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0-13 01:37:06

浅析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当前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如何预防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作了详细的阐述。关键词: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安全生产;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建筑业发展势头迅猛,基础建设规模逐年增大。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然而,与建筑业的发展相伴行的是不容忽视的安全生产问题。建筑业企业由于行业自身的特点,安全事故比较突出。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并对相关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思考,并且提出了一些对策与措施。

一、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业企业众多,从业人数巨大。据报道,2010年达到4100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达3500万人,占行业职工总数的85%,而经过培训取得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的农村从业人员不足80万人,占总从业人数的2%。多数来自农村的从业人员因文化程度较低,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的基本常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知之甚少,再加上部分施工企业不重视安全培训或是教育不到位等,这一部分从业群体安全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造成安全生产事故频发,死伤众多。

二、建筑安全生产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建筑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 法律、法规方面

虽然我国已形成了一整套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比较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暴露出了不少的缺陷和问题。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是:建筑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部分法律法规还存在着重复与交叉;一些安全行政法规时间过久不适应现行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与要求。

(2)政府监督与管理方面

政府对建筑行业安全生产行为的监督管理仍较薄弱,基本上还停留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突击性安全生产大检查等的模式上。领导号召,群众运动,事前通知再检查,治标不治本式的管理,缺少日常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相应措施,监管体系不完善。

(3)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方面

首先,部分企业安全投入不到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缺乏主动管好安全工作的责任,缺乏强有力的安全生产奖罚机制,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被动应付。其次,目前建筑市场的建筑施工队伍鱼龙混杂。大量拼凑而成的包工队,没有资质的队伍充斥市场,采取挂靠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工程建设项目。一旦承接工程任务,为了弥补前期的不正当投入,追求最大利润,而盲目降低工程成本,偷工减料;或租用的施工设备、机具和周转材料陈旧,安全生产投入能省即省,违背客观规律,轻视安全生产,在侥幸中求安全。

(4 )安全教育与个人安全防护方面

目前建筑行业施工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普遍缺乏,安全技术素质普遍偏低。企业对所使用的劳务分包队伍教育培训不到位,甚至放任不管,招来即用,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差。项目管理中的三级安全教育执行情况大多只体现在备用检查的资料上,大多数是由管理人员统一填写教育内容,没有真正集中传授,起不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5)安全责任不明确,发生安全事故后处罚不严

我国在1998 年开始实施的《建筑法》中就规定了建设、设计、施工三个安全生产责任主体。2003 年国务院通过并于2004 年开始实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各级部门和建筑工程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提出了十三项基本安全法律制度。针对施工企业的安全责任就有18 条款,占该《条例》条款总数的25%。《条例》明确规定了;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成为安全生产的第一领导者,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而事实上,目前施工企业中真正能够落实安全管理机构及其制度非常有限,不少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不少项目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不到位的情况较为普遍;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管理上的脱节,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落不到实处。对安全事故责任人处罚不力,也是导致安全事故一再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1)一些地方政府和建筑企业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

(2)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

(3)作业现场施工组织不合理,重大及危险工程未做专项设计和专家论证,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4)从业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十分严重,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5) 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后,安全技术保障和防护措施不配套。

(6) 生产技术支撑力不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健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相对滞后,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

(7)企业安全管理弱化,安全监督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欠账严重。

(8)政府行业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三、预防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对策 (1)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减少和避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的治本之策。规范的工程项目招投标是形成有序建筑市场的源头和保证。各地应加大监管力度,大力推进工程招投标运作程序制度化、科学化,健全约束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围标、串标、虚假招标等违规违法行为。建立全面、公正、及时、系统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交易程序,健全监督机制,形成良好的建筑交易市场氛围。

(2)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带班制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安全生产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会有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政府主管部门应强化对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的安全培训,使之深入了解及时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树立起只有做到真正的安全生产,才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经济效益的思想。此外,政府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时,应严格按照《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要求,检查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情况,发现隐患及时解决,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到思想深处。 (3)明确责任界限,解决后顾之忧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建筑市场实际,明确政府部门安监人员的责任,适当扩大安监人员的权限,对重大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实行“一票否决” 制,安全隐患得不到整改、安全事故得不到教训,坚决不能施工,小的事故隐患必须立即消除,否则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施工企业和项目部,应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待遇,给安全管理人员足够的权力,让他们有动力管好安全,有权力整改隐患。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各级安全管理工作者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安心的管理好安全生产工作。 (4)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各地建设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建设系统全体人员的培训机制。可以定期对在建工程的施工企业的安全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安全员、技术员和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批安全教育培训。同时,剖析建筑施工事故案例,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从行动上避免不安全行为。另外,进入施工现场的农民工必须接受 “三级教育”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建筑从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必须依靠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的齐抓共管、群防群治,依靠建筑从业人员的全员参与、防微杜渐。只有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抓安全的良好氛围,才能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到实处,才能使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更加稳定有序。

上一篇:南郑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对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及检测报告的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