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经营:鄯善农业产业新模式

时间:2022-10-13 01:40:33

工厂化经营:鄯善农业产业新模式

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由种植大户统一经营,农民还在原有的土地上打工,种植大户以此为基础入股组建生产公司,其农产品由固定的销售公司统一销售。这种工厂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已在鄯善县悄然出现。

3月,鲁克沁镇的绿色楼兰农业产业基地,6台大型的挖掘机、4台推土机正在作业,机声隆隆。这里将要建成一个拥有3000亩土地、全部是第五代温室大棚的现代化农业基地。

农民失地变成工人

3月21日,就在离此不远的地方,农民依买尔・吾斯曼正在浇水。对于依买尔・吾斯曼来说,去年,他是这块地的主人、承包者,今年,土地已经流转出去了,他成了一个打工者。这块地他已经承包了11年,熟悉这块地就和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

依买尔・吾斯曼家种有3亩地,这块地离家有3公里远,运送农家肥、清理棉花秆子等活都不方便,每年种这块地花了他不少精力,但是每年收入少得可怜,去年种的棉花因为许多原因收入每亩才500元,最好的一年也不过1000元。他给笔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今年这块地是以每亩700元流转出去的,这3亩地每年收入就是2100元,他今年在这里打工,现在给地里浇水,活比较轻松,每个月1100元,这样的活可以干半年,等大棚建好后,就可以到大棚里去干了;他以前在附近的大棚里也干过,算个熟练工,工资会更高。这样下来,一年的纯收入也达到1万多元。

对于流转土地,依买尔・吾斯曼认为,自己没有技术和资金,造成这块地低产,把土地流转出去,这块地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益,收入也比以前多,这非常好。现在像依买尔・吾斯曼一样的农户在这片土地上有730多户,他们流转出去的土地有3000亩。

把每家承包的土地集中起来,搞规模化、关联度很高的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一些人似乎觉得一夜之间回到了大集体的时代,事实并非如此。依买尔・吾斯曼的土地还是自己的,当年所签订的承包合同是30年,现在他只是把它流转出去,流转出去的时限为19年,也就是在30年合同不变的期限之内,受益人还是他自己。公司付给依买尔・吾斯曼的流转费用也不是19年一成不变,而是活的,随着市场的变化,这个费用也是变化的,今年是每亩700元,也许明年就成1000元了,这要看市场的情况定。

收回土地统一经营

今年,依买尔・阿不都也准备计划将手头的葡萄园流转出去统一经营,进行鲜食葡萄生产。他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依买尔・阿不都对笔者说,去年这4,5亩葡萄地不是卖鲜食葡萄,今年准备卖鲜食葡萄,现在已经从施肥、修剪等活开始这样做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完全按照鲜食葡萄的标准来做了。

农民的土地流转到种植大户手里,这些大户对流转进来的土地统一经营。目前,在鄯善县绿色楼兰农业产业基地,从农民手中流转过来的土地有3000亩,这3000亩全部将建成第五代温室大棚。建成后,投资者将以股份的形式统一经营这片土地,根据每个投资者按出资的多少,划定温室大棚的经营面积。现在这里有100个股东,张大林是他们中最大的一个股东,这3000亩温室大棚建成后长度将达到6万米,而张大林的长度占到2万米。因为大棚是统一建的,最后要统一经营,所以,这里的温室大棚不按个算,而是按米算。

张大林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他投资400万,长度达到2万米,这个基地今年大家的总投资为1200万元,他的股份占三分之一。以基地为依托,组建起了这个生产公司,生产公司再与乌鲁木齐市的公司合作,这个公司负责生产,而乌市方面的公司负责销售。这种合作将从今年后半年开始。两个公司、一个基地的社会化大生产模式就这样开始运作。

打造全疆最大瓜果蔬菜集散地

鄯善县农业局长周金龙介绍,鄯善县绿色楼兰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区域包括三乡一镇,即达浪坎乡、迪坎乡、吐峪沟乡及鲁克沁镇,产业基地包括设施农业、鲜食葡萄、精品瓜、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畜牧业养殖小区及农业技术开发及推广中心等几个功能区。按照总体规划,基地里种植面积最大的为瓜套棉2.4万亩,其次葡萄面积达到1.8万亩,设施农业面积4300亩。除此之外,在基地里将建成一个占地面积1000亩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今年一期工程建设面积180亩,这个农产品交易中心就在沙坎至洋海公路的交叉路口,这里将建有农产品加工区、物流区、冷藏保鲜库等设施。

同时也将在规划区内建设一个占地100亩养殖小区,利用养殖业给基地提供农家肥,保证种植达到可持续发展。同时,让种植作物产生的枝叶、秆子等作为牲畜的饲料。

之所以在此区域建设基地,因为鄯善的山南气候甚至有时比吐鲁番还要热,充分的光热资源给农民设施农业发展反季节蔬菜提供了天然的便利条件,这也是把一个5万亩的工厂化生产的农业基地放在山南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尝试

现代化的工厂化农业生产模式,在吐鲁番地区还是一个尝试。1月8日,在吐鲁番地委扩大会议上,地委书记孙昌华指出,搞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个体农户主体弱小,缺乏了解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十亩八亩耕地形不成产品优势和规模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发展农业规模经济,打破一家一户的局限。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护耕地的政策,稳妥有序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提高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的程度。“完全可以借鉴外地由农业大户、企业租赁农民承包地,或组织农民土地入股,并反过来受雇于农业大户或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等办法,推进符合吐鲁番实际和市场需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推动农村土地向经营大户、科技示范户和龙头企业集中,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要加大对4个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有规模、有实力、带动力强的优势龙头企业,参与农业深层次开发。”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鄯善县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把这种思想很快地付诸实践。

现在吐鲁番地区农业的发展正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把农民的土地流转出来,让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再回到原来的土地上打工挣钱,再让大公司把这些土地承包统一经营。这种模式已经在鄯善县悄然出现。

上一篇:新疆社区经济悄然兴起 下一篇:苦涩人生也能绽放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