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日征文范文:《读书使生命灿烂》

时间:2022-10-13 12:09:52

大学生读书日征文范文:《读书使生命灿烂》

《读书使生命灿烂》

沙湖 (江苏省南通大学)

古人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的青少年似金子般珍贵,是读书、学习的黄金时期。1965年,我以优秀的成绩考进江苏省重点中学——南通中学。通中人的自信、自豪,常常让我憧憬着,跨进著名高校的那一天。

然而,美妙的理想不久就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刚读完初一,就残酷地剥夺了我读书的权力;继而被抛至“广阔天地”,与当地农民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时,物质、精神都极度匮乏:物质的贫乏,可以忍受;而精神的匮乏,让我饱受煎熬。那时,许多书被焚、被禁,想读书是件难事。我身边仅有两本书:一本《成语字典》、一本《中国通史》。一有空闲就随手翻阅,我差不多将这两本书翻烂了。

越没书读,越渴望读书。在艰苦的农村,知青们无论是谁,偶尔得到一本书就如获至宝,悄悄地争相传抄、阅读。我印象最深的是,散文大家秦牧的《艺海拾贝》。这本书,文笔优美活泼,故事生动有趣,并充满哲思,内容丰富: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到文学艺术……让我大开眼界:知识的海洋是如此浩瀚、如此美丽!也激起了我求知的欲望。

1972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办英语讲座,在上海华东师大工作的姨妈及时寄来课本。我非常激动,好像久旱的禾苗逢甘露,我是多么渴望读书啊!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抓紧点滴时间,听广播做练习,学习给我带来勃勃生机,艰辛沉闷的日子一下子充满了阳光,我一直学完中级班教程。

十年浩劫结束,知青开始返城,虽然我做过几年乡村教师,但因没有一张过硬的文凭,无法在城市执教。于是,我开始在大学图书馆工作。浩如烟海的馆藏图书,一下子吸引了我。犹如一只辛勤的蜜蜂,我在百花丛中忙忙碌碌地采集着、酝酿着,象宝贝一样珍藏在自己记忆的“仓库”里。图书馆,成了我的自修大学。广泛的阅读,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也给我的生活平添了无穷的乐趣。我常常手不释卷,深深地陶醉其中。更让我知道:作为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独立的人格、独特的思考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是多么重要!我不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别人看得重的,我却看得很轻;而别人看得轻的,我却看得很重。我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1995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名牌栏目举办征文活动,在一时冲动下,我第一次写文章,第一次投稿。令人颇感意外,在雪片般的稿件中,我竟然成了屈指可数的获奖者。一石激起千层浪,处女作的成功,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于是,我常常铺纸握笔,有感而发。写稿、投稿给我带来了无限乐趣。从此,我爱上了写作。我的文章:《红楼梦》之夜、《跳舞的老妇人》、《向天而歌》、《特殊的生日礼物》……相继发表于《新民晚报》、《南通日报》。

然而,要想写出好的作品谈何容易?我清楚地知道:语言是一个人的整体文化修养的综合指数,凡修养中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风格上表现出来。我也知道,什么是厚积而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于是,我更加珍惜点点滴滴的业余时间,读一流的书,读经典的书:《乱世佳人》、《约翰.克里斯朵夫》、《文化苦旅》、《坡传》……纷纷走进了我的生命,与古今中外优秀的心灵对话,从前人、古人与他人独特的生命经历中体验人生。《唐诗》、《宋词》、《古文观止》,是我的最爱。古人的作品,立意高远、语言凝练、意境优美、韵味无穷,读这些作品无疑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令人百读不厌!

自从有了女儿,我开始关注中外教育的书籍。对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怎样培养孩子,我有了自己的认识。也许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女儿对学习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知识面宽广,视野开阔,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996年,女儿以全市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考进通中。1999年,在全国奥数赛上获南通市第一名,并获奥林匹克数学全国一等奖,代表江苏省去北京参赛。比赛一结束,各著名高校就地招生,女儿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提前半年成了电子信息系的学生。在科大她一直名列前茅,2003年获取了美国普度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三万七千美元),2008年博士毕业。现在在美国硅谷的苹果公司工作。

在此期间,我写出了一些以教育为题材的文章:《家长勿以“教育者”自居》、《独自坐火车的小孩》《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择校》,分别发表于《解放日报》、《新民晚报》。2004年,我以女儿的成长经历为素材,写了长篇小说《漂洋过海的女孩》,在网络上获得好评,并连载于《南通医学院报》。

2009年,我们就要赴美探亲了,然而,大洋彼岸的美国究竟是个啥样?在我心中依然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于是,我开始阅读关于美国的书籍,对美国的历史与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又捧起了久违的《新概念英语》,练习听力。8月,我与先生来到美国。由于女儿女婿时间紧,我们一踏上美国的领土就开始了旅游。喜欢写作的我,总是格外地关注生活,细微地体察生活。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在我眼中,一切都显得那么鲜活生动、趣味盎然。异域风情更具吸引力:白天我一直睁大眼睛,兴致勃勃地欣赏着、观察着;倒时差,几乎不存在了。

从芝加哥出发,沿90号公路西行,到达黄石国家公园后,走80号公路回来,行程大约五千公里。途中,亲眼目睹了浩浩荡荡的密西西比河;看到了广袤的玉米田、黄豆田、牧场……

游览了恶地公园、总统山、大蒂顿国家公园、落基山国家公园……美国地广人稀,很少见到冒烟的

工厂,感觉美国仿佛是个诺大的农村。优美的生态环境,让我赞叹不已!

后来,随旅游团游览了美国的东、西部。平时,上午在家烧饭;下午,我与先生骑着自行车,带着地图,随意游玩,沿途观赏了美国各种类型的社区、公园、森林、老年公寓、教堂、小城镇……阴雨天,就在社区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读书,抽空还在博客中写游记。在美国生活的三个月,忙忙忙碌碌,过得丰富、充实。

回国后继续博客,将从书本知识与自己的所见所闻融为一体,写下了数万字的点点滴滴看美国系列:《大气磅礴的华盛顿》、《多姿多彩的旧金山》、《意义非凡的胡佛水坝》、《走进教堂》……其中,《信步走美国》、《感受美国禁烟》、《神奇的黄石国家公园》分别发表于《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南通大学报》。

这些年,我深深地体会到:读书犹如登山,在知识的山峰上攀登得越高,展现在眼前的景色越美丽、越壮阔;人的生命,也越灿烂。拜伦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让书香永远伴随我们!

上一篇:信用联社稽核监察部副经理述职报告 下一篇: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