于外贸企业中的业务人员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这就更加剧了人才稀少的情况。再加上一旦有优秀人才的出现,往往会被国外的许多优秀企业以高新聘走,让本来就人才稀少的中小企业在人才上的缺乏现象更加严重,几乎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3)最后是我国外贸企业生产技术普遍较为落后,为了带动生产,几乎都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但在与国际其他同行业企业的竞争中,依靠劳动力来拉动生产是完全不能满足竞争需要的,生产技术才是竞争中的关键。

三、我国外贸企业实现自我发展的相关措施

要实现外贸企业的自我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要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让企业在更加严酷的贸易环境中也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我国自身经济政策以及国际贸易大背景的影响之下,需要从几个方面对企业采取改进措施才能够使得企业的竞争力有真正的提升。

1.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品牌作为一家企业的灵魂,就如同一个人的名字一样,知名的品牌就会更加容易产生“名人效应”,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广义的品牌其实不止是指产品的牌子,企业的名称是更重要的品牌,比如富士康,虽然它是一家以OEM为主的企业,但因其强大的实力和多年的累积,“富士康”这个名字本身也拥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企业要有意识地建立品牌,加大力度经营品牌、维护品牌。

2.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创新不足是我国外贸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手段。例如企业内部可以根据自身的行业情况,在技术上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开发本行业稀缺的产品及特有功能,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外,科研力量是产品创新的支持力,如果想要达成创新能力改进的目标,对产品科研的重视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足够科研力量的大企业来说,产品科研的成果往往能够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走向,是企业前进发展的助推力。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够使“中国创造”代替“中国制造”而享誉于世界。

3.加大资金投入,提升企业规模。要使得我国的外贸企业在生产资金与资金储备上具有与国际其他企业叫板的资格,除了国家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之外,还可以通过企业宣传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在取得成效之后再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投资,如此形成良性的“滚雪球”效应,也就能够使得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从本质上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

4.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对于中小型外贸企业来说,本身的实力限制使得其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难以得到能够带动企业走向强大的稀有人才。要解决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培养,降低招收门槛,用企业自身的培养体系来得到需要的人才。其基本原则可以参照足球界的俱乐部生存之道,特别是在欧洲五大联赛中能够混得风生水起的中小俱乐部,最重要的就是有其本身的人才培养体系。而外贸企业的人才培养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实现企业自身在人才储备上的“自给自足”。

5.外销、内销“两条腿”走路。中国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外商纷纷争抢中国市场,且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想推动内需,出台了许多诸如“家电下乡补贴”等利好政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开发中国市场拥有天然优势的国内外贸企业更应有所作为。外贸企业做内销有两种方式:

(1)出口商品转内销。无需讳言,因质量监管建设体系等因素,许多出口欧美日的商品的确在质量、设计等方面比许多纯做内销的国内企业的产品更胜一筹,出口商品内销因此也拥有一定的优势。

(2)进口商品内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出口来说是利空,但对进口来说却是利好,出口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国际贸易经验,转变思维,尝试进口商品内销其实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6.与时俱进,加大力度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对外贸易最潮流的方式。每天的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利用第三方的电子商务平台,甚至是建立外贸企业本身的电子商务平台,有利于提高外贸的效率、规模和规范,大大提高对外贸易企业的竞争力。据天猫官方公布的数据,2013年11月11日,天猫的网购成交额就高达350.19亿,比去年“双十一”成交额增长了83%。而支付宝实现成功支付1.88亿笔,最高每分钟支付79万笔。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将颠覆旧的商业模式。

四、结束语

回顾过往,我国的对外贸易经历了诸多风雨,经过几波的起伏变化,到如今已经踏出了走向全球的第一步。而未来我国外贸企业如何在全球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外贸企业家们共同探索研究。我们相信,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下,即使全球存在着许多不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我国的外贸企业仍然能够在不断革新的基础上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秀玉.浅议新形势下外贸企业如何实现自我发展[J].经济师, 2013,09:290-291

[2]刘敏宣.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外贸导向型中小企业营销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罗晓清.中小型外贸企业外贸经营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0

[4]李悦.浅析金融危机下外贸企业如何应对财务风险[J].中国总会计师,2010,04:168-169

[5]周霞.新国际竞争环境下外贸电子商务运行基础的构建[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55-57

[6]林立.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7]史晨昱.人民币内贬外升或将是个长期隐痛.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8]华雨婷.法制网———法制日报.变本加厉的欧美对华贸易保护

上一篇:浅谈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 下一篇:如何加强移动通信企业的用户欠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