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项目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

时间:2022-10-13 12:26:07

网络工程项目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

摘要:行动引导型教学是目前职业教育改革主要方向之一,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本文使用项目教学法分析和总结了网络工程综合实训的创新思路和实施手段。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化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IT人才(特别是实用型高级网络管理技术人员)缺口加大,企业不愿接收应届生,这说明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今年我院在计算机专业尝试“行为导向,任务驱动”方法作为教改突破口,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将网络工程技术知识技能融汇到动手实训中!

2 关于项目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提前体验未来的工作岗位,从学生角色转化为职业角色,符合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实质是以项目任务形式来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技能来完成任务,是工作岗位上真实工作过程的再现。

基于此,我们借鉴国家网络管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参考企业招聘网络岗位职责,制定了网络工程项目教学目标:即经过一学期“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实际工程项目自主学习,对新旧知识技能进行系统整合,培养出具有网络设计、组建和维护技能的网络技术和管理人员。

3 项目教学的组织过程

3.1 项目计划阶段

项目教学第一步是确定并细化项目目标。项目化教学关注的不是完成的结果,而是实现的过程!这就要求筛选的网络工程项目典型实用,基本覆盖以前学的局域网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布线工程等专业课程,源于实际工作任务,让学生真正学到实用技术!

为此我们收集整理职业院校和著名IT培训机构(如北大青鸟)教学资料和美国思科公司、国内华三、锐捷网络公司网络培训方案,还到校企合作单位调研,以保证项目教学内容与实际网络工作岗位需求完全对接,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网络岗位(包括工程技术和管理维护)工作要求,循序渐进设计了如下4个项目任务:构建小型办公(寝室)网络工程项目构建无线会场网络工程项目构建中型公司(校园)网络工程项目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项目。

每个项目又分解为多个任务模块,与学生一起计划实施步骤,下达任务计划书。项目模块的确定和实施还注意就地取材,联系到了我院校园网络改建,分别对应宿舍网络、办公楼网络工程。为提高教学的实战性,模仿公司部门把学生分成多个水平相当项目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明确小组工作目标和个人工作角色,并列出日程计划,确定工作场所(网络实训室和计算机实验室)。具体来说,让组长(“部门经理”)提交项目方案和计划书,分解工作任务,教师(“技术总监”)指导组长概述项目目标和计划,让组员(“技术员”)设计自己的工作任务,独立解决和合作完成互为补充,激发学生主动性。实施不同项目时,还引导学生变换工作角色完成各种任务模块!

3.2 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组成员根据各自分配到的任务,分清问题主次,自主学习新知识,上网(或借书)查找资料,边学边干,以问题解决带动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教师主要是创设不同工作情景,遵循理论够用的原则,精讲重难点,组织讨论,提供场地和技术资料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模拟搭建各种网络,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实际工作情景下来学会解决问题!指导时把握好因材施教,尽量采用非直接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以便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

比如,组织学生绘制学校建筑物布局图,调查学校电脑分布和设备布线情况,到电脑市场熟悉新产品,还寻找场合(如运动会)实施有关项目,获取现场工作经验!此外还组织学生自修课观看多媒体视频专业技术讲座!为提高学生实战能力,还吸收学生参与学校和社区计算机网络维护和扩建,参加校外网络技术会议,邀请企业网络工程师进行技术讲座,指导学生成立“电脑网络医院”,借此为全院师生提供技术服务,既开拓了眼界,又学习到许多工作经验。

3.3 项目评价阶段

项目教学采用的是过程评价,记录学生每次课(阶段)的实践过程(组长登记、教师审核),每个项目完成后再进行小结和评价。

项目小结一般由组长总结或教师点评,师生一起讨论和评价任务完成的情况和水准,小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项目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个体、伙伴、小组和全班学习,故项目评价分三级来考核:教师对小组总评,组员互评,学生自评,最后综合三级评定来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过程评价实施对我们教师要求高,不像出份试卷那么简单,但更能让学生有实际工作的体会!

4 小结

以职业行为为活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虽然也遇到些困难,比如网络设备不够,缺乏真正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配套教材,教师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等,但我们积极面对,如使用虚拟软件模拟多台电脑和网络设备,教师身体力行整理和编制典型项目任务书,下企业实践,尽量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缩小了学生知识技能与就业要求的差距,相信能逐步满足企业对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参考资料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0.

[3]王达.网管员必读系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

[4]张国清.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项目实训.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5.

[5]程庆梅,韩立凡.计算机网络实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

上一篇:ASP网站常见漏洞及防范方法浅析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网络课程中视频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