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的应用初探

时间:2022-10-12 09:38:53

《管理沟通》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的应用初探

摘要:角色扮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自行设计情景,通过学生扮演特定角色而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结合管理沟通这门实践性要求极强的课程,结合课程目标和内容对角色扮演法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证明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角色扮演、管理沟通、教学应用

“管理沟通”课是本世纪初由国外引进的新兴课程。主要面向管理类学生开设选修课。在与企业高管的交谈和调研中,他们普遍提出应加强毕业生在工作环境中人际沟通技能的建议。

一、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Role-play-teaching)是美国精神病学家莫雷诺与1960年所创建的一种社会心理技术,就是使人暂时置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的履行自己的角色。

角色扮演法一般有三个要素,即情景、扮演、角色。情景设置是角色扮演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角色扮演教学一般在假设而又逼真的情景中进行,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设计场景,身临其境地根据指定角色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人际协调等提出观点、方案或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二、角色扮演法的教学程序集注意事项

角色扮演教学的程序包括:情景选择和设置、角色设计、角色分配、角色扮演、讨论与评价。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可以选择某一情景,(封闭式情景或开放式情景),封闭式情景角色人物和角色行为表现均有明确规定,学生只需按部就班表演即可;开放式情景,则给予学生较大的表演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发挥自身的特点。在角色分配方面,尽量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征。

角色扮演法的注意事项: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如查阅大量参考资料,事先对情景和角色要求进行分析,编排和设计等,同时,教师还需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组织能力。

其次,学生学习应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应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一定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最后,为了鼓励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该门课程考核评价时可将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来的态度、积极准备资料及表现出来的能力,技巧和创造性作为课程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管理沟通课程设计中角色扮演的实践应用

课程总体安排;笔者讲授的管理沟通课是一门为工商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沟通理论部分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即12学时,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讨论为辅;沟通技能部分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即24学时,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由教师设计沟通场景,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角色扮演,并在表演结束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根据教学的目标安排,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设计来源于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以及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和偏好,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和观察过程中体验式学习,并可利用角色互换等方法进一步深入思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多参与活动和个人表现的机会及适度的压力。

同时,为了激发同学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在每一次角色扮演中,将同学提前分组(一般4—6人每组),并从每组中选出大众评委,根据学生现场表现打分,并按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每组评委给出的平均分作为成绩,计入最终课程考核中。

角色扮演法对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具有以下优势: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并掌握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等.学期结束时,收到学生的调查反馈,学生评价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内容丰富,锻炼了学生的沟通技能,提升了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自信心,学到了真正有用的东西。(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

本文为2011年西安外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名称为“人力资源管理行为导向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课题编号:2011B08

参考文献:

[1]康青.管理沟通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3).

[2]吕书梅.《管理沟通》课程对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实用性研究[J]消费刀杆,2009(21).

[3]钟曼丽.《管理沟通》案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S9).

上一篇: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中国白酒业竞争力评价 下一篇:论我国低碳经济